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圈养牛怎么防止牛打架,附圈养牛的饲养方法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07 次
圈养牛怎么防止牛打架,附圈养牛的饲养方法 如何防止圈养牛打架

圈养牛是现代化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圈养牛打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牛打架不仅会造成牛只伤亡和生产效率低下,还会带来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地防止圈养牛打架成为了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圈养牛打架的原因

圈养牛打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领地意识:牛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当一个牛进入另一个牛的领地时,另一个牛就会发生攻击。
  • 排名意识:牛有明确的社交等级,排名靠前的牛会更容易获得食物和配偶,所以排名靠后的牛会试图挑战排名靠前的牛。
  • 环境因素:牛圈过于拥挤、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牛之间的紧张情绪和攻击行为。
防止圈养牛打架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防止牛打架,畜牧业生产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供充足的空间:保证每个牛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牛之间因为拥挤而发生争斗。
  • 分组饲养:按照牛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分组饲养,避免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攻击行为。
  •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证每只牛都能获得充足的饲料和水源,避免因为食物和水源不足而发生争斗。
  • 提供适宜的环境:保持圈舍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免环境变化导致牛之间的紧张情绪和攻击行为。
用户关心的问题

Q:圈养牛打架会对生产效率产生什么影响?

圈养牛打架会导致牛只受伤、生病,甚至死亡,从而降低生产效率。打架的牛群中,食物和水源也很容易被极少数的优势牛所垄断,从而影响其他牛的饮食和生长。

Q:在圈养牛中,应该如何进行分组饲养?

分组饲养应该根据牛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可以将同性别、同年龄、相似体重的牛放在一起饲养。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攻击行为,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控制饲料和水源的供应。

Q:圈养牛所需的饲养条件有哪些?

圈养牛所需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

  • 适宜的活动空间。
  • 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 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圈舍环境。
  • 适宜的体检和兽医护理。
相关百科圈养牛

圈养牛是指在圈舍中饲养的牛,是现代化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圈养牛可以控制牛的饮食、生活环境和运动量等,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

领地意识

领地意识是指动物对于自己的领地有强烈的守卫和防御行为。动物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而攻击入侵者,这是一种自然行为。

社交等级

社交等级是指动物在一个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形成的一种排名制度。排名靠前的动物在资源分配、**权等方面会更具优势。

相关问答拓展:

个人养牛管理制度?

、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

  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牲畜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7、分工与协作统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为保障养殖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特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养殖人员遵守执行。

  1、不准喝酒、不准打架斗殴、不准拉帮结派,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直至开除。

  2、吸烟应远离易燃物品,同时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环境卫生。

  3、服从领导指挥,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4、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对每位员工提出的好建议进行鼓励并奖励。

  5、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不许将生活垃圾乱扔,应采取措施,生活垃圾要选好地址统一堆放,定期销毁。

  6、保持水槽,食槽,牲畜舍清洁,工具摆放有序。

  7、养殖场物品实行个人负责制,注意保管、保养,丢失按价赔偿。如因丢失影响生产,另行处罚。

  8、实行请假销假制度。有事提前请假,以便调整安排,以不耽误生产为原则。全体员工应团结配合,扎实工作,以场为家,以场为荣

如何防止青蟹自相残杀?

一、把好放养关

首先选择壳硬、规格整齐、附肢齐全、反应灵敏、活力强的当地青蟹苗放养,如果选择福建、广东的青蟹苗时,要了解清楚该蟹苗捕捞海区的盐度及运输时间,因盐度差较大、运输时间长的南方蟹苗,养殖成活率极低。其次对小规格的蟹苗进行集中暂养,30亩左右的虾塘圈出1~1.5亩进行暂养,集中投喂优质饵料,如蓝蛤、淡水螺蛳等。通过暂养既可观察苗种好坏,又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三是提倡放养大规格的苗种。目前一般的混养塘放养密度都在1000~2000只/亩,密度越高,成活率越低。最好是放养5克以上的青蟹苗,每亩放养350~400只,既能提高养殖成活率,又可提早上市,加速资金回拢,减少投资风险。

二、加强生产管理

1.做好水质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水质管理主要包括换水、控制水位,调节池内水温、盐度,保持适宜的透明度、pH值及溶解氧,使池水清新稳定。换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5~1/3,不可大排大灌,换水前后要测量池内及海区的温度、盐度,尤其是降雨前后更要注意,保证池内各理化因子相对稳定。目前许多养殖户养蟹没有养水的习惯,以为池水透明度高是好事,其实这是错误的。通过肥水可以降低透明度,减少青蟹自相残杀,又可提供更多的氧气,保持水环境稳定,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投饵管理。青蟹以肉食性饵料为主,尤其喜食贝类和小型甲壳类,投喂的饵料一定要新鲜,投饵应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在池边设置几个食台,便于掌握下次的投饵量。晚上11点左右是青蟹活动能力最强的时候,此时最好投饵一次,可防止青蟹逃跑及自相残杀。

