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落素溶液的稳定性
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于近期完成了1578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糕点、蜂产品、罐头、食糖、蛋制品、蔬菜制品、酒类、饮料、方便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餐饮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等食品。抽检结果显示:合格1563批次、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食品信息及抽检情况如下:
1.南京鱼霸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使用的餐具-杯子,大肠菌群(实测“检出”,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2024)中规定,餐(饮)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不彻底、消毒灭菌不彻底,也可能是操作人员或周围环境不清洁,造成餐饮具二次污染。
2.南京市溧水区高静椒麻鱼店经营使用的餐具-碟,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实测值:0.055mg/100cm2,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实测“检出”,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3.南京市雨花台区味之轩餐厅经营使用的餐具-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实测值:0.050mg/100cm2,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实测“检出”,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饮)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饮)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2024)中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或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4.贵阳恒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沃尔玛(江苏)商业零售有限公司南京桥北路分店经营销售的山色生香有机黑芝麻(400g/袋),酸价(以脂肪计,实测值:4.4mg/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3mg/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2024)中规定,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
5.湖北二阳食品有限公司高新区分公司生产、南京市江宁区潘二炒货经营部经营销售的花椒锅巴(麻辣味300克/盒),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实测值:0.63g/100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25g/100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主要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7100—2024)中规定,饼干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2024)中规定,熟制其他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50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7099—2024)中规定,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饼干、其他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和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也可能与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6.高淳县漆桥镇爱兵蔬菜摊点经营销售的黄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实测值:200μ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得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4-氯苯氧乙酸钠,又称防落素,是一种内吸、广谱、高效、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等,并能调节植物株内激素的平衡。4-氯苯氧乙酸钠为白色针状或棱状结晶,略有酚味,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对人体有积累毒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4-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4-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的豆芽。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可能是由于豆芽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抑制豆芽生根,提高豆芽产量而违规使用。
7.南京市江宁区天印山农贸市场一区张红娣水产经营部经营销售的黑鱼,恩诺沙星(实测值:192μ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100μ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8.溧水区竹美食用农产品经营部经营销售的鲫鱼,恩诺沙星(实测值:232.3μ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100μ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恩诺沙星(含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2024)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淡水鱼中恩诺沙星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9.安徽省马鞍山易莲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南京市秦淮区李记好邻居超市经营销售的别忘了生粉(180克/袋),菌落总数(实测值:1.1×10?,2.6×10?,9.6×10?,4.1×10?,5.0×10?CFU/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n=5,c=2,m=10?,M=10?CFU/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食品的菌落总数超标,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GB2726—2024)中规定,食醋检测菌落总数时应采集同批次5个样品进行检测,5个样品检测结果最高值不得超过105CFU/g,且超过104CFU/g的样品数量不得超过2个。造成菌落总数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落总数较高,杀菌工艺未达到要求导致;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所致;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10.南京市栖霞区南大和园菜场朱永响经营销售的生姜,噻虫胺(实测值:1.05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2m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GB2763-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根茎类蔬菜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生姜中噻虫胺超标,原因可能是在种植过程中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11.南京市雨花台区邓明远火锅店制作售卖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实测值:234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100m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中和剂和固化剂等,很多国家如美国、欧盟成员国、澳洲、新西兰、日本和我国等都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中规定,硫酸铝钾、硫酸铝铵作为膨松剂、稳定剂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油炸面制品和豆类制品,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100mg/kg。油炸面制品(自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为改善产品口感和外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13.南京市江宁区红红蔬菜经营部经营销售的豇豆,氧乐果(实测值:0.21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02mg/kg);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实测值:0.075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015m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氧乐果,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4)中规定氧乐果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造成氧乐果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种植者在作业时未考虑农药的半衰期,过多施用农药导致。
14.南京市浦口区何永娣蔬菜经营部经营销售的韭菜,腐霉利(实测值:5.5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2m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15.江北新区刘贰线生鲜店经营销售的韭菜,腐霉利(实测值:8.61mg/kg,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值≤0.2mg/kg)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腐霉利是一种广谱内吸性的高效杀菌剂,对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显著效果,但菌株容易对其产生抗性。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腐霉利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4)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量超标,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腐霉利残留量超标。
|传递食品安全状况|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守护民生饮食健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