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铁线莲地栽方法

2023-12-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30 次
铁线莲地栽方法

  此篇农资总结会给农友们解释一下“铁线莲地栽方法”的内容进行全面解释,但愿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1、选地: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注意不要有强光。2、定植:将铁线莲幼苗放在行距60厘米的植株上。

  3、水肥管理:见干见湿,保持土壤湿润,春秋季追施复合肥。4、搭架:用木条、竹子等搭架,让茎攀爬生长。

  地栽铁线莲时,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少量阴凉、西向无阳光的地块。把田里的草拔掉,然后用锄头犁到10厘米左右的深度,保证土质。

  行距60厘米开沟,深度控制在45厘米左右。

  先用石头或碎石做基层,便于排水,然后将铁线莲苗放入。栽后注意浇稀薄的复合肥溶液。

  后期栽培铁线莲时,干湿两用,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夏季多雨,要特别注意排水,田间要挖沟。

  春季和秋季是薄荷的生长旺季,应追施复合肥2、-3次。

  地栽铁线莲时,可以用木条、竹子等搭架,使周围长出新的茎蔓,以保证株形丰满美观,提高观赏效果。另外,黄叶和密叶要适当修剪,以保证铁线莲的生长。


好文探索:花木郎:铁线莲的栽培——基础篇


  大多数铁线莲喜欢充足的光照(但最好能根部遮阴降温)。比如大花型铁线莲,尤其是其中花色较深的品种(深蓝色、紫色和红色品种),如东方晨曲、贝蒂夫人、吉普赛皇后等,还有各种重瓣花品种,都需要全光照条件,露台和朝南的阳台种植状态会更好。

  而花色较浅的品种在半阴处也能生长(如包查德女伯爵、蓝天使等),有些甚至可以在北阳台也有较好的开花状态,比如乌托邦、如梦、鲁佩尔博士、爱莎等。

  但哪怕是最耐阴的佛罗里达组铁线莲,最好也要提供半日照的环境,才能保证较好的开花量,以及减轻病害(比如白粉病)的发生。

  调配好适合的栽培基质,是种好铁线莲的关键一步。

  铁线莲的根系偏肉质,相对而言更不耐淹,根系需气量比较大。

  在多雨高湿高温的长江以南地区,保证基质的透气性尤其重要。

  采用下述透气颗粒,可以提高基质的透气性:蛭石、珍珠岩、竹炭、稻壳碳、赤玉土、树皮等,比例在3-5成。

  而基质的主体用粗泥炭土(规格:10-30,20-40mm)最稳妥,或者用粗椰壳+椰糠1:1来作为栽培基质的主要构成。它们的占比在5成左右。

  如果有条件,可加入2成的园土或腐叶土,基质的缓冲性能会更好。

  底肥以控释肥为主,可适当增添一些缓释的磷钙肥,比如钙镁磷肥、海鸟磷肥等。

  铁线莲喜欢富含钙质的土壤,微酸性至微碱性的土壤(PH6-8之间)都能种植。

  买来的铁线莲,一般有**根苗和容器苗两种规格。

  不管是哪种规格,上盆时最好在盆底加入陶粒、大粒赤玉土等建立透气排水层。

  经过长途运输的**根苗,需要充分浸泡1-2小时后再定植,能够提高成活率。

  浸泡的水中可适当加入杀菌剂。

  而**根苗的定植方法,请参考虹越园艺给出的图片指示。

  补充一点,这个“骑丘法”有一个改进的做法,就是不要把所有根系集中分布在同一层,而是分几层均匀分布在上中下层的基质,这样根系不会拥挤在一起,也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上方的绿芽位置最好在盆内5-7cm,这样等枝条长起来后,就可以用树皮覆盖根颈部5cm左右。

  用树皮覆盖根颈部5-7cm有什么好处呢。

  促进地下芽的形成。一旦枯萎病让地上部的枝条枯死,这些地下芽就可以重新萌发,代替原来的枝条。

  对于大花铁、意系铁和德系铁,根颈部用树皮覆盖尤其重要,不过厚度不能过高,5-7cm即可。

  每年4-11月的生长季都可以地栽铁线莲,应选择长势良好、根系健壮的容器苗来地栽,沙壤土的地栽效果最好,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挖一个至少60-60-60(单位:厘米)的坑。

  底部用石砾、树枝等创造一个排水层。

  回填土壤和粗泥炭土、堆肥的混合物。

  放入容器苗,大花铁、德系铁和意系铁(南欧组)的茎秆要埋5-7cm,其余的小花铁线莲和多年生草本铁线莲茎秆低于土面1cm即可。

  地栽后的茎秆可以平放在地上,留最上方1/3伸直,下方茎秆上撒树皮和堆肥混合物,有利于根系生长到新的土壤中。

  良好的水肥管理对于盆栽植物尤其重要,而且基本的原则都是通用的。

  最佳的浇水方式是滴灌,铁线莲不容易因盆土过湿而得枯萎病。

  而盆栽植物浇水的时机一般要见干见湿,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浇水间隔,根据天气、苗情和土壤情况而定。

