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蜜蜂技术
此篇内容会给大家剖析一下“养蜜蜂技术”的内容进行精细分析,希望对各位有几分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蜂种选择:建议选择繁殖速度快、采蜜能力大、产量高的意大利蜜蜂。适宜地点:靠近水源地、蜜源丰富的地方建养殖场。
工具齐全:准备蜂箱、切蜜器、喂食器、摇蜜器等工具。饲养管理:蜂群诱捕后,转入活架蜂箱饲养。
蜜蜂的种类很多,其中以中国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最为常见。中国蜜蜂的优势是适应性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但产量较低,产品单一,而意大利蜜蜂繁殖速度快,蜜源采集能力大。
性强,产量高,但缺点是蜜价低,饲料消耗大。
在家养蜜蜂,一般采用定点养殖,所以养殖场地尤为重要。
养殖场附近要有丰富有效的蜜源,要保证充足、干净的水源,但不能选择建在水面开阔的地方。靠湖泊和河流。
养蜂时,要求有一套完整的养蜂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蜂箱。建议使用活体框架蜂箱,方便后期蜂群管理,然后准备与蜂箱相匹配的框架、巢基等,以及切蜜机、加料器、摇蜜器等。
在蜜蜂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置蜂箱,诱捕野生蜂群,然后将蜂群转移到活架蜂箱中饲养。
喂食时,可以喂纯花蜜。注意严格奖励喂养和补贴喂养,使蜂群内形成良好的分工和秩序。
好文探索:95后小伙辞职养蜜蜂年入七八十万,蜂授粉成产业新机遇
“520”不仅是**甜蜜的“网络情人节”,这一天还是由联合国农业组织(FAO)发起并得到全球范围支持的世界蜜蜂日。
2023年“世界蜜蜂日”当天,各类蜜蜂日主题活动在全国多地举行。
在农业大市青岛,目前设施作物蜂授粉面积达10万亩以上,较2023年增长了1/3以上,普及程度全国居前。与此同时,当地蜂群已经明显“不够用”,每年需调运大量蜂群“外援”入青为农作物授粉。
有专家表示,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下,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蜜蜂,其经济和生态价值日益显现,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养蜂正在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行业。
蜂授粉供不应求,蜂农年入十几万。
或许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享受草莓采摘乐趣时会发现,大棚的角落里常常有一个蜂箱,因为在长达六个月的草莓花期,蜜蜂授粉是如今草莓生产必不可少的“标配”。
据统计,全球75%的农作物依靠昆虫授粉,其中主要是蜜蜂授粉。
从以往人工授粉、激素授粉,到如今蜂授粉的转换间,带来的是满满的致富机遇。
“目前授粉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蜂根本不够用。
”今年58岁的高法暖拥有福建省农林大学蜂学系蜂学专业的科班出身,可以算得上青岛老养蜂人中的标杆级人物,毕业后选择返回青岛平度家乡养蜂的他,一干就是近30年,专业背景和学识让他对蜜蜂授粉有着较同辈养蜂人更为超前的眼光,也成为了青岛最早一批蜜蜂授粉创业和推广者。在他看来,蜂产业和养蜂人的创业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青岛举行的2023年“世界蜜蜂日”系列活动中,高法暖现场展示蜂蜜制作。
长期以来,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是养蜂人主要的收入,由于蜜源条件所限,养蜂人必须在全国各地“追花逐蜜”,以期增加收入,而一年的忙碌奔波还要经受病害以及自然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不过,随着绿色低碳和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开始寻求使用蜂授粉,这让养蜂产业链得以拓宽,蜂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除去成本,养蜂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更重要的是,相比单纯依靠蜂产品,养蜂人的收入稳定性更有保障。
在蜂授粉产业中受益的不只是养蜂人,还有农业生产者。实验表明,设施草莓、大樱桃应用蜂授粉,增产可达15%以上,设施蓝莓增产可达到20%以上。
