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 已知小麦抗锈病基因r与无芒基因a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83 次
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 已知小麦抗锈病基因r与无芒基因a

小麦抗锈病由显性

小麦抗锈病是小麦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会引发甚至导致小麦死亡。而小麦抗锈病由显性的特性,则是指只要小麦有一位基因携带了抗锈病的基因,就能表现出抗锈病的特性。

小麦抗锈病的危害

小麦抗锈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小麦产量

小麦抗锈病会导致小麦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这对小麦的产量和农民的收益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影响小麦品质

小麦抗锈病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使得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下降,品质下降。

3.增加农民的成本

为了控制小麦抗锈病,农民需要加强防治措施,增加了农民的成本,这会对农民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小麦抗锈病的解决方法

小麦抗锈病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锈品种

选用抗锈品种是控制小麦抗锈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经选育出多个抗锈品种,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控制小麦抗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可以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等。

3.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控制小麦抗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可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增加小麦的免疫力,从而控制小麦抗锈病的发生。

拓展问题

1.小麦抗锈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小麦抗锈病的病原体是锈菌。锈菌寄生在小麦的叶片上,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的锈斑,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2.小麦抗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抗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都有关系。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土壤缺乏养分、品种抗性差、田间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小麦抗锈病的发生。

3.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锈菌?

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锈菌,可以通过观察小麦叶片上是否有***的锈斑来判断。如果小麦叶片上出现了***的锈斑,就说明小麦可能感染了锈菌。

4.如何防治小麦抗锈病?

防治小麦抗锈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锈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定期喷洒药剂等。

5.小麦抗锈病对农民的影响是什么?

小麦抗锈病会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增加农民的成本,对农民的收益造成影响。

相关拓展:

问:17道高一生物题。

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说,F2中不抗锈病占总植株的(B)
B。1/6
Aa*Aa-->F1中AA:Aa:aa=1:2:1除去aa后AA:Aa=1:2
再自交,AA在F1中占1/3,AA后代必然还是AA。Aa在F1中占2/3,Aa*Aa后代为AA:Aa:aa=1:2:1。不抗病的在F2中占2/3*1/4=1/6
2。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B)
A.4、4、5B.5、4、4C.4、5、4D.5、4、5
组成DNA的为ATCG,组成RNA的为AUCG。人体中有DNA和RNA,所以是5种。病毒都只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噬菌体是病毒,由DNA和蛋白外壳组成,所以是4种。禽流感病毒也是病毒,所以是4种。
3。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B)----我选的空蚂岁是C
A=TC三G一条链中A+G/T+C=0.4,那另一条链中A+G/T+C=1/0.4=2.5整个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A与T数量相同,C与G数量相同,所以(A+G)物迟/(T+C)=1
4。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B)
A.1/4B.1/8C.1/16D.1/24
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所以有2个DNA分子携带用15N标记的母链。2/16=1/8
5。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个
A.60B.80C.120D.180
复制2次,产生2^2=4个DNA。一个DNA中含60个A,也就含60个T。DNA本身有100个碱基对,也就是说有40个C和40个G。4个DNA有160个G。原有DNA携带40个,还需要120个。
6。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B)
A、耐寒的小黑麦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D、试管牛
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是转入了Bt菌种的抗虫基因。太空辣椒是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试管牛是细胞工程技术。小黑麦不清楚,可能多倍体育种技术或者杂交技术。
7。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这题好怪)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④
1是单倍体育种的缺点。4是多倍体育种的优点。这题可能还是着重说优点的吧,题干有点怪。
8。以性染色体为XY的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孕育,产生的牛犊为(B)
A、雌性B、雄性C、性别不能确定D、雌雄比例为1:1
细胞核是XY了,那就是公牛。用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那么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就是被植入的体细胞核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了。
9。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
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D)----(如果是男患者的话是不是选B?)
A、44+XXB、44+XXYC、45+XYD、45+XX
21三体综合征是患者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不单独列出,所以是45+XX。男患者是45+XY。
10。某地区一斗睁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D)-------(为什么不是多倍体?)
A、单倍体B、二倍体C、多倍体D、杂交种
多倍体的话结实还是比较少的,因为联会紊乱。
11。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C)---B怎么不对?不是自然选择吗?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这题不知
12。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B)
B。3/8或5/8
AABB*aabb
AAbb*aaBB
2种情况
13。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甘酸序列可以排列出基因(B)
A。1000种B。4^1000
每条链上的某一位点,都可能是由ATCG中任意一个核苷酸组成的。而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确定了,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也就确定了(因为AT、CG配对)。现有1000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都有4种可能。所以选B。
14.某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A碱基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的含G的脱氧核甘酸6200个,则N为?(4次)
A=T=600个C=G=(800*2-600*2)/2=200个。
复制N次,产生2^N个DNA。需要G(2^N-1)*200=6200N=4。
15。若一个细胞正处于四分体时期,细胞中有3个四分体,那细胞内所含脱氧核甘酸链为(24条)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是染色体联会时的样子。每个四分体含4条染色体。有3个四分体,也就是有12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2条链,也就是24条了。
16。玉米的一个基因由3000个脱氧核甘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数目最多是(500)
1对脱氧核苷酸转录形成mRNA上的1个核苷酸,mRNA上3个核苷酸组成1个密码子,负责确定1个氨基酸。3000个脱氧核苷酸,也就是1500对碱基对,转录后变为1500个mRNA上的核苷酸,也就是组成500密码子。
17。在红粒高杆麦田里,有一株白粒矮杆优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法是(B)
A。基因工程。B。杂交育种C。人工稼接D。单倍体育种。
杂交最普遍了。基因工程的话要研究基因,需要时间,而且比较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种子。人工嫁接不会改变嫁接物的遗传性状。单倍体育种我觉得是可以的。

问: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

假设抗病基因为A,那么其等位隐性基因为a
因为F1中有淘汰,所以不考虑亲本基因型,直接用F1结果..
F1中,抗病的基因型有两种,Aa,AA
其中Aa概率是2/3,AA概率是1/3
F1自交,能产生不抗病的只能是Aa自交分离产生的卜雀燃aa后代.
Aa自交产生aa的型虚概率是1/4
所以产生的总的不抗病的植株概率=F1中Aa的概岁蠢率*F2中aa的概率=2/3*1/4=1/6
个人理解,这里就不用管亲本自交得到F1,只需要考虑F1中Aa,AA的概率分别是1/3,2/3就行了

问: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

杂合子Aa自交后,F1代中,25%的为AA,50%的为Aa,25%的为aa(被淘汰)。那么F2代是由1/3的AA和2/3的Aa自交后代组成。不抗病的是aa,只可能是2/3的Aa自交后代,比例为(2/3)*25%=1/6

问: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的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的植株后,再自交得到F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