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为什么要先育秧再插秧,育秧苗容易出现什么病害

2024-03-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9 次

  本篇知识汇总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刨释“水稻为什么要先育秧再插秧,育秧苗容易出现什么病害”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愿对各位农友们有些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先育苗可延长水稻生育时间,获得高产。

  2、传播时杂草多,发株率低。

  插秧可以去除杂草,产量比传播好。3、

  传播抗风性低,容易倒伏。插秧留下的间隙便于田间管理,也可以节省时间。

  4、幼苗易患稻瘟病、水稻矮缩病和恶苗病。

  1、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前,水稻直接种植在田间,使用“大把扬”和条播种的种植方式,但由于土地积温,亩产难度超过1000公斤。

  现在采用旱苗稀植,即苗木移植,可以延长生育时间,获得更高的产量。

  传播的水稻直接将幼苗扔进田间。这样,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杂草较多,发株率低,根系不深。

  插秧时,杂草通常很容易拔出。一般来说,传播产量低于插秧产量。

  3、传播的抗风性不高。

  南方气候多雨。当幼苗生长不均匀时,很容易倒伏。

  插秧间距均匀,间隙可供人通过,便于田间管理。

  育苗插秧可以节省时间。双季稻早稻收割前,可开始为晚稻种苗,收割后可立即移植。

  (1)这种**在水稻四叶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更容易感染。稻瘟病不太可能治愈,主要是预防。

  (2)三环唑(75%)可预防稻瘟病。在水稻四叶期前,用75%三环唑喷洒水稻幼苗,7天后再施药一次,以确保移植的水稻在整个生长期内不会被稻瘟病毒感染。

  (1)病株生长矮、粗、壮,但不生长高,后期不抽穗。

  (2)该病一般在幼苗期感染,一般由灰飞虱吸收水稻枝叶,使幼苗感染水稻矮化病毒,可在幼苗期消除灰飞虱,达到预防和控制**的效果。

  (1)旱苗发病率高,水苗发病率低。温度为25-30℃幼苗发病率约为25%,常温浸种育苗不会发生。

  (2)用一些杀菌剂稀释浸种,如氰烯菌酯浸种剂(强护),使百克等药物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上一篇:绿萝有香味吗 下一篇:自制橡皮树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