以大棚西瓜为例,人工授粉方式下,一个棚可能就要干15天,雇工费用每人每天约200元,效率低、成本高。蜂授粉取代人工后,一箱蜂费用三百元,可以覆盖三到四个棚,最快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授粉。
95后“蜂二代”辞职“接班”,线上直播引粉10万。
无论收益如何,养蜂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年轻人怎么看,这个古老职业的传承现状如何。
作为“蜂二代”,从5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养蜂,虽然自小在玩耍中耳濡目染接受了蜜蜂养殖技巧和知识的“传承”,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成为职业养蜂人的想法,而是跟很多乡村青年一样选择离开农业。
王志新(左)向客户介绍自己的“原蜜”产品。
热力电力运行专业毕业后,王志新顺利进入一家大型热电公司工作。 青年人思路广、想法新,看到父亲多年实践积累的养殖经验技术,因为缺乏对于现代市场的理解,把握不好产品研发,而只能“望蜂兴叹”,王志新忍不住“指手画脚”,并且萌发了辞职创业,“接班”养蜂的想法。
就这样,经过一年的慎重考虑,王志新最终决定,趁年轻,闯一闯,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2023年,王志新返乡创业,成立青岛滴滴汇蜂业专业合作社,借助父亲的养蜂技术,自己则在产品创新上找突破口,“我的理念就是要做市场上没有的东西。
“以中华蜜蜂为例,要提高原蜜质量,蜂王是关键,但是传统方式是蜜蜂在蜂箱内自然交尾、自然出王,这样一来,蜂王的品质无法控制,可能影响蜂蜜整体的稳定。
所以我们就通过定制蜂箱,来单独人工选育蜂王,选育出的蜂王再分配到各个蜂箱中,从而提升稳定性,保证蜂蜜质量。”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后,在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王志新也经历过失败,“比如去年我们尝试研发过一款蜂蜜水产品,通过包装创新,蜂蜜和水在饮用前是分离状态,消费者扭动瓶身装置,完成混合,即可饮用,但是因为成本太高,最终只能搁置。
总结经验,为了让自己的高端蜂蜜产品“更亲民”,打开**渠道,吸引更多“回头客”,王志新不断尝试。他创建“滴滴汇”蜜蜂品牌和旗舰店,通过小包装降低单价,开拓电商直播渠道,实行会员制,采取“合作社+生态自然区+蜂农养殖生产+蜂产品**+蜂疗保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蜂农增收。
“我们的电商团队,现在有五六个人,很多都是比我还小的年轻人。”他坦言,虽然愿意从事蜜蜂养殖的年轻人仍然很少,但他相信,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蜜蜂养殖作为一种绿色农业的代表,前景可期。
因地制宜,助力蜜蜂“小产业”释放“大能量”。
“近年来,青岛市蜂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集良种繁育、蜜蜂养殖、授粉应用、产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沙剑林表示,青岛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持续构建好“三山一域、四区引领”的蜂业发展新格局,即依托崂山、大小珠山、大泽山山系和大沽河流域,建设蜜蜂授粉、中蜂保护、蜂产品加工和蜂业旅游4大优势区,提升全产业链整体价值。
据悉,目前青岛全市蜜蜂存养量达2.62万群,为2023年的1.94倍。蜂产品无公害认证品牌由0个增至6个,3家蜂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初步形成了包括蜜蜂养殖、良种繁育、授粉应用、产品加工于一体蜂产业链条。
事实上,作为北方城市,受限于自然气候,全国来看,青岛并非蜜蜂养殖传统优势区,存养量在省内也并非最多。
也正 青岛在设施作物蜂授粉普及度方面的创新引领,以及助力养蜂“小产业”释放“大能量”的经验做法,显得更为生动精彩。
据了解,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统筹协调全市蜂业发展,各区市畜牧生产部门为骨干,基层动监站为基础,组建了市、区、街道**工作体系,做到了蜂业层层有人抓、有制度管、有技术人员指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各区市因地制宜制定蜂业发展政策。例如,崂山区制定了《中华蜜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和支持中蜂保育繁推、标准化养殖、高端品牌打造和维护、农文旅融合发展等。
城阳区印发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若干扶持政策>的通知》,对引进中华蜜蜂良种蜂王每只补贴200元。
精选问答:
1、养蜂二十节气管理技术?
