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算栽培五味子,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中将其种植呢?
此篇知识汇总刨释一下“如果打算栽培五味子,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中将其种植呢?”的内容进行介绍,期望对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1)选地 栽培五味子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为:年平均气温≥2℃,全年有效积温≥2000℃,冬季最低温度≥-35℃,平均无霜期≥110天,年平均降雨量≥500mm,平均相对湿度≥55%,日照时数≥1800h,平均日照率≥25%。在符合条件的地区,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在55~65)的沙壤土地块。
平地及较平缓坡地均可,坡地坡度在15°以下为宜。地势低洼易涝或冷空气积聚的地方不宜。
(2)育苗田整地 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kg/667m2,深翻土地25~30cm,清除石块和杂物,然后做畦。畦以南北向为宜,畦面宽12m,高20cm,作业道宽06m。
畦面搂平耙细,畦边拍实,畦头包好。
(3)移栽田整地 以秋季整地为宜。
根据情况划分作业区。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kg/667m2,深翻土地30~35cm,耙平耙细。
根据栽植密度做出相应的栽植床。床间距05m。
(1)种子处理 五味子繁殖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其他繁殖方式不常使用。春季播种前种子需经层积处理方可用于播种。
处理方法:将选出的成熟饱满果实放在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果肉,洗出种子,再于水中将瘪粒漂出,将种子放于通风干燥处,干燥后进行层积处理。
方法为:将种子与3倍体积的湿河沙混拌均匀,含水量40%~50%(手握成团,松手即开)。
挖适当大小的坑槽,把拌好的种子装入纺织袋埋在坑中。上盖一层草,用土压严,略高出四周,形成一土包,利于排水。
经常检查,以免发霉。一般层积处理80~120天,胚根露出,即可播种。
也可用1%硫酸铜浸种24h,以打破休眠期。
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一般采用条播,在畦面横向按行距15cm开沟,沟深5cm,每行播种80~90粒,用种量为5kg/667m2,播后覆土,厚度3cm,稍加**,**后覆盖稻草等覆盖物,以保持温度和湿度。
②秋播。9月上旬至上冻前进行秋播,翌春出苗。
秋播的种子不需层积处理,即直接播种。方法同春播。
(3)苗期管理 春播的种子,播后25~3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50%~70%时,将覆盖物撤除,搭建简易遮阴棚,旱时浇水,及时松土除草。当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株距3~5cm,留成拐子苗,撤除遮阴棚。
为保壮苗,追肥两次,撤棚时,施二铵10kg/667m2、株高9~12cm时追第二次肥,施用过磷酸钙15~20kg/667m2、
于10月中旬,植株落叶后起挖小苗。
100株1捆,按不同等级打包,准备移栽或假植。五味子苗木等级划分标准见表5、
春、秋两季均可移栽。春季在芽苞萌动之前移栽,秋季在落叶后移栽。
夏季也可带土移栽。移栽时选用1~2级苗,株行距根据不同架式确定。
(1)花架 类似豆角架。架条高2m以上,架间距1m,定植株行距05m×06m。
挖定植穴深30cm将苗放入,将根展开埋土、提苗、踩实、浇水后封土。用苗量2000株/667m2、
(2)篱架 篱架是最常采用的架式。架材采用预制的水泥柱(高25m,长01m,宽008m),间距7m,埋入地下05m,定植株距05m。
行距可采用1m、12m或15m,用苗量分别为1300株/667m2、1100株/667m2和800株/667m2、
(3)平架 类似棚架,架材同立架。
柱距7m,行距3m,株距05m,用苗440株/667m2、
(4)天然支架 利用天然或栽植的山里红、山樱桃、秦椒、桑树等灌木为架材。
灌木株行距3m×3m,每株树下栽两株五味子,株距07m,用苗150株/667m2、
(1)中耕除草 五味子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
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行,每年进行7~8次。育苗田,见草即拔,防止草荒对幼苗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2)肥水管理 五味子喜肥喜水,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若在生长期间肥、水不足,则表现枝条细弱,雌花少,易落果,越冬芽小等。
栽培五味子应施足基肥,并适时追肥。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
对进入结果期的五味子,每年于5月中旬追施农家肥500kg/667m2和**素20kg/667m2、6月中、下旬追施过磷酸钙40kg/667m2和硫酸钾50kg/667m2、9月中、下旬追施农家肥2000kg/667m2、
