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二唑类有什么特性?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农友们分解一下“噻二唑类有什么特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期待对农友们有一些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含有S和N原子的五环结构称为噻唑。最早发现的具有极好杀细菌活性的噻二唑化合物敌枯唑和敌枯双因有致畸毒性而禁止使用。
20世纪70年代四川化工研究所在具有致畸作用的敌枯双分子基础上,通过在噻二唑环上引入-SH副链,发现了内吸、低毒、安全,可以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细菌剂叶枯唑。美国和**则分别发现了专化性防治稻瘟病的**并苯并噻唑(三环唑)和噻瘟唑。
噻唑类化合物往往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①一般具有防治植物病害的极高专化性,如三环唑和噻瘟唑只对防治稻瘟病有高的活性。②一般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可以被植物吸收和输导,对植物安全。③或多或少地表现作用于寄主与病原菌的早期互作过程,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主要是化学保护作用。如三环唑和噻瘟唑只对防治稻瘟病菌的孢子侵入过程有抑制作用。叶枯唑在水稻上防治白叶枯病的实际浓度也低于离体下抑制生长的浓度。
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将会进一步了解噻唑类化合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分子机理,从而推动新型杀菌剂和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发展。
三环唑(tricyclazole,比艳、克瘟唑)。
化学名称:1,2,4-**并[b]4-甲基苯并噻唑。
主要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结晶。
熔点187~188℃,20℃时蒸气压2660-5Pa。在水中溶解度为07g/L,在氯仿中大于500g/L。
在水中稳定,对光、热也稳定。
生物活性:三环唑是第一个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三环唑是内吸性杀菌剂,从根部迅速吸收,并能迅速在稻株内转移。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但对稻瘟病只有预防作用,没有治疗作用。
三环唑在植株体内和土壤中分解缓慢,持效期长达7~10周。离体下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菌丝生长没有直接的毒力作用。
能够完全阻碍菌丝和附着胞的黑色素生成。试验证实,三环唑影响黑色素合成的浓度低于01mg/L,但高至20mg/L的浓度却不能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
大鼠急性口服LDmg/kg,对水生动物毒性较低。
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噻瘟唑,烯丙异噻唑)。
化学名称:1,1-二氧-3-丙烯[1]-氧基苯并[b]噻唑。
主要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晶体。
熔点138~139℃。难溶于水,可溶于甲醇,易溶于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
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和杀细菌剂。根部吸收,向顶输导。
用于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也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培养基上对菌丝生长和在玻片上对孢子萌发均不表现毒性,但在水稻叶鞘上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通过根部施药也观察到分生孢子萌发、附着孢形成、芽管侵入、菌丝生长以及孢子形成等几个发育阶段都受到影响。在稻株体内持效期长。
药剂处理后能诱导稻株产生几种抗菌物质,其中主要是β-羟基-顺-9,反-11,顺-1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和顺-9,反-12,顺-1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这些物质对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同时,稻株经药剂处理后,一些酶如苯丙氨酸裂解酶和儿茶酚-O-二甲基转移酶的活性也提高了,使侵染点周围组织纤维屏障增强,病菌难以扩展。大鼠急性口服LDmg/kg。
叶枯唑(bi**erthiazol,噻枯唑、叶枯宁)。
化学名称: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
主要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长方柱状结晶或浅**疏松细粉。
熔点189~191℃。难溶于水,可溶于吡啶、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
生物活性:是我国特有的内吸性杀细菌剂。主要用来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病害。
原药大鼠急性口服LD~8250mg/kg。
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不仅仅人的身上会出现一些**,甚至有一些植物,它们也会换成一些病。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一些杀菌剂来帮助他们除草,或者是消灭一些害虫。让他们能够较为茁壮的成长,他们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水稻上的全能型的杀菌剂究竟有哪些。
首先就是市场上能够经常看见的一些三环唑那么像这种药它可以使用在一些水痘病害发生率较低的地区进行一些预防或者是进行一些施药。