养蜂是农业生产的组成部分,是农民发家致富、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好门路、好项目。为了夺取养蜂生产的丰收,必须紧紧抓住“丰富的蜜源,强壮的蜂群,准确的气象,正确的路线,科学的管理,过硬的技术,综合的生产,养商的结合”。八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才能夺取高产丰收,取得最大的效益。推动养蜂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现根据蜜源、气象和定地养蜂的实际情况,初步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养蜂”供养蜂时参考。
立春雨水佳节到,油菜开始流蜜期。
加脾调脾要加紧,育王分蜂应趁早。
立春雨水已开春了,气温逐渐回升。本地油菜已开始流蜜,这时正是越冬蜂更换期 ,一只越冬蜂平均可哺育 1~1.2 只幼虫,而春季育成的幼蜂可哺育3.85 只幼虫。 新蜂更换老蜂以后, 蜂群增长非常迅速,在短期内,哺育蜂数量的增长超过蜂王产卵量的增加,逐渐发生哺育蜂过剩的现象, 使蜂群达到最高的繁殖率。应根据蜜源和气候情况,注意加调脾,加调脾是养蜂生产的重要环节,整个加调脾期间,应掌握先紧后松,有紧有松,松紧适当,松之适时,紧之有理的原则。尤以春繁期间更为重要。同时准备养王分蜂。
惊蛰春分蜂群旺,繁殖取蜜齐跃进。
组织强群夺高产,小群繁殖紧紧跟。
惊蛰,气温已转暖,春雷渐发,冬眠蛰伏的动物和昆虫将陆续出来活动。平均温度已上升到 14.1℃以上,寒冷的“九九天”已结束,俗话说“惊蛰菜花黄,蜜蜂采蜜忙”。
惊蛰春分已进入大流蜜期,蜂群已很强盛,正是取蜜的大好时机。应组织强群取蜜,小群繁殖。这是蜂群发生分蜂热,已有分蜂的要求,应继续维持强群取蜜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蜂,并运用好“一防(防病治病),二清 (摸清蜜源,摸清放蜂路线),三早 (早取蜜,早养王,早分蜂),四强 (强群越冬,强群繁殖,强群取蜜,常年强群) ”的养蜂技术,以促进蜂群发展,壮大群势,迎接早春蜜源的到来,取蜜时应掌握好“早、勤、巧”的方法,切实掌握 “稳、准、狠”的原则。根据蜜源、气候、蜂群情况, “流蜜盛期狠取、蜜源尾期稳取” (抽取或不取) 。以留足群内饲料, 以利蜂群繁殖。此时,正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生的季节,可用贯丛、苍术、栗壳、青木香、甘草或用蒲公英、华头草煎汁喂及喷子脾。也可用病毒灵 1 片喂,用医用碘酒 1%,由少到多喷子脾,疗效很好。
清明谷雨菜花谢,洋槐柑橘泡桐接。
继续繁蜂抓发展,防止中毒是关键。
清明谷雨菜花已结束,洋槐、柑橘、龙眼、荔枝、泡桐相继开花,流蜜量很大,应集中蜂群抢采,才能丰收。但这时,柑橘花前花后均打药治虫,应缩小巢门,扩大蜂路,打药严重时,应关闭巢门 1~2天,或搬离 0.5~1 km 之遥,以防中毒。发生中毒时,可喂清甘草水,或蒲公英、华头草煎汁及“三黄散”,即黄连、黄芩、黄柏、甘草煎汁喂或喷于脾。储蜜不足,应及时奖饲,以保持常年足食强群。
立夏小满气温和,瓜菜开花比较多。
女贞初花已流蜜,促进产子繁蜂多。
立夏,说明已进入夏天,一般为 24~30℃,适宜蜂群繁殖。这时辣椒、豇豆、茄子、南瓜、冬瓜、丝瓜、黄瓜、西瓜等蔬果相继开花流蜜。同期, 5 月初女贞花已初开,一般为 25 天左右,蜜源集中,群势好,可取商品蜜 10~20 kg。同期 3~6 月蒲公英开花。可加快蜂群繁殖。
芒种夏至天气好,黄荆益母花开了。
玉米高果花粉多,利用蜜源好发蜂。
芒种夏至时节,气温开始回升。夏至是一年高温天气的开始,气温一般在 30℃左右,这时黄荆、蒲公英、小叶桉、益母草花盛开 (从 5 月可开至 8 月),玉米、高果、水稻花粉多,利用蜜源,抓紧繁蜂,以促进蜂群的发展壮大。
小暑大暑三伏天,越夏防暑与通风。
强群新王并足食,储蜜不多应奖饲。
小暑大暑“三伏天”,俗话说“伏伏热得哭”,“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气温较高,高温、高热、高湿天气较多,气温一般都在 30~40℃。应注意降温、防暑、通风。保持新王,饲养强群, 适当放宽蜂路,饲料不足应奖励饲养。少开箱检查,缩小巢门,严防盗蜂和胡蜂袭击。胡蜂是威胁蜂群发展的大敌。此时正是胡蜂活动的高峰期,巢门大了胡蜂易破门而入,把蜂群赶跑,将巢内蜂蜜、幼虫洗劫一空,搬回胡蜂巢内享用。防治办法,坚持在巢门口拍打,每天 均要打死胡蜂 200~300 只,或夜晚用魔术弹连续射击胡蜂巢 (注意防止火灾) 。