3.设置防逃设施及隐蔽物。青蟹养殖塘都设有防逃设施,养殖中主要做好晚上的巡塘,特别是台风过后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及时修补。为减轻青蟹的自残,应在池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和隐蔽场所,如树枝、塑料制品等,可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

三、做好蟹病预防工作

青蟹养殖塘要每日测量水温、pH值、盐度等指标,了解养殖塘的水质变化,灵活使用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并定期在食物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等,提高青蟹免疫力。通过以上措施,保持养殖水体稳定,减少应激反应,可有效地降低青蟹发病率。

在环境突变时,青蟹病害会大面积暴发。如台风过后,一定要及时对水体进行消毒、加盐,并做好肥水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蟹病暴发。

四、做好台风灾前预防工作

近年来,浙江省台风频繁,青蟹养殖损失较大。因台风带来强降雨,大部分标准塘坝内的围塘会迅速满水,造成青蟹大量跑到排水沟。同时台风带来的雨水呈酸性,造成塘内水的pH值急速下降,养殖环境突变,藻类死亡,溶氧减少,蟹病暴发。所以灾前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加固塘坝和防逃设施,蓄水、肥水,并用水泵冲水收捕青蟹,放到室内暂养几天,可有效避免台风造成的损失。

五、做好生产记录

观察和记录是提高青蟹养殖技术的有力保障,目前许多养殖户还没养成这种习惯。通过做好生产记录,便于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养殖生产打下基础。

伯劳的养殖禁忌?

坏处一、伯劳不可以混养全部伯劳科的鸟儿,不可以跟别的鸟儿同笼混群喂养,即使是同类型的伯劳鸟也不宜,否则将会出現互相进攻与打斗的状况。

坏处二、伯劳鸟害怕寒冷。室内温度如里在10℃以下,伯劳鸟可能会生病。

坏处三、初期被放在架子上饲养时,它们并不习惯,总是想飞走,容易生病。

坏处四、比劳没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所以最好在饲料中加入鲜肉。

坏处五、伯劳凶猛、嘴钩曲锐利,初期用肉诱食和日常捕捉时要小心,以免被咬伤。

养牛的过程有哪些?

很多地区生长育肥牛采用季节性配种(上半年于5~7月,下半年于8~10月)。上半年配种的母牛于第二年2~4月产犊,9~11月断**;下半年配种的母牛于第二年5~8月产犊,当年12月至第三年2月断**。这样,从断**进入生长育肥期就有二个不同时间。一个是断**后进入秋末冬初的枯草期,经过越冬至第二年四月才进入春季放牧期,然后渡过炎热的盛夏;另一个时间是断**后不久即进入春季放牧期,然后越夏进入秋季放牧期,最后越冬。根据断**季节牧草的生长情况,如果要求生后18月龄(1.5岁)达到体重250~300公斤,那么平均日增重必须在0.43~0.51公斤以上。

有些农村由于长期喂饲含有农药残毒的晩稻草而发生耕牛中毒死亡现象,但另一方面却搞早稻草还田,把大部分早稻草当作肥料,很少或不留早稻草喂牛。这种作法应当加以改正。要开辟其它肥料来源,只有在留足早稻草喂牛的前提下,才能考虑作其它用处。每头牛留稻草标准是,黄牛为1500公斤,水牛为2500公斤。

农民朋友们都听过“冬天吃到腿上,春天吃到嘴上”这句话,意思是说,冬天加强饲养,牛就会长得膘肥体壮;不重视冬天饲养,只注春耕饲养,牛虽吃饱了肚皮,难以立刻增强膘体。这句俗话,很有科学道理。秋收冬种之后,耕牛当年的农活基本结束,耕牛的饲养,普遍被忽视。入冬之后,草木黄,大自然给牛提供的饲料逐渐减少。同时,由于气温低下,牛必须加倍分解体内的养分维持自身的正常体温。如果养分得不到源源的补充,牛你必然逐目消瘦,即使幸免于死,也已骨瘦如柴。待到来年春簖,农事煞忙,即使增喂精料,但由于劳役过重,付出的体力太大,耕牛仍不能恢复膘体。特别是老年牛,本来吸收营养机能莪差,在强制使役情况下,有的就会在田间累死。正确地间养方法是既重视春耕时期,,更注意冬季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