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44 次
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茎部。该病害由真菌引起,病原菌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病因
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白粉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高湿度和低温度的环境下,病原菌容易滋生繁殖。植物缺乏养分、受到机械伤害和叶片过于密集也会增加植物感染该病害的风险。
症状
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物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和茎部变形、枯萎和脱落。受感染的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
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管理:保持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防止植物过度密集和缺乏养分。
- 药物防治:可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常用的药剂有硫磺、三唑酮等。
-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高温、紫外线等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如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植物表面。
乙嘧酚磺酸酯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药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拓展:
乙嘧酚磺酸酯释义:
乙嘧酚磺酸酯是一种熔点为50-51℃,用于防治苹果、温室玫瑰和草莓等作物的白粉病,颜色为淡***或浅棕色的有毒性蜡状固体又称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基二甲基氨基硫酸酯(5-butyl-2-ethylamino-6-methylpyrimidinyl-4-yl-dimethylsulfamate),白特粉(Nimrod)等。
问:白粉病有什么比较好的药?
蔬菜草莓瓜类白粉病,治疗建议醚菌酯或者乙嘧酚或者乙嘧酚磺酸酯或者肟菌酯选择一个,交替使用。这些产品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高点,预防的时候可以减少用量。喷雾要打遍打透。(四氟醚唑,几丁聚糖,大黄素甲醚等等成分相当安全,但是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早期预防使用或者治疗时候混合上述治疗型产品使用)也可以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丙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腈菌唑或者己唑醇等等,这些产品成本低,但是注意用量多了或者使用次数多了累积会抑制生长或者烧花或者畸形果或者叶片发硬(开花结果后不建议使用)。
如果是大棚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发展。一定要慎用十三吗啉,氟环唑,三唑酮等等厉害的三唑类农药,副作用相当大。?得不偿失啊!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乙嘧酚磺酸酯可以混配吡虫啉
性质:浅棕色蜡状固体。熔点51~52℃。蒸气压0.067mPa(20℃)。室温下溶解性:水23mg/L(pH值5.2),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遇稀酸水解,长期在37℃以上贮存不稳定。大鼠急性经口LD50约4000mg/kg。由2-乙氨基-4-羟基-5-丁基-6-甲基嘧啶与N,N-二甲基氨基磺酰氯反应制得。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苹果和温室玫瑰等白粉病。制剂有25%乳油和20%可湿性粉剂。问:甲硫乙嘧酚可以用于多肉白粉病么?
甲硫乙嘧酚可以用于多肉白粉病么?没听说可以,多肉白粉病一般用以下药物治疗:
德国巴斯夫百泰60%唑醚代森联
德国巴斯夫翠贝醚菌酯
杜邦福星40%氟硅唑
三唑酮:三唑酮又叫粉锈宁、百里通,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