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葡萄施肥时间和方法

2024-03-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12 次
葡萄施肥时间和方法

  此篇农资文章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解一下“葡萄施肥时间和方法”的内容进行全面分享,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葡萄的上肥主要包括采摘后上肥和生长发育早期上肥,采摘后上肥指的是在每年的9-10月,气温开始降低以后上肥,在避雨栽培的葡萄在这个时间段还没有成熟,在这个时间段上肥可以起到催熟作用,同时促进养分积累和根系发育,为来年葡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生长发育早期上肥指的是在萌芽、果子膨大期和转色期开展的上肥。

  关键的肥种是以硼肥为重,还能够挑选一些微生物增甜剂。这时上肥实际效果也是较显著的,可以提升植物光合作用的开展,成分也可以获得转化,针对后期盛开、授精、坐果等都会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在花朵凋落后,幼果一开始膨大的阶段可以追肥,主要是以氮肥为重,也可以融合着钾肥和磷肥。上肥方式要融合翻地,最先深深的翻一下土,之后把肥埋到离植物类似30-50Cm的**中。

  在果子开始上颜色时,也是重要的上肥阶段,主要是增加带有钾元素、钙元素的肥料。上肥方式不光要采取根部增加,还要往叶片上喷洒。


好文探索:葡萄树施肥的合适时间和注意事项


  葡萄施基肥最好选择在秋季,因为这个时候的气温变化幅度小,空气和土壤的温度高于春季,比较有利于葡萄的新根生长,适合葡萄新苗的栽种。这个时候葡萄需要的营养比较均衡,可以施有机肥,也可以使用昆仑风抗病增产套餐进行苗期的叶面喷施,可以促进黄叶速变绿叶、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免疫能力。

  具体施肥多少,需要根据葡萄树龄而定,幼树一般施有机肥3-4公斤。

   葡萄种植科学追肥的方式和时期。

  萌芽期:氮元素为主,这个时候追肥能够促进树梢生长、花芽分化。

  落花期:氮元素配合磷、钾、镁、硼等,充分施肥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

  膨果期:氮元素和磷元素为主。

  这个时候根系、果实都在快速生长,需要进行追肥。可以使用十二元素和调色师进行叶面追肥,吸收较快,可辅助膨果增甜。

  着色期:葡萄进入成熟初期,这个阶段追施钾肥能够让葡萄浆果增大,提色增甜,让葡萄最终的产量更好。

  葡萄生长后期追肥,可根据土壤肥力追施钾肥,可以使用5-10kg的硫酸钾,或是叶面喷施花得果亚磷酸钾,一周喷施一次,建议2-3次为宜。


精选问答:


  1、葡萄应该如何施肥?

  葡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追肥的使用一般分为萌芽前、开花前、开花后和浆果着色初期四个时期进行,都在早春至初秋这段期间,基肥最好在果实采摘后立即进行,基肥一般占全年用肥量的40%-60%,应以有机肥为主,如没有及时施好基肥,也可在休眠期施肥,也即在冬季施,施基肥时应于葡萄树行一边开沟施入,注意不要离树太近,以免造成烧根。

  2、葡萄怎么施肥,葡萄各生长时期施肥方?

  答: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与方法,是提高肥效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1)巧施定植肥

  为使葡萄定植后生长发育良好,必须在定植时施足底肥。我国各地丰产经验,每穴必须施入优质厩肥5.0~5.7千克、硫酸钾50~100克、过磷酸钙200~250克。施肥方法:穴宽、深各60~80厘米见方,沟底放一层麦秸或杂草与土壤混合约15厘米,再填入表土10~15厘米,上层铺厩肥、磷钾肥与表土混合,最后填土与地面相平。在移栽前一个月内完成。春、秋定植均可进行。

  (2)重施基肥

  一般以葡萄采收后施入最适宜。秋、冬施比春施好,而且秋施又比冬施好。秋施又以采果后愈早愈好。江南地区常在采收后或9~10月进行。早施基肥对翌年幼果增大有良好的影响(表8-16)。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如粪**肥、牛粪、猪粪、马粪、羊粪、鸡粪等农家肥,并与氮磷钾肥果树专用复合肥混合后施用,效果会更好。一般基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为宜。通常采用沟施,沟的大小与深度依据葡萄根系分布情况而定。根系分布与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等密切相关。北方葡萄园根系分布在0.2~0.6米,南方分布在0.1~0.3米深处。有机肥应距根系分布层稍深、稍远处,以诱导根系向深而广处扩展,形成强大吸收根群,提高吸收能力。一般可距植株0.5~0.8米处,挖深、宽各40~60厘米的沟施入基肥。采用沟施法,每年应在不同位置交叉进行。

  表8-16 基肥施用时期对葡萄果粒初期生长的影响(相对%)

  应特别注意的是“巨峰”葡萄幼树易徒长,开花时树体氮素过多,新梢生长过旺,易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因此对“巨峰”葡萄应控制基肥中氮素的用量。

  (3)合理追施

  通常每年追肥3~4次。生产上可在发芽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应注意结合浇水使葡萄树对养分及时吸收,以便促进葡萄花芽继续分化,使芽内迅速形成第二、第三花穗。宜施用人粪**掺混**素或硫酸铵。施用量为全年的10%~15%。但对“巨峰”葡萄应依据树势,控制氮素用量,以防大量落花。第二次追肥在落花后(大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此时幼果开始膨大,还是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其用量占全年的15%~20%。果实着色初期(枝条开始成熟)进行第三次追肥,对提高果实糖分含量、改善浆果品质、促进成熟都有良好作用。这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施少量氮肥。如果树势强壮,枝叶繁茂,可以不加氮肥,施肥量约为全年的10%左右。生产实践证明,浆果生长期施钾肥,对产量和含糖率均有重大影响(表8-17)。第四次追肥在采果后进行,氮磷钾配合施用,可迅速恢复树势,促进同化作用和根系生长,增加树体和根系的养分贮备。这次追肥对早中熟品种的效果较好,但对晚熟品种易诱发副梢,效果欠佳。 还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葡萄品种、树势当年负载量,灵活确定施肥次数、用量及配比。

  表8-17 施钾时期对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3年平均)

  除了进行根部追肥外,还可根据树势情况进行根外追肥。将速效氮磷钾化肥、微量元素肥及专用叶面肥等,按所需用量配制成液体肥料,均匀喷洒于叶面。如开花前喷施0.2%~0.5%的硼砂溶液,能提高坐果率。坐果后到成熟前喷施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溶液2~3次,有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的效果。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0.05%的硫酸锰溶液能增加浆果产量和含糖量。对缺铁黄化的葡萄树重复喷施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素铁、腐质酸铁等均有良好效果。当植株移栽后根系尚未完全恢复时喷施0.2%~0.3%的**素,可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在干旱季节或非灌溉地区,为加速新梢和幼果的生长,喷施**素效果良好。据研究,葡萄根外追肥时溶液的pH与肥效关系密切,如喷施Fe、Mn时,pH 4.5~6.0为宜;喷施B、Cu、Zn溶液时,pH 5.0~7.0为宜;喷施Mo时,pH 7.0~8.5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