那么像这些地区,他们的水稻本来就不容易生病。如果使用那些比较强效的药物,它就会对使水稻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会造成一定的死亡。
所以就可以采取这个药物来作为一种预防药物,但是如果水稻出现一些病症的时候,这种药物是不管用的,它不可以作为治疗用药。
那么其次就是丙环唑,那么像这种药,它在稻瘟病上面是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
因为这种药它正处于一种不高不低的境地,它既可以对水稻的一些病症有一个预防效果,同时又可以杀灭掉一些比较轻的病症。
那么如果要说最好的一种药应该就是稻瘟灵,那么稻瘟灵对于水稻的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是非常好的。
同时对于水稻的稻曲病也可以起到一个预防的效果,那么对比于其他的药物来说,稻瘟灵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杀菌剂。它能够让水稻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下着重的成长,能够为农民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三环唑是防治稻瘟病专用杀菌剂,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87~188摄氏度。
工业原药为橙色结晶。对水、光、热稳定,持效期7~10天。
分子式:C9H7N3S相对分子质量:CAS号:-78-2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饱和蒸气压(kPa):0267×10-7(2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易溶于氯仿、丙酮。禁忌物: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
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05毫克/公斤,小鼠为250mg/kg,急性经皮LD50>2000毫升/公斤,急性吸入LC50>025毫克/m3、对兔眼和皮肤有轻度**作用,在试验剂量下无慢性毒性。
对水生生物安全。对蜜蜂无毒,对蚕有轻度影响。
丙环唑原药,中文通用名称:丙环唑,英文通用名称: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制剂25%丙环唑乳油(EC)名称结构(1)中文通用名称:丙环唑(2)英文通用名称:propiconazole,propi,1-[[2-(2,4-dichlorophenyl)-4-propyl-1,3-dioxolan-2-yl]methyl]-1H-1,2,4-triazole(3)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4)分子式:C15H17Cl2N3O2(5)分子量:3422(6)CAS号:-90-1(7)EC号:262-104-4(8)CIPAC号:408。
水稻稻瘟病用什么药有哪些药剂推荐。
大家都知道稻瘟病在6-8月份尤为严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将直接决定着水稻未来的收成,那么防治稻瘟病都有哪些药剂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防治稻瘟病经常用到的一些药剂。
一、市场上**的防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及特点。
1、稻瘟净,40%乳油。内吸杀菌剂,具保护和作用,能阻止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可以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小粒菌核病,兼治稻飞虱、稻叶蝉。在病害初发生时开始施药防治叶瘟,在始穗期、齐穗初期各施药1次预防穗瘟,药剂兑水配成500-7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施用1次)。
2、异稻瘟净,40%和50%乳油。是稻瘟净的同系化合物,内吸杀菌剂,防治作用与防治对象与稻瘟净相似,药剂兑水300-5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施用1次)。
3、三环唑,20%和75%可湿性粉剂。又叫克瘟唑,进口商品名比艳,内吸杀菌剂,药后2小时稻株药量达饱和,以保护作用为主,抑制病菌附着孢黑色素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叶瘟初发时、孕穗末期至始穗期施药,亩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75%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兑水喷施,隔10-14天再施1-2次。三环唑在雨季2小时之内不下雨,不用重施药,持效期长达10-14天,有利于雨季施用。
1、三环酮,20%可湿性粉剂,由**酮与三环唑复配而成。混剂中**酮对稻瘟病有效,对水稻云形病、叶鞘**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多种病害防效较好,能防止水稻功能叶早衰,具有增产作用。
叶瘟初发生时、穗期施用,亩用制剂100-150克,兑水喷雾。
2、多硫,40%、25%、42%、495%悬浮剂,25%、50%可湿性粉剂。
由多菌灵与硫黄复配而成。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小粒菌核病。
叶瘟初发生时,水稻破口及齐穗期施药,40%多硫悬浮剂200-300克兑水喷雾,隔7-10天喷1次。
3、多三环,又称多环唑,10%-75%各种含量可湿粉剂或悬浮剂。
商品名和生产商10多家。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亩用有效成份162-416克/亩,兑水喷雾。
4、多井三环,20%可湿性粉剂。由多菌灵、井冈霉素、三环唑复配成。
有近10生产商及产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
单剂药剂单个有效成份含量高,针对性强,对稻瘟病的防效较快、较好,混配药剂各有效成份较单剂含量较低,防病广,施药一次可兼防多种病害,省工。单剂药剂中,稻瘟净和异稻瘟净对稻瘟病作用强于保护预防作用,适用于叶瘟(见病施药)。三环唑保护作用强于作用,适用于穗瘟(病前预防)。
