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桑黄菌种植技术,和桑黄有什么区别

2024-01-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63 次
桑黄菌种植技术,和桑黄有什么区别

  这篇农资总结会给农友们说明一下“桑黄菌种植技术,和桑黄有什么区别”的内容进行分析,期望对各位有些许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场地选择:人工种植桑黄菌宜选在易管理、水电便利的地方。2、搭建大棚:以塑料棚为佳,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覆盖草席,有利于温度的控制。

  3、栽培方式:以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阔叶树种为主,栽培场地以林下仿野生和大棚为主。以杂木屑、桑枝屑、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为原料,栽培场地以大棚为主。4、管理技术:发菌期间培养室内保持22-28℃,每天通风半小时。出黄时棚温宜保持在18-26℃,并提供充足氧气。

   一、桑黄菌种植技术1、场地选择人工种植桑黄菌应选在易管理、水电便利的地方,最好是地势平坦的缓坡地带。选好场所之后,去除土中的石块和杂物,并撒上生石灰,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搭建大棚(1)种植桑黄菌的大棚以塑料棚为佳,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顺畅、方便管理操作的桑黄大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控温的大棚,这可使桑黄菌高产、稳产。

  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覆盖草席,有利于温度的控制。(2)大棚搭建好后,将菌棒成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

  菌袋可采用全脱袋或环割两种方式。全脱袋菌棒易干,应在菌棒上方盖一些保湿效果好的湿沙。环割一般保湿效果好。

  3、栽培方式(1)段木树栽培:以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阔叶树种为主,进行熟料栽培,栽培场地以林下仿野生和大棚为主。(2)代料栽培:以杂木屑、桑枝屑、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为原料,进行熟料栽培,栽培场地以大棚为主。

  4、管理技术(1)发菌阶段:发菌期间培养室内保持22-28℃,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每天通风半小时,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动一次。当菌丝体发满2/3时,移入培养棚内,松开料袋口,用手轻轻一提,留一点缝隙。

  棚内以散光为宜,忌强光直射。一般经25-32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料袋。

  个别料袋菌丝发育不匀,可挑出单放。(2)出黄管理:当长满菌丝后,可用刀片把两端割成5分硬币大小的圆形口,以利出黄。

  出黄时棚温宜保持在18-26℃,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并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保持地面存有浅水层,可每天向墙壁和四周**3-4次。

  气温高时,每天早8点前和下午4点后打开门及通风口换气。气温低时,应在正午通风换气。(3)及时采收:当菌盖颜色由白变浅黄再变成黄褐色,菌盖边缘白色基本消失,边缘变黄,菌盖开始革质化,背面弹射出黄褐色的雾状型孢子时,表明桑黄子实体已成熟,即可及时采收(一般从割口到采收需50天左右)。

  采收桑黄时,用剪刀从柄基部切下或用手轻摘,有条件的可烘干或晒干至含水量12%,装袋放在干燥的室内进行保存或出售。二、桑黄菌和桑黄有什么区别1、桑黄菌和桑黄没有区别,它们指的是同一种多年生真菌类物质,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以子实体入药。

  子实体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菌体。桑黄菌的菌体背部呈黑色或黑**,有明显的一圈一圈横向年轮,年份久后背部会龟裂,菌腹部褐色或**,边缘呈**。

  2、桑黄菌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通常寄生于暴马丁香树、黑桦树、白桦树、松树、杨树、柳树、栎树及不同种的桑树。

上一篇:象拔蚌怎么杀 下一篇:茶树种植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