五味子在开花前、落花后及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此时,若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夏季雨水过多时注意排水,以免造成烂根。
(3)搭架 移栽后的五味子应搭架辅助其攀援生长。搭架方法(以篱架为例):沿移栽床方向,床面中心偏东(南北向床)10~15cm,每7m立一根水泥柱,地下埋50cm,要求水泥柱排列整齐,横竖成行。
用10~12号铁线在水泥柱顶部及中部各拉一道,绷直。然后在每个植株旁立一根25m高的竹竿,并固定在铁线上。
①平头。当年播种的五味子可长至20cm左右,但只在基部有2~4个饱满芽,移栽后可萌发成主蔓。
而上部芽瘪小,萌发晚,长势弱,一般不能形成主蔓。移栽后要进行平头,将上部茎剪掉,只留基部4~5个芽,约5cm,以集中养分,促进基部芽尽早萌发,形成主蔓。
②留蔓。平头后,基部芽4月末5月初萌发展叶。
当新梢长到50cm左右时,选留两个健壮新梢作主蔓。选留原则是:一要长势旺,二要节位低,其余新梢全部抹除。
③摘心。五味子移栽后,若肥水充足,管理得当,当年可长至2m以上。
当主蔓长至2m左右时应及时进行摘心,以控制树势,促进主蔓加粗和花芽分化,确保移栽后第二年开花结实。
五味子地下茎发达,2年生以上植株的地下茎在地表5cm以下土层中横向生长,每个节上的芽均能萌发出许多地上芽,呈丛生状。地上芽春季萌发较主茎早5天以上,长势较快,可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影响主蔓生长,要及时剪掉,避免养分消耗,确保主蔓和果枝生长。
⑤夏剪。五味子雌雄同株异花,主蔓下部及下部侧枝雄花多,雌花极少。而主蔓中上部及中上部侧枝雌花多,雄花少。在侧枝上靠近主蔓的一端雄花多,雌花少。
在修剪时离地面30cm处以下部位不留侧枝,全部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中上部果枝生长,还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2~3年生五味子主蔓上选留果枝不能过密,果枝适宜间距为10cm左右,将过密枝条剪除,使果枝在主蔓上交错排列。
五味子二年生枝条结果,因此要不断培养新的结果枝,剪除衰老的结果枝。方法为:当结果枝上新梢长至15cm左右时,在靠近主茎的位置选留一条长势旺、无病虫害的新梢作下一年的结果枝,其余的均留5~6片叶摘心,以促进选留结果枝的生长。
选留结果枝长至40~45cm时摘心,促其花芽分化。对长势过旺枝条,特别是上部枝条及主蔓顶部,应适时进行摘心,使营养集中,并避免相互缠绕。
当果枝间互相缠绕时,要人工疏开,避免因缠绕而影响花芽分化和人工管理。
每年7月下旬,对不利于生长的内膛枝、重叠枝、病虫枝、衰老枝进行剪除,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进行疏枝或短剪,以便提高产量和商品质量。
⑥冬剪。在落叶后至树液流动前进行。
冬剪时主要剪除枯枝、弱枝、病枝及根部萌发的地上茎,同时疏除过密的结果枝。对需要更新的结果枝在靠近其选留下一年结果枝前2cm处剪掉。
对选留的下一年结果枝剪留30cm,保证有足够的花芽,利于下年开花结果。
播种前成熟收获后,选择颗粒饱满,颗粒大,无病的五味子果实,在温水中浸泡3天,揉搓果肉,抽籽,然后用水线法去除颗粒,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进行干燥后分层处理。
分层处理方法是将准备好的种子和3倍质量的湿沙充分混合。沙子湿度是不用手揉成团的度量衡,挖60厘米60厘米60厘米的坑,种子和沙子混合物厚度40厘米,埋15厘米,再覆盖一层草,用泥土按压,四处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倾泻。
在此过程中定期进行预防种子真菌的检查,如果发现真菌,则用百菌清1000倍液或甲基托琴1000倍液喷雾处理。一般分层处理90-120天,胚肌稍露即可播种。
层堆积时,如果槽油温度高,达到8-12、70-90D即可播种。将种子和沙子混合后,可以将装在木箱等里的窗口放入蔬菜库中分层,五味子种子层堆积根据播种时间决定温度和时间,分层堆积后,胚根突破种皮时,播种场温度低,避免无法播种的现象,从而造成损失。
低温湿沙层赤处种植五味子种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形态。层中后期,通过低温分层处降低五味子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促进种子发芽。
五味子是喜欢酸性腐殖土的植物,不耐寒,所以最好在肥沃、给水排水系统好的土壤里种苗。选择地块后,土壤需要疏松处理,请做大约15厘米左右,然后清除上面的所有杂质。
再按照每亩烂有机肥5000公斤的标准施肥,最终可以播种。
播种,种子在1月或2月处理后。
通常可以在5月上旬左右播种。五味子播种方式可以早餐和油布。
早间节目的行距为10厘米,然后覆盖15~3厘米,每平方米喷洒30克。播种工作结束后,在田地里建一米高的脚手架,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然后等到树苗长到2~3个真叶,清除脚手架,等到第二年春天,就可以移植了。
包罗汉果苗是一种常见的果树苗木,也称为五味子。包罗汉果是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是中药材和野生果品之一,其果实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它们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也在世界各地引入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由于其美味和药用价值,包罗汉果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