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植物感染的病毒有哪些

2024-02-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24 次
植物感染的病毒有哪些

  这一篇文章内容会给网友们说明一下“植物感染的病毒有哪些”的内容进行详尽分析,希望对你们有点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virion,virusparticle)。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球状(等轴粒体)、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植物病毒分类依据的是病毒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①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②核酸是单链(singlestrand,ss)还是双链(doublestrand,ds)。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④病毒形态。⑤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等。植物病毒共分为9个科(或亚科),47个病毒属,729个种或可能种。

  其中DNA病毒只有1个科,5个属。RNA病毒有8个科,42个属,624种,占病毒总数的8560%。根据核酸的类型和链数,可将植物病毒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是双链DNA病毒,有2个病毒属,31个种。第二类群为单链DNA病毒,1个科,3个病毒亚组,74个种。第三类群为双链RNA病毒,2个科,5个病毒属,41个种。第四类群为负单链RNA病毒,包括2个科,4个病毒属,25个种。

  第五类群为正单链RNA病毒,涉达5个科,33个病毒属,558种。

  植物病毒有1000多种,很难一一列举,这是概况,你了解一下。

  植物病毒的增殖: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像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然后再组装成子代粒体。

  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增殖(multiplication)。

  从病毒进入寄主细胞到新的子代病毒粒体合成的过程即为一个增殖过程。以+ssRNA病毒的核酸**为例,介绍病毒**的一般过程。

  进入活细胞并脱壳:植物病毒以被动方式通过微伤(机械伤或介体造成伤口)直接进入活细胞,并释放核酸,释放核酸的过程也称为脱壳(uncoating)(图中第1、2步)。

  核酸**和基因表达:核酸**是传递遗传信息的中心环节,包括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产生翻译病毒蛋白质的mRNA。

  脱壳后的病毒核酸直接作为mRNA,利用寄主提供的核糖体、翻译出t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RNApolymerase,RdPp)(图中第3步)。在聚合酶作用下,以正链RNA为模板,**出负链RNA(第4步)。再以负链RNA为模板,**出一些亚基因组RNA(第5步左),同时大量**出正链RNA(第5步右)。亚基因组RNA翻译出3种蛋白,包括衣壳蛋白(第6步)。新合成的正链RNA与衣壳蛋白进行装配,成为完整的子代病毒粒体(第7步)。

  子代病毒粒体可不断增殖并通过胞间联丝进行扩散转移(第8步)。

  植物病毒的**和增殖:病毒侵染植物以后,在活细胞内增殖后代病毒需要两个步骤,一是病毒核酸的**(Replication),从亲代向子代病毒传送核酸性状的过程,即病毒的基因传递(Geran**ission)。二是病毒核酸信息的表达(GeneExpression),即按照信息RNA的序列来合成病毒专化性蛋白的过程。

  这两个步骤遵循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但也因病毒核酸类型的变化而存在具体细节上的不同。

  植物病毒种类繁多,已用于构建植物载体的有双链DNA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单链DNA病毒番茄金黄花叶病毒(tomato:golden:mosaic:virus,TGMV)等10种。

  构建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的基本策略是对病毒DNA(包括RNA反转录的DNA)进行加工,消除其对植物的致病性,保留其通过转导或转染能进入植物细胞的特性,使携带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由于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的应用局限性比较大,并且目前已有比较好用的由Ti质粒改建的克隆载体和不受植物种类限制的整合平台系统克隆载体,所以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用得并不普遍。

  倒是利用CaMV感染植物后能启动35SRNA转录的强启动子,构建了含35S启动子的一系列高效表达载体(link:xlinkhref=i图4-12link),能启动目的基因在植物细胞(或蓝藻细胞)中进行高效的表达。


精选问答:


  1、类菌原体和类病毒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类菌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形态多种多样,通常以椭圆形较多,没有细胞壁,质粒外面包着单位膜。

  类菌原体主要引起植物黄化病,仅存在于韧皮部组织中,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敏感,可用这类抗生素治疗。

  类病毒比病毒结构更简单,仅为核糖核酸碎片。类病毒对寄主细胞功能的破坏以及自行繁殖的特点与病毒基本相似,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症状也与病毒病相似。

  2、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有哪一些?有多可怕了?

  生物安全防护等级4级都有BSL一1、BSL一2、BSL一3、BSL一4。BSL-1代表病原体: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BSL-2代表病原体:流感病毒。BSL-3代表病原体: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狂犬病毒。BSL-4代表病原体: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

  生物安全是人类生物危害的定义为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词用来描述那些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生物安全等级是针对生物危害的不同程度而确定的,其中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通常按生物危害等级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相应划分为4级,以适应科研、教学、临床和诊断等各种适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