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套袋需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这一篇文章内容会给全国农友们刨释一下“葡萄套袋需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内容进行说明,期待对各位农友们有少许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葡萄袋需要在天气晴朗、浆果长到豆粒大小的条件下进行。套袋注意事项:套袋时避免雨天或炎热天气,套袋时间应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以减少浆果烧损伤。如果在套袋前向浆果喷洒杀菌剂等药物,则应等待药物被吸收后再套袋。
好文探索:葡萄套袋注意事项汇总!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实践证明,经过套袋处理过的葡萄比不套袋处理过的减少发病达99%,裂果减少70%,平均产量增加了20.6%。葡萄套袋技术对生产高品质、高质量、无公害的优质水果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花前1周整修花序,认真进行疏花疏果,打花尖,疏去弱花、梢部花。每一健壮新梢留一个果穗,副穗及副梢及时疏除。大花穗除去副穗及主轴基部1-8个支轴、小花穗少去或不去。花前掐穗尖1/4左右,坐果2周后疏果粒,稳果后套袋。套袋前必须喷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两剂混用)防止病虫在袋内为害,套袋过程喷防病药剂间隔时间超过7天,需加喷1次。
套袋前和套袋期间,不要环状剥皮,以免发生日灼果。
葡萄套袋要根据品种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使用适宜的纸袋种类。
要求原纸质地轻,纸质经过强化,对果实增大无不良影响,透明度高,透气性强、透湿性好。
将葡萄套袋放入水中,浸湿,用手来回搓,看一下袋子有无破损和变软现象,若有破损和变软,说明袋子质量差。
另外,可对着阳光看纸张的透明度是否均匀,若透光不均匀,表明袋子质量不好。
劣质果袋纸质差、抗风性差,经日晒雨淋,极易破损渗水,成为袋内生理裂果的病因。
果穗上感染带雨水的病菌,极易产生烂果。劣质果袋也会出现灼伤现象。
不同的品种对果袋透光率的要求不同,所以在果袋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
(1)多数巨峰品系的葡萄袋内散射光充足,对果穗的着色影响不明显,对果袋的透光率要求不高,故用一般木浆纸果袋即可。
(2)欧亚品系的葡萄着色时,需要大量的直射光,宜选用透光率好的果袋。
(3)美人指等薄皮、上色困难品种,应选用既能防日灼又易上色的果袋。
除了考虑对透光率的需求,还应根据葡萄的颜色来选果袋。
(1)绿色系列的品种,通常选绿色袋。
(2)红色、紫色、黑色的品种最好选用浅色或白色的果袋。
栽培方式的不同,选用果袋也有区别。
(1)大棚栽植和避雨栽植,光照强度减弱,会影响果实的着色,但出现日灼现象较轻,应选用透光率好的果袋。
(2)不同的架式和果穗的着生部位吸收光的强度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其位置选用果袋,如棚架要选用透光性好的果袋。
果袋还分为不涂药的普通袋和涂有各种药剂的防虫、防病专用袋。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一般应在坐果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赶在雨季来临前结束。如果套袋过晚,果粒生长进入着色期,糖分开始积累,不仅极易侵染病菌,而且日灼及虫害均会有较大程度的发生。
套袋时要避开雨后高温天气和阴雨连绵后突然晴天时,否则会加重日灼,一般最好经过2-3天果实稍微适应高温环境后再套袋。不宜过早,过早了果实会偏小。但也不能过晚,过晚了葡萄会感上病菌,喷药也难以全部铲除,仍会在袋内繁衍。
套袋前,全棚可喷1遍复方多菌灵、寡雄腐霉、阿米妙手、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重点喷布果穗,药液晾干后再开始套袋。套袋后可以不再喷施针对果实病虫害的药剂,重点是防治葡萄叶片病虫害,如对蝉、炭疽病、霜腐病、白粉病、黑痘病等。
套袋前的这次要目的是清除果穗上的病菌,使葡萄套袋后处于无菌环境,减少后期发病机率。
药剂选择:防灰霉病药(啶酰菌胺、腐霉利、抑霉唑)+防炭疽、白腐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防霜霉药(吡唑·代森锌、代森锰锌、丙森锌)+保护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
推荐配方:50%嘧菌酯福美双2000倍+20%苯醚甲环唑2000倍+97%抑霉唑4000倍(或50%啶酰菌胺1200倍或40%嘧霉胺1000倍)喷施果穗或刷果穗后套袋,随处理随套袋,不必等水滴干后再套。
注意事项:①尽量选择水剂、水乳剂、悬浮剂类药,避免使用乳油类药剂。②喷完药后,晃一下铁丝,让果粒上的药液滴落下来,防止形成药斑。
③此次药剂使用完成后,立即套袋,不可**,否则重喷,再行套袋。
套袋方法:在喷完药且药液干后套袋,套袋时先用手将纸袋撑开,使纸袋整个鼓起,然后由下往上将整个果穗全部套入袋内,再将袋口收缩到穗柄上,用一侧的封口丝紧紧扎住。
时间是晴天上午9时-11时或下午2时-6时为宜,人手多的话尽量一天套完。选定幼果(穗)后,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令袋体膨起,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执袋口套入果实(穗),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子内),然后从袋口两侧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于切口处,将捆扎丝沿旋转1周扎紧袋口,使幼果(穗)在袋内悬空,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应连同果枝一起捆扎。