  所谓见干,不是等盆土干透再浇,这样的话会严重损伤植物的毛细根(最主要的吸收根),大大削弱植物的水肥吸收能力,轻者黄叶落叶,重者僵苗或死亡。

  见干指的是表土1-2cm干了再浇水,但这个并非绝对的。

  最准确的方式是观察植物的枝叶舒展状态,当叶片略卷、轻微失水时,一次性浇透水。

  较好的浇水方式是浸盆法,把花盆坐到水盆中2-3小时,让栽培基质充分浸润,这样浇水方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雨后初晴要注意补水,因为空气湿度大,植物气孔开张,蒸发量较大,不注意补水又猛晒太阳的话,植物容易打蔫。

  追肥方面,使用低氮、高磷钾、含钙镁元素和复合微量元素的全元素营养液是一个通用的原则(比如顺品168营养液)。

  如果氮肥过多,枝叶容易过旺,不仅有花量少的风险,还容易加剧病害的发生。

  每次使用营养液,都应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每次浇水都加一点,但浓度要低),这样能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导致的肥害。

  在盆栽的情况下,土壤缓冲性能很差,能够存储的肥料也很有限。肥多了,植物受不了,肥少了,植物养不好。应用薄肥勤施的原则,是盆栽花卉最基本、最有效的追肥方法。

  地栽的铁线莲,一般在第二年穴施控释肥。围绕定植穴挖坑2-3个,深5-10cm,每个坑放入10克控释肥料即可。

  如果能有滴灌设施,定期滴灌稀薄水肥能让铁线莲枝叶繁盛、花量增加。


精选问答:


  1、最耐寒的地栽铁线莲?

  铁线莲中最耐寒的品种就是花火铁线莲了,它在露地种植也很难被冻伤,可以放到寒冷的天气中养护。

  2、铁线莲什么时候可以移栽到室外?

  铁线莲移栽要在春季进行,要在气候变得温暖时进行。在气温太炎热时候不要移栽,因为一旦根系受损了的话,就很容易感染到病菌,而且恢复的速度也很慢。在移栽后要给它适合的生长环境,要暂时放置到通风好的位置,也不能着急见光,应该等植株完全服盆后才可正常养殖。

  铁线莲移栽的最佳季节是在春天的2~3月份,这个时节正是它发芽长叶的时候,也是它分泌汁液进行旺盛生长的前期。如果此时移栽,则最容易促进铁线莲苗情的发育和生长。所以,一般在春天移栽铁线莲比较好些。 在秋季也可以移栽,因为秋末冬初时节,铁线莲刚刚进入到冬天的休眠状态,这时候移栽的话,不会影响到它的根系,待明春升温了以后,铁线莲进入到生长季时,会长势更旺盛。

  铁线莲的生长规律是秋落叶、冬孕蕾,春天抽生新叶芽,在初夏6月放花香。根据这一生长规律,移植铁线莲的时间,一般宜在9~10月份以后,或者是开春后的3~4月间,开始萌动抽叶之时为好。但需要提醒花友们注意的是,铁线莲移栽时应带泥团进行,保护好原有的根系,避免根系的过多损伤。

  冬天寒冷,并且已经孕育有花苞的铁线莲,一般情况不宜移种,若亟需移栽的,更应当慎重,要随挖随种,泥团一定要大而完整些,保证根系损伤的较少,并且还应包扎稻草或蒲包,以防弄碎了泥团,伤及到根系。运输过程中,枝条上的花苞要用塑料袋套上扎好,防止脱落。种植后应浇足水分,还应在根部覆盖好稻草保暖,以防被冻伤。

  铁线莲的生长适温在15~25°C左右,室外地栽的铁线莲,冬季一般能够忍耐零下-12°C的寒冷,但北方地区在庭院地栽的铁线莲,应对其进行保暖防冻保护,以防止冬季数九寒冬时,温度过低,造成将其冻伤的危害,必要时还应在其种植地北侧的被阴面,做好防护围挡等保暖措施,最好是将根系周围用草帘子苫盖好,这样才能促进其安全越冬。

  庭院移植铁线莲,应在春天的2~3月份前,或秋季的9~10月后进行为好,移栽后应注意浇水量,既不能过多过频,因为它对水湿特别敏感,怕积水烂根;也不能过于干燥了,避免干旱过度而空根。浇水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进行,否则根部容易黑腐,直接腐烂死掉。尤其是在夏季养护的时候,更应当注意,做到通风良好,减少雨水过多而浸泡根部,引起根系黑腐而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