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种植方法
此篇农资文章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草莓大棚种植方法”的内容进行全面诠释,希望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1、浸种加速发芽:在大棚种植草莓时,需要将种子浸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以加速发芽。2、翻耕整地:翻耕30厘米,施腐熟农家肥。
3、栽植方法:将草莓苗栽入土中,浇水一次。4、温度: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度之间,使草莓生长旺盛。
在温室中种植草莓时,需要催芽。可以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用45度的温水浸泡一天一夜,让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将草莓种子埋入湿润的沙土中。
草莓适合在松软、透气的土壤中生长。
种植草莓时,需要用工具翻耕30厘米的土地,将土块打散,然后向土壤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使其更加肥沃,促进草莓的旺盛生长。
种植草莓时,需要将幼苗移栽到土壤中,然后浇水一次,使草莓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保持其正常生长。次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可促进植株快速开花结果。
草莓喜欢温暖。栽培草莓时,需要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度之间,以加快其生长,天气晴朗时打开温室门窗,让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大量繁殖菌以维持草莓的正常生长。
好文探索: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
选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6.5的地点建棚。大棚以东西向为最佳。
大棚长度与跨度应依地形特征决定,以便于管理和降低造价为前提。一般长度为50~80m,跨度为7~8m。
大棚一般采用短后坡式结构。脊高2.8~3.2m,后坡长1~1.5m,后墙高1.8~2.2m,厚0.5m,墙外培土0.5~1m。
棚前0.7m处挖深0.5m、宽0.8m的防寒沟,沟内放碎草,上面盖土压实。
草莓大棚有棚架、塑料膜、压膜绳、固绳桩组成,而棚架有竹木架、金属管架水泥铸架三种类型。
其中以竹木架结构造价低,弹性强,易维修,便更换,深受广大草莓种植户特别是初创业者青睐。
棚架由大棚两侧1米固定桩,2.8米和2.5米撑杠、横梁竹片及棚门组成。
1米固定桩截面直径须8—10厘米,一端削尖,用木锤深入地面0.5米,每根木桩间距2米,每排桩上由棚头至棚尾钉入一排横梁,用以固定两侧竹片。竹片每根插入地面15厘米,间隔50厘米,然后用绳或旧地膜将大棚两侧竹片相对交错固定于撑杆上端横梁之上。
塑料膜标准为0.65__0.7毫米厚白色透明无滴膜,长宽与棚架对应吻合,覆盖后,两侧膜边刚好垂于地面,两头用土压紧,然后用压膜绳将大膜压紧,压膜固定于两侧固绳桩上,完成后将两侧膜边向内卷起,根据当时的气温决定卷起的高度,当气温降至10摄氏度时,应做到白天卷起,晚上放下,并留适当的通风口,如气温降至夜间0摄氏度至2度时,要加放内层膜加大保温力度,以防花受冻。
1、覆盖大膜前,也就是在草莓花开前做好,防病防虫工作,可喷味霉胺或扑海因加粉锈宁加螨净泥混合药液1—2次,以防灰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红蜘蛛的早期发生。
2、适时掀放大棚两侧大膜,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棚内外温度的差异,灵活防控,尽力做到既通风又能达到保温效果。
3、每棚中间放置一箱蜜蜂,通过蜜蜂授粉,减少畸形果的产生,提高坐果率,并做好蜜蜂的管理工作,阴雨及寒冷天气要及时饲喂。
4、按每棚顺序对8成熟以上的果实进行采摘,及时采摘除老黄叶片,在三月份左右对全园进行脱叶一次,这样可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增强植株的通风性,受果实易受光照,降低因气温逐渐回升引起的病虫害发生率。
目前,适于冬暖大棚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主要有弗吉尼亚、宝交早生、丰香、全明星、哈尼等,但经品种对比试验看出,弗吉尼亚为首选品种。
因该品种休眠期短,生长势强,抗病,果实硬度高,耐贮运,果个大,平均单果重达51g,色泽好,且自花授粉能力强,畸形果比例小。
栽苗前半月要完成整地与施肥,一般666.7m2施优质腐熟圈肥3000~5000kg、磷酸二铵30~40kg、硫酸钾15~20kg。
深翻土壤,使肥土充分混合,整平压实后做高畦,畦宽90~100cm,畦高20~25cm,如土壤墒情差,栽苗前还要灌水造墒。
冬季促成栽培的草莓在山东以9月上中旬栽植为宜。
为尽早达到丰产效果,应提前对草莓进行假植,即在7月中下旬,将壮苗从母株上分离出来,选肥沃的土壤进行假植,直到分化出花序后再向棚内移栽。栽前要剪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剔除小苗、病弱苗和根系损伤严重的苗。
一般每畦栽两行,行距视畦面宽度而定(一般25cm左右),株距13~17cm,每666.7m2栽苗8000~株。栽植深度掌握“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栽植时应注意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一穴一株,随起苗随栽植,栽后2~3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栽后要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但在覆盖棚膜前10天或排水较差的土壤一定不要漫灌。
