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蔓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黄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黄瓜蔓枯病的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黄瓜蔓枯病的首要措施。近年来,育种工作者选育出了一批抗病性强、产量高的黄瓜品种,如“白磨坊”、“中华蜜瓜”等。
2.加强田间管理
(1)土壤消毒。在种植前采用化学灭菌或高温消毒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保持田间通风。黄瓜蔓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对通风要求比较高,保持田间通风有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注意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秸秆、落叶等垃圾,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3.合理施肥
黄瓜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养分供应,但肥料施用过多或不当,会导致黄瓜生长过旺,叶片茂密,通风不畅,从而增加黄瓜蔓枯病的发生率。
4.化学防治
在黄瓜蔓枯病发生初期,可采用药剂喷雾的方式进行化学防治,如5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但要注意药量的掌握和使用方法的正确。
黄瓜(cucumber)
黄瓜为葫芦科植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
蔓枯病(blight)
蔓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黄瓜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的茎、叶和果实,严重时会导致黄瓜整株枯死。
抗病品种(resistantvarieties)
抗病品种是指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植株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田间管理(fieldmanagement)
田间管理是指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措施,包括土壤消毒、通风、清洁卫生等。
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杀灭或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
相关问答拓展:
黄瓜的病虫害防治及具体方法?黄瓜容易发生病毒病、细菌**害、霜霉病、根腐病,应在黄瓜生长中及时采取防病措施。
1、定植前土壤消毒,预防土传病害。黄瓜需肥量大,在定植前应结合每亩施10-15方鸡粪进行高温闷棚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是鸡粪充分腐熟。在定植前2天,棚室要加大通风,防治棚内有害气体危害黄瓜苗。定植时穴施生物菌肥,以菌抑菌,防止黄瓜根部病害的发生,定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植株健康成长。
2、定植后分时期适时用药防治病害。一般来说,黄瓜在定植后的4-5天,常发生根腐病和蔓枯病,应在定植后3-4天黄瓜缓苗后及时用药灌根,预防根部病害发生,并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加大根部营养吸收能力,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在黄瓜开花结果期喷施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3、黄瓜茎蔓长至1米左右时,易发生细菌性缘枯病(烂头顶),可及时用琥胶肥酸铜加农用链霉素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喷雾预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细菌性缘枯病很多菜农误认为是黑星病,从而喷施大量肥氟硅唑等唑类药剂,结果导致黄瓜出现药害。
4、及时防治病毒病、霜霉病,病毒病、霜霉病是黄瓜定植后常发生的病害,可在定植10-15天后,用霜霉威盐酸盐加新高脂膜喷雾预防一次;发病后及时用双脲-锰锌加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黄瓜上有白色胶状用什么药?黄瓜上有白色胶状物有两种病害的可能。
一是黄瓜蔓枯病,在黄瓜开花的顶部发生,可用溴氰菊酯类药物,或用甲基托布津等农药。
二是黄瓜细菌**害,主要发生在黄瓜的棱上,有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有胶状物。可用杀菌灵等农药防治。不管是那种病害,都要早预防,早喷药,才能保证黄瓜丰收。
黄瓜有点拉秧怎么救?加强田间管理。与非瓜类蔬菜轮作2~3年,或嫁接栽培。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肥沃地种植,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高畦或半高畦栽培,盖地膜,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需要加强放风降湿。及时清除病叶、病蔓、病瓜。
黄瓜提早拉秧的罪魁靶斑病,它的防治方法:
可用40%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40%腈菌唑40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严重的,可用50%小黄点靶斑妥1000倍液或斑安1500倍液(加叶面肥)3~施一次,可有效防治。
吡唑醚菌酯能治黄瓜枯萎病吗?1. 是的,吡唑醚菌酯可以治疗黄瓜枯萎病。2.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黄瓜枯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病害的发展。3. 吡唑醚菌酯不仅可以治疗黄瓜枯萎病,还可以用于防治其他作物的真菌病害,如番茄的白粉病、马铃薯的晚疫病等。它具有广谱性和高效性,对作物的安全性也比较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黄瓜蔓枯病和青枯病的区别?青枯病一般在成株期发病。青枯病表现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引起的细菌**害。而青枯病一般成株期发病,先是顶叶萎蔫**,然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全株叶片同时萎蔫。叶片青枯凋萎,一般不枯黄变色。
蔓枯病又称“黑腐病”,一般在瓜类上发生,发生时与瓜类枯萎病症状表现相似。两者最大区别就是蔓枯病发生时,维管束不变褐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