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蛤蜊养殖技术

2023-12-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5 次

  这篇技术知识会给朋友们分享一下“蛤蜊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期待对大家有几分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1、选址建池:文蛤养殖应建在地势平坦、接近潮位的滩涂上,四周用围网围起来。2、选苗放苗:选用外形新鲜、壳紧闭的文蛤苗,春、秋季播种于池塘中。

  3、日常管理:定期检查养殖场,及时清除异物和干蛤壳。

  蛤类养殖需在地势平坦、接近潮位、多为沙质土壤的滩涂上建养殖池,并在其四周铺设高1.2米左右、网目1厘米的围网。

  由于蛤蜊会钻入土中,为避免逃逸,应将围网埋入沙中20厘米。

  养殖文蛤时,要选择外形新鲜、无异味、壳密闭的文蛤苗。

  每年春季3-6月或秋季10-12月,在养殖池内均匀撒苗,养殖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1头。大约有200粒大米。

  注意苗木不能放在风浪过大的天气。

  文蛤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养殖池,每次退潮后及时清除池内异物,修好破损的围栏。

  如果有干蛤蜊和蛤蜊壳,需要清理干净,以免腐烂后产生异味,影响其他蛤蜊的生长。


好文探索:蛤蜊要如何养殖?蛤蜊的人工养殖技术


  蛤蜊是我们常见的贝类之一,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地区。它的肉质鲜美,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鲜”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海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蛤蜊的品种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多,人工养殖蛤蜊的面积也越来越大,那么蛤蜊要如何养殖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蛤蜊的养殖技术。

  蛤蜊的养殖产地要选择在潮流畅通,地势平坦,含沙量高的低潮区滩涂地,或者在水质和底质条件好的池塘,养殖产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一定要好,做好远离工业污染区。

  滩涂地养殖要将其翻滩改,将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的冲刷和阳光的暴晒后,再整平,在易受潮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地区筑堤防洪,防止种苗流失。而池塘养殖则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在放苗前1月先将池水排干,暴晒底质,做好消毒处理,在排放过滤海水养殖。

  播苗的时间随苗种的个头而确定,一般白苗在4-5月,而中苗在12月至来年春季,而大苗则要在产,卵前。播苗有两种方法,干播和湿播,干播在退潮露出埕地后,将蛤苗均匀的撒播,防止成堆。而湿播则是在潮水未退埕地时,在潮流缓慢的地区均匀撒播,湿播的播种时间长,且成活率较高,但只适用于大中苗。

  播苗密度一定要注意,播苗密度太大,蛤蜊生长缓慢,但密度过疏,则产量低,所以要掌握好播苗密度。

  在播苗后,要经常巡查管理,查看种苗是否流失,蛤蜊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怎么样,方便及时补苗和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埕地和堤坝的修补工作,防止蛤蜊逃离,另外在刚繁殖后的蛤蜊,体质极为虚弱,常常会浮出埕地,这时要注意人为的踩踏而死亡现象,在繁殖后要加强管理或直接移殖其他区域。


精选问答:


  1、三伏天池塘花蛤养殖技巧?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暴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花蛤最适宜生长海水温度约为15℃~30℃,春天水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生长,冬天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浙南地区花蛤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6月和9~11月,12月至翌年2月生长速度极慢。花蛤生长速度随个体大小而有明显差异,个体较小的花蛤,其壳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个体大的花蛤。虾塘养殖花蛤水位应控制在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

  2、花蛤蜊买回来怎么养?

  把活花蛤放在加入了一点食用碱的水里,浸泡半小时后,再捞出放入清水中,如此反复三次,基本可全部清除花蛤体内的泥沙。

这种做法的原理就如同给人洗胃一样。由于花蛤是水生软体动物,出水后需要靠吐出体内水份来滋润呼吸器官, 出水后体内水份消耗较大,再把这放入水里马上就要喝入大量的水。往水里加入碱面会使其产生类似呕吐的不适感。再放入清水后,花蛤就会马上吐出体内的碱水,吸入清水,从而将体内泥沙带出。此方法,可以用来清洗其它各种鲜活的贝类、活鱼、活虾、活蟹、泥鳅等各种水生动物。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较浓的盐水代替碱水,但使用碱水有盐水不具备的好处,就是使用碱水还能够清除水生动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