苗返青后,要及时锄草松土,并喷施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地面覆盖地膜提高地温,防除杂草,避免将来草莓果实沾带泥土。
最好选用黑色地膜。覆膜前松土除草一次,并在畦上草莓行间铺设滴灌管道,以利旱时供水。
扣棚时间约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棚膜应选用无滴消雾型聚氯乙烯(PVC)膜,以增加棚内光照,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草莓为浅根植物,根系的吸收功能相对较差,再加上草莓从移栽到开始结果,生长期很短,需养分很多,故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通过叶面喷肥予以补充。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0.2%~0.5%的**素和磷酸二氢钾,喷肥要避开花期。
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草莓花芽分化,故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如白天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夜间温度以不低于6℃为好,如温度低,要及时加盖草苫保温。
扣棚后应控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以免降低棚内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引发草莓病害。如确需供水,应用地膜下草莓行间的滴灌管进行,供水要选晴暖天气的上午,以防棚温骤然降低,影响草莓正常生长。
初冬季节光照不足,可采用电灯泡补光,特别遇有连阴天气,更应补光。补光方法是在棚的跨度中间每隔4~5m安装一个150~200W的白炽灯泡,距地面1.5~2m,傍晚盖草苫后补光3~6小时。
每天要巡视检查,发现长出的匍匐茎及老叶、病叶要及时摘除,一般每株留功能叶10~12片,以利通风透光。
扣棚后,因棚内温度高,易诱发草莓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时除及时通风外,可适当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50%速克灵800倍液或用速克灵烟剂熏蒸。
授粉。草莓虽属自花授粉,但人工授粉可使果个增大,畸形果减少,达到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其授粉方法有三种:一是搭配授粉品种,一个棚内可栽植2~3个品种,互相授粉。二是人工辅助授粉,在花期通风,或扇风,借微风传粉,人工点授也可。三是放蜂,大棚内放养一箱蜂,利用蜜蜂传粉(喷药时要将蜂箱搬出)。且要在通风窗处加纱网,防止蜜蜂飞走。
赤霉素处理。赤霉素有促进生长、打破休眠和提早成熟的作用。
喷施时要重点喷心叶,喷雾要细、要匀,喷后把棚温略微提高,使顶花提前开放。喷赤霉素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应在保温后至花蕾出现30%前喷施。
过早,会把腋花芽变成匍匐茎,过晚起不到促花作用,只能促进叶柄生长,尤其不能超量喷施。一般第一次喷10×10-6的赤霉素,第二次喷5×10-6的赤霉素。
疏花疏果。每株草莓一般有2~3个花序,弗吉尼亚最多可达6个花序,每个花序可着生7~20朵花。
高级次的花开得晚,往往不能结实,所以要把高级次的花蕾疏去。一般每花序留5~6朵花,以使养分集中。
疏果是在幼果期进行,应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一般每花序留4~5个果较好。
精选问答:
1、草莓控旺最简单的控法?
1.
农药控旺。可以在草莓移栽定植后20天左右,把30ml花果安或者戊唑醇以及300ml清水倒进小喷壶中,然后再把它均匀喷洒在草莓上,即可达到良好的控旺效果。
2.
控水控旺。草莓在水肥条件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养分充足、生长旺盛,前期就容易发生旺长,为预防草莓旺长,在合理保持土壤湿度的情况下,前期应当尽量少浇水,花前1周停止浇水,花后两周再浇水。
3.
控温控旺。对于大棚种植的草莓,如果棚内温度、湿度过大,草莓植株就会发生旺长,因此棚室草莓白天如果温度超过30℃时应当及时通风降温,温度控制在20℃为宜,湿度则以70-80%左右为佳。
2、冬季草莓种植,如何提高大棚地温促生长?
冬天大棚草莓种植,一般都是想办法怎样保温保持大棚内温度,避免降低地温,下面我们简单的给大家讲一下。
冬天大棚种植草莓,主要的3个因素特别重要,温度,湿度,浇水施肥,一定要协调好。温度太低会造成冻害,植株生长缓慢,但是湿度太高就会造成病害的传播。
我们先来说说冬天大棚怎么放风。冬天大棚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大棚内湿度特别大,排湿是很有必须的。为了保温可以在打开大棚草帘以后,迅速放风10分钟,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后迅速关闭风口对大棚进行升温。短时间内对大棚降温没有影响,长时间的低温才会影响草莓生长。假如大棚的湿度还是太大,可以在中午高温时继续打开风口放风。
最适合草莓生长的温度是白天保持30度以下,夜晚低温保持10度左右最好。大棚内连续低温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植株生长缓慢,冻害,花芽分化不好等问题。冬天天冷时,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提前关闭草帘进行保温。
冬天浇水时也一定要注意,浇水时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浇水。温度太低,浇水会降低地温,损伤根系。浇水冲施肥料时,大量元素可以配合氨基酸类的肥料一起使用。氨基酸类的肥料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减少降低地温的情况。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温度下降特别严重,可以在大棚内燃烧增温剂,将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