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怎么种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在现代农业中种植天麻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农业产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天麻的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天麻适应性强,它可以在山地、丘陵、平原上生长。在土壤方面,天麻喜欢松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PH值在5.5-6.0之间的酸性土壤最为适宜。
2、育苗技术:天麻种子较小,育苗时需要精细化管理。要选择新鲜、有萌发力的种子,然后进行种皮处理。种皮处理的方法有浸泡、砂纸磨砂、火烤等,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接着,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中,覆盖一定厚度的培养土,保持湿度,适当通风,一般在15-2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3、移栽技术:天麻移栽一般在秋季进行。移栽前,要将土壤松散,去除杂草和残留物,然后按照适宜的行距和植距进行移栽。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并在苗床周围堆起土墩,保持湿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发育。
4、田间管理:天麻生长缓慢,要求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湿度合适。在田间管理上,要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施肥,注意除草,定期病虫害防治,促进植株生长。
5、收获加工:天麻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4年时间才能收获。天麻的根茎是药用部位,一般在秋季收获。收获后,要进行清洗、晾晒、切片等加工处理,最终制成天麻片、天麻粉等中药材。
相关百科拓展:
天麻(tiānmá):为天南星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相关问答拓展:
天麻种植都有那些步骤?北方设施种植天麻多采用菌材加新材法,方法是:先在箱、池或坑的底部铺5~10cm厚的湿润新鲜河沙或腐殖质土,上铺柞树叶一薄层,树叶上按每15~20cm一根木棒均匀摆好,每根木棒两侧于其鱼鳞口处各放4~5块麻种和菌种,麻种的基部靠近木棒和菌种,然后在木棒中间填湿河沙或腐殖质土至木棒上5cm摊平;其上按同样方法再种第二层,最后于第二层木棒上盖10cm厚的河沙,上面再盖5cm左右厚的一层柞树叶,以便保湿。
一般每平方米需要20根左右的木棒,0.5~1.0kg的麻种,麻种小则需要重量少,反之则多
新手怎么种植天麻?种植前先处理种子,将选好的种子浸泡六小时,取出放在新高脂膜溶液中拌种,避免病毒侵蚀。
选地时要选用沙质土或者腐殖土作栽培地,利于生长。种植时先挖穴,铺放木材,之后再将种子撒在上面并盖土。后期注意经常浇水保湿,入冬时盖树叶来保温,避免冻伤。
云南天麻种植技术?云南种植天麻的方法
先要接种蜜环菌,种植天麻没蜜环菌是行不通的,因为天麻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是靠蜜环菌提供营养,与蜜环菌共生的。
具体接种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先准备好树棒,锯成小段,在每段上还要先割一个鱼鳞口,为蜜环菌提供一个生长环境,再把蜜环菌放进去。
再就是选好培养的地方,天麻喜凉湿润的沙土壤,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度,这是最易生长的温度,湿度在60%~70%左右
接下来就可以放天麻了,将天麻放在培养好的蜜环菌上面,等待一年,天麻就种植好了。
种植好了后,可以把天麻挖出来了。
挖出来后,先用热水烫一下,在放在一旁晾干,晾干后就可以储存好了,以后要用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可以了。
天麻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⑴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等,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窖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1层,相邻二棒间的距离为6-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荫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作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上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如采用人工菌床和塑料袋栽培,所用种麻为生长健壮的白麻和米麻,由于采用人工控温,栽培时间从11月至翌年4月均可进行。
