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葡萄白粉病治疗方法 葡萄白粉病的危害症状

2024-06-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628 次
葡萄白粉病治疗方法 葡萄白粉病的危害症状

葡萄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和果实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化学药剂

化学药剂是目前治疗葡萄白粉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药剂包括三唑酮、百菌清、硫磺等。这些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或灌溉的方式施用在患病的葡萄植株上,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引入一些天然的生物控制剂来控制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拟青霉、木霉、链格孢等。这些生物控制剂可以通过喷洒或灌溉的方式施用在患病的葡萄植株上,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人工除去患病的葡萄叶片和果实,以减少病害的扩散。这种方法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病害不再扩散。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一种结合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的结合、物理治疗和化学药剂的结合等。

治疗葡萄白粉病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成本和效果等因素。在治疗葡萄白粉病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相关拓展:

问:白粉病怎么治疗

防治白粉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可选用津研5号、津研6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系列、中农7号、中农8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品种;小西葫芦的阿太1代、早青1号等品种;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等品种。
(2)棚室环境消毒
种植前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分几处用暗火点燃后闭闷棚一夜;种植后保护地可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有条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释放臭氧对空棚进行全面消毒灭菌。
(3)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生物菌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及脱肥早衰,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对路药剂,有条件的宜使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
(5)其他防治方法
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洒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环境使病菌死亡,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还可于发病前或刚发病时(个别叶片有1~2个很小的病斑)叶面喷洒0.2%的小苏打溶液,既可抑制病菌(白粉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存,而小苏打为碱性),还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喷后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隔3~4天喷1次,连喷5~6次。

问:治葡萄灰霉病特效药

[性状]施佳乐(嘧霉胺)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无特殊气味,几乎无味。不易分解,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在常温下贮存期可达3年。属低毒杀菌剂。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无致突变作用。属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作用机制独特,对常用的非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灰霉病菌有效。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喷雾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药效快、稳定。药效对温度不敏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使用,其保护及治疗效果同样好。适用于番茄、黄瓜、韭菜等蔬菜以及葡萄、草莓、豆类、苹果、梨等。对灰霉病有特效。可防治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葡萄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豌豆灰霉病、韭菜灰霉病等。还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
  [使用方法]防治黄、番茄灰霉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每亩用40%施佳乐600—800倍液喷雾,黄瓜、番茄植株大用高药量和高水量,反之植株小用低药量和低水量。每隔7-10天用药1次,共施药2—3次。如在一个生长季节防治灰霉病需施药4次以上时,应与其它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性。露地黄瓜、番茄施药一般应选早晚风小、气温低时进行。晴天上午8至下午5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时停止施药。
  [注意事项]
  1.施佳乐在蔬菜、草莓等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
  2.注意安全贮藏、使用和处置本药剂。
  3.如发生意外中毒,请立即携带产品标签送***治疗。
  4.施佳乐在推存剂量下对作物各生长期都很安全,可以在生长季节的任何时间使用。在不通风的温室或大棚中,如果用药剂量过高,可能导致部分作物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请注意按照标签的推荐浓度使用,并建议施药后通风。

问:氟硅唑、戊唑醇、几唑醇、三唑酮,这些药剂,哪一个比较好?

氟硅唑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防治梨黑星病,在病发初期喷药,每隔7~10d喷1次,连续4~6次,每次用40%乳油有效剂量40~50mg/L(8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当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可适当缩短。也可用于苹果黑星端正和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谷类白粉病和眼点病,小麦颖枯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大麦叶斑病等。戊唑醇 用途:本品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规格:95%、98%原药。125g/L水乳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3%悬浮剂,80%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己唑醇
作用机理:属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防治对象: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20~50mg(a.i.)/L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250g(a.i.)/hm2];以20-50g(a.i.)/hm2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
三唑酮:制剂单剂如15%、20%、25%可湿性粉剂,10%、12.5%、20%乳油,10%粒剂等作用机理与特点通过强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改变孢子的形态和细胞膜的结构,致使抱子细胞变形,菌丝膨大,分枝畸形,导致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渗透性,从而使病菌死亡或受抑制。其具有很强的内吸性,披植物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药剂被根系吸收后向顶部传导能力很强,对病害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纲真菌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等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应用  适宜作物玉米、麦类、高粱、瓜类、烟草、花卉、果树、豆类、水稻等。草莓敏感,慎用。  防治对象用于防治麦类(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白秆病、纹枯病、叶枯病、棍腐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丝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等,玉米圆斑病、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叶黑粉病、云形病、粒黑粉病、叶尖枯病、紫秆病等,大豆、梨、苹果、葡萄、山楂、黄瓜等的白粉病,韭莱灰霉病,甘薯黑斑病,大蒜锈病、杜鹃鹰瘤病,向日葵锈病等

问:三唑酮在葡萄上的使用倍数

三唑酮也叫粉锈宁,属第一代三唑类杀菌剂,也是农业用传统杀菌剂之一。主要防治作物白粉病、锈病等真菌类病害。在葡萄上可防治白腐病、黑痘病等。可于葡萄花穗期喷布1次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以后每隔10~15天喷布1次,全年可喷3次。但在葡萄采收前20天禁止使用,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三唑酮在葡萄上的使用倍数

如果葡萄树感染了病害也会导致芽尖的枯萎,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喷洒20%三唑酮乳油的2000倍液来治疗,一般每7-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病情就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