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这篇知识总结会给朋友们阐述“鮰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进行精确讲解,期待对大家有些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鱼塘清洗:鱼苗投放前10-15天左右,清理鱼塘内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底改产品消毒,然后注入新水等待放养至少7天。鱼苗投放:一般每亩放养1000条鱼。
水质调节:鲶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最好勤换水,每次换水三分之二左右。
好文探索:鳜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鳜鱼,俗称桂花鱼,为我国特产淡水鱼,其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广受消费者喜爱。 鳜鱼生长快,产量高,经济价值较大,目前,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大江、河水系及湖泊中均产鳜鱼,养殖分布十分广泛。
那么鳜鱼要怎么养殖好一起来了解下吧。
鳜鱼主养池塘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壤沙*底质、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
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2米,灌排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
清塘有两点关键,第一:暴晒1-3个月。第二:生石灰清塘,暴晒后进水5-10cm,在池塘四周和中间均匀挖几个小洞,将生石灰加水溶解。
提前几天进水,等水质稳定后再放苗,进水时用密网防止各种杂物进入。建议培出一塘有肥度,稳定的好水,可用茶仔、有机肥、无机肥等,水质要求pH、氨氮、亚硝酸盐在合理区间。
为保证养殖成活率,放养规格必须在3厘米以上,一般每亩放养3-4厘米鳜鱼种1000-1500尾。
提供适口、充足、健康的饵料鱼是鳜鱼养殖成功的基础,鳜鱼终生摄食活鱼虾,不同的生长期对饵料鱼的规格和摄食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具体为:鱼种培育期饵料鱼占鳜鱼体长的50%-70%,日食量占鳜鱼体质量的50%-70%。养成期饵料鱼占鳜鱼体长的30%左右,日食量占鳜鱼体质量的10%-20%。
(1)勤巡塘:发现鳜鱼慢游或死亡及时检查同时捞上岸,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鳜鱼追鱼是否正常,另外还要学会看鳜鱼的粪便,粪便稀松末端发黄可能有肠炎,最后一定要做到防盗措施等。
(2)增氧:溶氧限制产量,多氧肯定多产,同时要会增氧,建议阴雨天,晚上,加鱼仔当天多开增氧机,对于水瘦水浑的鳜鱼池塘,高温晴天白天不用开。
(3)水质管理:塘内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pH值的需常态化检测,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
鳜鱼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病和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
防治细菌、寄生虫病可分别用1克/立方米漂白粉或20克/立方米**、0.7克/立方米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等全池泼洒。若寄生虫与细菌并发症,应在杀灭虫后,再选用杀菌药物泼洒。
鳜鱼养殖效益高,但若想获得更好的收入,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非常关键,重点也结合鳜鱼的生长习性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做好日常管理即可。
精选问答:
1、鮰鱼养殖密度及效益?
关于这个问题,鮰鱼养殖的密度和效益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养殖场的规模、水体质量、饲料质量和管理水平等。一般来说,鮰鱼的养殖密度在每亩水面积中放养1000-2000尾左右比较适宜。
对于养殖场来说,密度越高,投资成本越低,但也会增加鱼类死亡率和**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较低的密度会增加生产成本,但有助于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就效益而言,鮰鱼养殖的利润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养殖成本。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产量和利润,但同时也会增加风险。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低密度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也会降低产量和利润。 养殖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养殖密度和效益。
2、鮰鱼养殖利润和成本周期?
鮰鱼养殖一年左右,亩成本大概在5千元左右,以-斤的产量,亩盈利能达到6000-8000元。只要无病害暴发,养殖过程可谓是非常顺利,喂料简单,投料机投喂十多分钟搞定,过程管理就偶尔检测水体指标,亚盐高了要及时处理,加料阶段给鮰鱼保健一下,主要是乳酸菌和多维的拌料内服操作,加料就会很顺畅,比草鱼还好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