立秋处暑天气凉,昼夜温差比较大。
蜜源稀少应奖饲,促进产子育强群。
“处暑处暑,热在中午”。“七月秋天、八月凉,九月加衣裳”。温度一般都在 20~30℃,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已由高温天气转向凉爽,进入初秋天气,早晚凉快,温度适合蜂群繁殖。蜜源稀少,应加强奖励饲养,促进产子繁蜂,培育强群,为大叶桉和枇杷花期培育适龄采集蜂,以提高产蜜量。
白露秋分桉花开,年终花香迎蜂来。
养王换王要抓紧,增加秋子储蜜粮。
大叶桉花已初开,是冬季主要的蜜源,温度一般在 20~30℃,适合蜂群繁殖。应紧紧抓住此一时机,“一年之季在于秋”。“秋繁冬精管,秋好春一半”。大抓繁蜂,增加秋子,壮大群势,培育来年的青壮年蜂,这是关键时期,一定要养王换王。这 2 条措施绝对不能少。强群可取蜜。同时,要储足留够群内越冬饲料,以确保蜂群安全越冬。
寒露霜降花渐稀,增喂饲料满粮仓。
缩小巢门箱空度,少看防盗备过冬。
寒露霜降气温逐渐降低,已进入秋天,天气凉爽,一般为 20~25℃,昼夜温差大,此时,百花凋谢,唯独大叶桉花继续开放。利用良好天气,继续繁蜂,大抓繁蜂发展,壮大群势。缩小巢门,紧缩巢脾,注意留足越冬饲料。少开箱检查,准备越冬。
立冬小雪霜来临,枇杷花开蜂来迎。
蜂多脾少安眠静,注意储蜜备过冬。
立冬小雪说明冬天来临,俗话说“立冬三日,水冷三分”。气温逐渐寒冷,一般为 10~15℃,应抽出多余的空脾,紧缩蜂巢,以维持蜂团安静越冬,保持蜂多于脾。此时正是枇杷花盛开期,霜降时初开,至冬至时结束,花期 45 天,流蜜高峰时在小雪、大雪时节。立冬花现蕾,霜降已初开。小雪大雪流蜜旺,巧取蜂蜜超万元。后期蜜源勿留恋,快撤现场迎早春。气温仍适合蜂群繁殖,任其自然发展,抓紧繁蜂,壮大群势。“冬月割蜜过多则蜂饥”。注意储蜜,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只有饿死的蜂子, 没有冻死的蜂群”。“糖蜂糖蜂,有糖才有蜂”。
大雪冬至是关键,冬末必然迎早春。
加温入春应奖饲,冬至前后最适时。
大雪冬至气温虽然寒冷,但距油菜花流蜜期只有60 天左右,我们已知工蜂从卵到出房需 21 天 (中蜂19 天), 应在流蜜期前 1~2 个月进行奖励饲养为宜,能繁殖蜜蜂 2~3 代,到油菜开花吐粉时,越冬老蜂已换完,新蜂成倍增加,所以冬至前后保温 奖饲最适时,是在流蜜前培养强群的关键。应在保温的同时,换脾换箱,紧缩巢脾,奖励饲养,选择晴天的晚上喂糖。由少到多,逐渐加量,在短时间内将糖喂足喂够,以后不断奖饲,促进产卵和增长。这种奖励饲养一直持续到本地油菜开花吐粉时为止。
小寒大寒温不定,散菜蚕豆开花期。
加强保温多奖饲,抓紧繁蜂育强群。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也就是说,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而前半月比后半月的寒冷小些,所以叫“小寒”。全年平均温度为 7.24℃左右,是全年温度最低的季节。多年来平均降雨量为 6 cm 以下,又是全年最缺雨水的干旱季节。大寒期内平均温度为7.92℃左右,已经安全度过最冷的“小寒”节气。气温开始回升,但遇“倒春寒”的天气时有发生。 大寒时的气温和降雨量还是全年最低、较少的阶段。虽然还是冬季,气温还不很稳定, 但已临近初春期,蚕豆、油菜已开花,晴天有少量蜂蜜和花粉可进,应继续奖励饲养,加快蜂群繁殖。防治敌害
蜻蜓胡蜂与蝙蝠,蜘蛛脚蛇敌最凶。
蟑螂蚂蚁盗蜜吃,防治打杀不放松。
2、阿峰养蜜蜂技术?
1、选择蜂种:各地蜂种的适应性不一样,建议自留种较好,可保证蜂种的纯正性。饲料管理:主要饲喂蜂蜜,还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人工饲喂。温度管理:温度低于6℃时需进行保温。防治病虫害:预防为主,如出现病害需及时处理。
2、养殖蜜蜂时需时刻保证充足的糖饲料,蜜蜂的主要饲料是蜂蜜,有利于延长蜜蜂的生长周期,提高蜜蜂的体质。国内的蜜蜂采粉能力比较差,基本蜂群内都是缺粉状态,从而导致中蜂繁殖能力比较弱,所以需要人工进行饲喂花粉,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饲喂,放置在离蜂箱不远的位置,让蜜蜂自行搬回蜂箱即可。
3、在蜂群越冬前应备好足量的饲料,等到温度低于6℃时,将草把均匀铺在蜂箱内的隔板上,等气温回升稳定以后,为了方便蜜蜂生长与繁殖,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草把全部清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