防治稻瘟病应该这样选择药剂:。
1、种植感病品种、常发病区、叶瘟发生面积不大时,应选择稻瘟净或异稻瘟净,在叶瘟初发病时防治,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施一次三环唑,防止穗瘟发生。
2、种植轻感病品种、不是常发病区,叶瘟发生较轻时,有其他病害同时发生的水稻田,可根据杀病谱选择混配剂施药。
在生产中,农户常常爱**混配剂,想用一份钱治多种病,但如果种植感病品种,又是稻瘟病常发病区的水稻田,在病害发生时施用混配剂后很难控制稻瘟病。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法生产商受利益驱使,降低药剂中有效成份含量,药剂价格不高,但使用效果差,殆误防治时机,造成损失。
农民朋友近期在购药时一要根据水稻品种、发病情况选药,二要认清信誉厂商的合格产品,三是不要相信一些**商宣传的“”药剂,重要的是听取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建议和指导意见。
为防治稻瘟病,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普里莫霉素、井冈·蜡样芽孢杆菌、参那霉素等生物农药或三环唑、丙吡唑等化学药剂。
为了预防和控制纹枯病和稻曲病,使用了生物药剂,如井冈霉素A、井冈霉素A(24%高含量制剂)、肾那霉素或化学药剂,如苯甲酰丙康唑、氟**、亚胺铜氟**。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和其他细菌性**,枯草芽孢杆菌、噻甲氧酮、噻唑锌。
为了预防病毒**,使用有毒的氟磷,宁南霉素。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生物制剂时,应适当提前使用期,以确保疗效。
在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养殖区和邻近的桑树养殖区,必须仔细选择药剂。新**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应在水稻开花期谨慎使用,以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在抽穗期小心使用**类杀菌剂,以避免药物伤害。
应提倡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的合理旋转和混合,并应避免长期和一次性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的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的复合剂。
禁止使用含有拟除虫菊酯的农药,应谨慎使用有机磷农药。频繁的浅水灌溉、适时的田间日照、后期的干湿等栽培管理方法,可以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感染,使病害不发生或少发生。
氮、磷、钾应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应适当施用硅肥,如植物灰。
做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熟练施肥。注意在冷浸田增加磷肥。
化学防治的总体策略是抓住叶瘟,大力促进叶瘟的发生,特别注意喷施保护品种,并在水稻田的脆弱期,在叶瘟发生之初,应尽快向病害防治中心施药,并在周围或水稻植株上施药,但应重点施药,以防止对大穗颈瘟和枝瘟的危害,从孕穗后期、抽穗期和全穗期开始,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形成和感染,则在灌浆期再次施药。
类别:农药原药化学名称:5-甲基-1,2,4-**并-[3,4-b]-苯并噻唑别名:克瘟灵、克瘟唑分子式:C9H7N2S分子量:1892性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87-188℃,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丙酮等,难溶于酸、碱,对光、热稳定。
工业品为灰色或淡**至棕色粉末。质量标准:(GB-90):%(m/m)指标名称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环唑含量≥0放热减量≤101520酸度(以硫酸计)≤030709用途: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稻颈瘟防治有特效。
贮存与运输:三环唑原药在贮存和运输中必须防潮湿和日晒,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得与食物、种子等混放在一起,避免与皮肤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
精选问答:
1、巴斯夫乾运能造成药害吗?
巴斯夫乾运是一种除草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药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药害的原因:
1. 药剂浓度不当:使用巴斯夫乾运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配比和使用量,过低的浓度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过高的浓度则可能导致药害。
2. 不当时间或气候条件:在草坪或农作物上施用巴斯夫乾运时需要注意天气情况,过热或过湿的天气不宜施药,应避免直接施在植株上或风口向植株方向喷洒。
3. 施药方法不当:巴斯夫乾运需要在草坪或农作物上均匀喷洒,使草坪或农作物表面完全覆盖,避免出现局部闪辐和药剂悬浮不均。
在使用巴斯夫乾运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使用,合理使用药剂,合理选择使用时间和药剂浓度,施药后应注意观察效果,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2、唑这个字怎麽读?
“唑”这个字读[zuò],是指有机化合物译音字。
1.咪唑[ mī zuò ]
异吡唑。一种白色结晶杂环碱C 3 H 4 N 2 ,由氨和甲醛作用乙二醛得到,是吡唑的异构体
2.海唑[ hǎi zuò ]
见“ 海啸 ”。
3.恶唑[ è zuò ]
有机化合物译音字,oxazole含有一个氧和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