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买回家怎么养
这篇文章内容会给广大农资人分析“大麦虫买回家怎么养”的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希望对农资人们有几分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1、准备容器:准备一个长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的饲养箱。2、放养密度:每个容器放100个左右。
3、食物选择:给大麦虫喂蔬菜、玉米面、麸皮等。4、温度管理:日常饲养温度控制在18-30摄氏度之间。
大麦虫喜欢阳光。养殖过程中要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长度在50-70厘米之间,宽度在40厘米左右,养殖大麦虫的箱子四周要光滑平整。
大麦虫虽然比较小,一个养殖箱可以养几千条,但是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有挤压、捕食、自相残杀的现象,所以最好控制大麦虫的数量在100。
大麦蠕虫是杂食性昆虫。
幼虫主要以绿色蔬菜为食,有利于生长发育。当它们长到10厘米左右时,可以吃玉米面、麸皮、水果和蔬菜等。
如果用牧草喂大麦虫,将提高经济效益。
大麦虫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8-30摄氏度之间。
温度低于6摄氏度就会进入冬眠,高于38摄氏度就会死亡。在饲养大麦虫时,温度需要控制在26-3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产卵。
精选问答:
1、大麦虫应该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大麦虫饲养与黄粉虫饲养的模式很接近,大麦虫传统饲养模式简单、省工,但在繁殖过程中,强调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对于以工厂化生产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散养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分5个方面予以总结: (1)幼虫饲养:饲养前,先在饲养箱、盒等器具内放入经纱网筛过的麸皮和其他饲料,再将大麦虫幼虫放入,幼虫密度以布满器具为准,最多不超过3~5厘米厚。最后在上面铺放菜叶,让虫子生活于麸皮与菜叶之间,在任其自由采食。每隔一星期左右,筛除一次虫粪,。
一般幼虫体长达到60毫米时颜色由黑褐色变浅,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很快会进入化蛹阶段。
(2)蛹期管理:初蛹呈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深黄褐色。初蛹应及时从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要调节好温、湿度以防虫蛹霉变,经10~13天,便羽化为成虫。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适应的温湿度决定着羽化率,温湿度控制的越适应羽化成虫的比例越高,最高的羽化率能达到95%。蛹期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要乎高乎低,这样羽化出的成虫很多会产生畸形,一旦羽化出的成虫是畸形就说明无**常**产卵了。
(3)成虫的饲养:将羽化出的成虫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初时虫体呈灰白色,以后渐变为浅褐色,经过1星期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再经过1-2个月即进入产卵盛期。
(4)卵的收集:大麦虫卵的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产卵筛,即在黄粉虫成虫产卵时,在产卵筛的铁纱网下垫的白纸上撒一层薄薄的麸皮,让虫卵从网孔中落到下面的麸皮上,一般接卵纸4天左右换一次,将换下的麸皮、虫卵放入饲养器具中,约经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虫。
(5)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 在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模式中,对于温度、湿度没有严格控制措施,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均无标准的设备,只是将快进入化蛹期的大麦虫挑选出来放入准备好的孵化箱内即可。
2、大麦虫饲养繁殖法?
1.
准备好玻璃试管,试管底部放入麦麸,然后将大麦虫幼虫放入试管底部
2.
等到幼虫蜷缩后,将幼虫取出,转移至成蛹池,然后在空试管内继续补充幼虫。
3.
蜷缩幼虫化为蛹后,将蛹挑出,放在容器中。
4.
羽化后成虫后,转移至蚂蚱笼中进行饲养,笼子底部铺上2cm以上的麦麸,同时配合饲喂适当的菜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