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向过柄基部,用力宜轻,尽量不碰触幼果(穗)。套袋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果实袋涂有农药,套袋结束后应洗衣手,以防中毒。
葡萄膨果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次膨果是谢花后,果粒黄豆大小时,此时主要是果皮细胞**,果实内部各种化合物的积累期。
第二次膨果是硬核后,此时果实开始变软,也是浆果鲜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果实中酸度降低而糖度增加的时期。
第一次膨果期用肥参考量:在谢花后,幼果黄豆大小时进行,此次追肥宜有机碳、氮、磷、钾、钙配合施用,尤其要重视有机碳、磷、钾、钙肥的施用。
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海力宝2-3千克,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1-2次。
第二次膨果期用肥:二次膨大处于硬核期,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赢利来4-5千克,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2-3次。
葡萄生理落果后,为幼果迅速膨大期,同时又是新梢旺长期,此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水分缺乏,将抑制幼果发育,甚至叶片大量蒸腾失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导致叶片从幼果中夺取水分,使幼果脱落。
同时这一阶段花芽也开始分化形成,是葡萄一年中的水肥临界期。
如此期,水分亏缺不但影响当年产量,而且对来年产量的形成也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此期应及时灌足水。
浆果转色水,浆果转色期前后,气温高,叶片蒸腾量大,又为浆果第二次膨大期,此期灌水是促进葡萄增大的又一关键水。因此浆果着色初期应灌透水,以促进浆果膨大,同时为浆果进入着色成熟期做好准备。
这次灌水以后就应严格控制灌水,以保证糖分积累,提高质量,预防裂果,同时促进枝条成熟。注意:根据各地天气情况灵活浇水,不可死搬硬套。
七、套袋后果实着色期的摘叶除蔓。
在果实着色前,剪除果穗附近的部分已经老化的叶片和架面上的过密枝蔓,以改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浆果着色。
但如摘叶过多,则会影响树势恢复及翌年的生长与结果。需注意摘叶不要与去袋同时进行,也不要一次性完成,应当**分批进行,以防止发生日灼。
套袋后可以不去袋,带袋采收。也可以在采收前10天左右去袋,这要根据品种、果穗着**况以及纸袋种类而定。一般红色品种可在采收前10天左右去袋,以促进良好着色。
但如果袋内果穗着色很好,已经接近最佳商品色调,则不必去袋,否则会使紫色加深,着色过度。
首先葡萄在采收前1-2周去袋,以促进浆果着色,其余葡萄采收前不去袋。
一天中适宜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5时左右。摘袋时间过早,果面光洁度差。过晚贮藏易褪色。
葡萄去袋时,先把袋底打开,使果袋在果穗上部戴一个帽,以防治鸟害及日灼。其次葡萄去袋时不要一次性摘除,要先把袋底打开,使果袋上部仍留在果穗上,以防止鸟害及日灼。另外,如果使用的纸袋透光度较高,能满足着色的要求,也可不去袋,以生产洁净无污染的果品。
根据葡萄果实的着**况适期、分批采收。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尽量轻采轻放,减少碰压和划伤,提高果实的品质。
精选问答:
1、葡萄套袋的正确方法?
1.
纸袋的种类
葡萄套袋种类很多,有硫酸纸、木浆纸、新闻纸等。
一般要求用重量较轻,对果实没有不良影响,能提高果实着色和含糖量,通气性和透湿性比较强,可以防止日灼的木浆纸袋。
硫酸纸袋成本高;新闻纸袋比较厚,透气性比较差。
常用的葡萄用的袋子如下图所示:
白色透明塑料袋、复合袋、**塑胶袋、白色单层木浆袋等
纸袋规格
纸袋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小号的规格是175毫米*245毫米,中号的规格是190毫米*265毫米,大号的规格为203毫米*290毫米。
纸袋的上口一侧有一条长约65毫米的细铁丝,作为封口用,底部左右两个角各有一个排水孔。
2.
套袋时间
通常是花谢后半个月,坐果稳定后,随着蔬果,就可以套袋了。此时幼果如黄豆大小,可以防止早期侵染的灾害。
套袋时间不宜过晚,否则失去防止病虫害的意义。
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否则容易日灼加重。
3.
套袋之前,全园喷一遍杀菌剂,比如复方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重点喷果穗,药液晾干后再进行套袋。
或者果穗侵药
4.
套袋前,讲袋子口一端6-7厘米侵入到水中,使其温润柔软,便于收缩袋口,提高套袋效率,并且能将袋口扎实扎严,防止病原、害虫已经雨水进入袋内。
5.
套袋的时候,先用手将袋子撑开使得纸袋整个鼓起,然后由下向上将整个果穗全部套住。
6.
再将袋口收缩到果柄上,用一侧的铁丝紧紧扎住。
7.
套袋完成
2、葡萄装袋的正确方法?
1. 准备好适合葡萄大小的塑料袋,袋子要干净无污渍。
2. 将葡萄摘下来,轻轻地放入袋子中,不要过多挤压或叠放。
3. 将袋子口处扭紧,用橡皮筋或绳子系紧,确保袋子密封。
4. 将装好的葡萄放入阴凉通风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葡萄装袋的好处是可以保护葡萄不受虫害和病菌侵害,同时也可以防止葡萄之间互相碰撞和挤压,减少损坏和变形。 装袋还可以延长葡萄的保鲜期,使其更加新鲜美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