⑵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天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田间管理:天麻裁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目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天麻种植的要点
选育苗地
选择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
选地时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
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培育菌床
种植天麻先要培养好蜜环菌菌材或菌床。
一般阔叶树均可用来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但以槲、栎、板栗、栓皮栎等树种为好。
天麻的种植技术,条件?1、适种条件:天麻没根无叶,不可以光合作用,是通过蜜环菌供货生殖生长繁殖。因此栽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养出来一定数量的高品质蜜环菌材,第二步才算是引购天麻种。并立即与蜜环菌材伴栽。
2、适种范围:“乌X红”和“红X乌”混种杂交天麻较传统式无性生殖的继代天麻适应能力强,但凡土豆种植地区均适合栽种,其方法和种植土豆一样粗放型简易,不和粮食作物争地、争肥、争劳动力。
3、适种环境:天麻生长适合温度10—30℃,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上下,土壤水分50%—55%,pH值5—6,即偏酸碱性自然生态环境。
4、适种时间:室外种植冬栽(1月至第二年1月)或春栽(3月至5月),房间内、土窑洞、人防工事上用发明专利——箱栽天麻一步法,可周年纪念无土种植。栽种后加上人力温度控制加湿对策,经180天全封闭管理就可以获得。
5、菌材培育:蜜环菌生长发育可长期开展,一般在天麻栽种前90天引购高品质蜜环菌试管婴儿母种,经扩繁移殖打造成蜜环菌材,其生产流程为:母种(1级种)→原种(2级种)→栽培种(3级种)→蜜环菌材(天麻生长发育培养液),再引购混种杂交天麻种伴栽栽种。也可以提前40天引购高品质蜜环菌栽培种立即培养菌材,因蜜环菌材的培养可全开放实际操作,无技术水平。
鲜天麻怎么种植?天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天麻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块茎入药,是载入中国药典的名贵中药,在我国中药市场长期畅销品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用于巨大的中药市场外,近年大量用于制药、保健、食品、饮料、发酵、航天等产业,港、澳、台及东南亚、西欧、北美大量进口中国天麻,吨价20万美元,经精心包装后再高价转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中药市场对天麻的需求会大幅度上升,价格将会连年攀升,据专家预测:我国天麻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栽培面积与产量不会像平菇、香菇、金针菇那样大,那样多,价格自然在长期内不会下降。
据国家医药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年产天麻约50万公斤,年需求量75万公斤,**走势力求大于供。现就天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育优质健壮的菌材
一要选用优质、健壮的密环菌,具有“三高三新”的特征。即:成活率高、发芽率高、产量高;新菌材、新麻种、新方法。
二要选择和制造培养菌材的段木。以青杠、麻栎、栓皮栎、小板栗、锥栎等亮斗科树种为好,直径以6——15公分为宜,直径大于10公分的应劈开,同时用刀斧每4——5寸砍一小口。
三要讲究培养方法。即采用堆培、坑培和半坑培等方法,接种量应适当多些,同时在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浇水和注意通气。培养温度保持在15℃左右,菌材含水量在80%左右,2——4个月便可成熟。
四要选取良好的菌材,优质菌材的特征是:①木质较硬,不易腐烂;②菌丝体生长旺盛,尖端有白色生长点,菌丝分布均匀;③菌材新鲜未腐烂。注意菌素变黑的菌材不能用于栽培。
二、选择麻种与场地
用于栽培的麻种最好是白麻,个体要完整,没有损伤,单个以20——50克为宜。麻米也可以作种,用种少,繁殖快,但收获较晚。用于作种的天麻应贮藏在地下室或凉爽的地方,地温不能高于15℃,否则会萌动。运输时既要止撞伤,又要严防强光暴晒。理想的场地要温暖湿润,不要阴冷干燥,一般是林间空隙荒地,沙质土缓坡地,并要有稀疏荫蔽。也可充分利用室内、地下室、窑洞、庭院、房前屋后、木本与藤本植物隐蔽下等空闲隙地栽培,每分地可挖6穴,每穴可种三层,可产干品17——20公斤。也可利用**、短棒、细材,人工创造可适应任何地区的气候、环境等新的种植方法。
三、确定适播期
天麻栽培技术较栽培平菇、金针菇、木耳要难掌握一些,但同栽花菇相比,技术上、工艺上要容易的多,有无专业技术及文化程度高低都能学会。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