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杀菌剂农抗120的介绍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37 次

杀菌剂农抗120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的农药,其主要作用是杀灭病原菌、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农作物**。相比其他农药,杀菌剂农抗120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易用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

杀菌剂农抗120的主要成分是三氟氯乙基乙酸甲酯,它通过破坏病原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杀死病菌,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同时,杀菌剂农抗120还具有显著的抗逆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发挥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百科拓展:

杀菌剂:是一种能够杀灭病原菌、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化学药剂,主要用于农作物的防病治病。常见的杀菌剂有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酮类、三氯杀螨醇类等。

农作物病害:是指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种病害,包括病毒病、细菌**害、真菌**害和寄生虫病害等。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氟氯乙基乙酸甲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高效、安全、易用等特点。它能够杀死多种病原菌、真菌和细菌,广泛用于农作物的防病治病。

相关问答拓展:

有机蔬菜可以用哪些农药?

有机蔬菜基地农药使用准则如下: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遵守以下准则:在A**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1 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印楝、芝麻素等。

2 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昆虫、捕食螨、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等。

3 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信息素及植物源引诱剂。

4 使用矿物油和植物油制剂。

5 使用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

6 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放线菌、拮抗菌剂、昆虫病原线虫、原虫等。

7 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等,浏阳霉素等。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中混配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制剂。

瓜叶子上有白色粉状物怎么防治?

1,棚室消毒:定植前5~7天,每半亩棚室可用硫磺粉250克,并与500克干锯末混均匀后,分装在几个塑料袋或花盆内,分放在棚室内,在傍晚时分,密闭棚膜,点燃熏蒸一夜,第二天放大风。熏蒸时,棚室内气温最好维持在20℃左右,架杆等物也可放在棚室内同时消毒。

2,种子选择:选用各种抗白粉病的瓜种

3,物理法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高脂膜,兑水为30~5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4次,每亩喷药液50~75千克。

4,小苏打防治:发病初期,可用0.2%小苏打溶液进行喷雾。每隔7~9天喷1次,每亩每次喷药液75千克。

5,生物防治:用农抗120,兑水为2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每次喷药75千克。

6,药剂防治:生产上提倡正常年份发病期提前15天进行喷药预防,可以用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900-1000倍液或25%乙嘧粉悬浮剂800-1000倍液,间隔10天1次。初发病时,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或20%**酮乳油1500倍液,或25%**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唑菌酯悬浮剂800-1000倍液,每隔7~9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在使用药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用量和指导方法使用,避免出现药害,另外,瓜类苗期对唑类药剂比较敏感,使用时要减半使用。

7,烟剂防治:每亩每次用10%百菌清烟剂300~4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或粉锈宁烟剂300克,在初发病时进行熏蒸。

什么是水质消毒杀菌剂国家标准?

 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和公众健康,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做出了严格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共存在106项指标,包括常规指标42项和非常规指标64项。

  其中饮用水消毒剂指标有4项,分别是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一氯胺(总氯)、臭氧和二氧化氯,并规定了其使用时与水接触时间、出厂水中限值、出厂水中余量和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1、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要求: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中限值4 mg/L,出厂水中余量≥0.3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 mg/L。

  游离余氯,是指氯族消毒剂,与水接触一定时间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等作用后消耗掉一部分外,还余留在水中的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或溶解的单质氯。研究表明,加氯接触30min,游离余氯在0.3 mg/L以上,对肠道致病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杀灭作用。当出厂水中余氯大于4mg/L时,大多数人能尝出或闻出饮用水中的氯气味,所以限值为4mg/L。

  值得指出的是,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和接触时间,以保证饮水的安全。

  2、一氯胺(总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要求:与水接触时间≥120min,出厂水中限值3 mg/L,出厂水中余量≥0.5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 mg/L。

  采用氯胺消毒时,将氨加入氯化的饮用水就会形成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在饮用水配水系统中加入一氯胺可保持余留的消毒作用。氯胺中最主要的是一氯胺。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水质准则(第2版)》建立了饮用水中一氯胺的基于健康的准则值为3mg/L。

  3、臭氧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要求:与水接触时间≥12min,出厂水中限值0.3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 mg/L,如补加氯,总氯≥0.05 mg/L。

  臭氧的氧化能力大于氯和二氧化氯,具有广谱的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当臭氧单独作为饮用水消毒时,接触时间12 min以上时,剩余臭氧在0.3mg/L时刻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但臭氧易分解,在较长的输配水系统末梢不大可能余留,因而需另加氯气或者氯胺使管网保留一定余氯。

  4、二氧化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要求: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中限值0.8mg/L,出厂水中余量≥0.1 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 mg/L。

  二氧化氯在水中嗅阈或味阈值为0.4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3)对二氧化氯的消毒要求是根据消毒效果,以及饮用水中二氧化氯很快恢复为亚氯酸盐,

农抗120的优点和缺点?

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强、缓抗性、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毒性低、与环境相容性好、同自然相和谐的多种用途的杀菌剂。也是我国应用开发时间最早、推广面积最大、应用作物最多、施用效果最好的优秀生物农药之一。缺点是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西瓜用什么杀菌剂好?

1作用特点 霜脲锰锌是由代森锰锌和霜脲氰混配而成。霜脲氰有内吸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阻止病原菌孢子萌发,对侵入寄主内的病菌也有杀伤作用。代森锰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者混配,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于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真菌**害如疫霉病、霜霉病均具特效。  2.制剂 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以叶面喷雾为主,施用浓度为600倍液~800倍液,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公斤~1000公斤,于病症初现时立即喷第1次药,间隔7天~10天喷施1次,共喷二三次。 4.注意事项 ①采瓜前7天~14天停止使用。②提倡与其它杀菌剂轮换使用。 农抗120(农用抗菌素、抗菌素120、抗菌霉素120) 1.作用特点 农抗120是一种碱性核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兼有治疗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阻碍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病原菌死亡。 2.制剂 2%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等叶片病害。可用2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15天喷药1次,共二三次;防治西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用130倍液~2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每穴500毫升左右,5天后再灌1次,连续三四次。  4.注意事项 本药剂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恶霜锰锌(杀毒矾、杀菌矾、霜疫清) 1.作用特点 杀毒矾是由恶霜灵和代森锰锌两种化合物混合的复合化合物。恶霜灵属苯基酰胺类内吸杀菌剂,具有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作用。恶霜灵的抗菌活性仅限于卵菌纲真菌,与代森锰锌的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菌谱,对由卵菌纲真菌和霜霉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 2.制剂 64%、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在发病初期,以叶面喷雾为主,用64%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公斤~1000公斤,间隔7天~10天喷施1次,共喷二三次。防治疫病,则用400倍液在病发初期喷雾,隔7天~10天喷施1次,共喷二三次。 4.注意事项 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