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西农219小麦品种介绍

2024-02-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81 次
西农219小麦品种介绍

  这篇文章内容会给网友们剖析“西农219小麦品种介绍”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希望对农资人们有所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西农219,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濮优9号、Q0031-21和西农928为种源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麦。该品种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7天。

  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中感黄矮病。

  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西农219小麦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渭北、河南南部、湖北北部旱薄地种植。

   一、西农219简介西农219,通过濮优9号、Q0031-21和西农928为种源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麦,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品种申请,2023年1月17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二、特征特性1、西农219,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7天,与对照晋麦47号熟期相当。

  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早春返青起身较迟,两极分化较快。

  株高70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叶深绿色、有蜡质,落黄好。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3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7.1克。

  2、接种抗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中感黄矮病。3、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

  4、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含量12.7%,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27.3%,沉降值26.1毫升,吸水率55.4%,面团稳定时间4.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05EU,延伸性120毫米,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三、产量表现2023-202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5.2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7%。

  2023-202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3.3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8.7%。2023-202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7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7.1%。

  四、适宜区域西农219小麦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渭北、河南南部、湖北北部旱薄地种植。五、种植要点1、适期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2、合理密植:亩基本苗17-20万。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等病虫害。


好文探索:续写“西农”良种传奇


  每年的5月上旬,黄淮麦区的小麦就在阳光照耀下产生淀粉,形成蛋白质。这个时候,小麦就进入灌浆期,也进入到实现丰产的最后一个关键期。

  今年5月不平静,黄淮麦区尤其是河南省,在4月初的低温之后接连遭遇**的袭击,冻害、赤霉病、倒伏,让不少小麦“倒下了”。

  灾年看品种。5月17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五里源乡大堤屯村一个千亩麦田里,一排排麦子正昂首挺立,放眼望去,只见整齐划一,绿海中微微泛黄。

  “‘西农538’就是好”“这个品种值得推广”当天,来自河南各地的200多名种子经销商来这里观摩“西农538”示范田,大家对这个品种交口称赞。组织这场观摩活动的河南省供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水文忠更是一脸欣喜:“市场上小麦品种成百上千,西农品种独树一帜,这个品种我们选对了。

  “西农538”由我校高翔教授团队选育而成,2023年4月通过陕西省审定,2023年获得陕西省科技一等奖。该品种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弹性足、韧性好,平均亩产高达514公斤。

  2023年通过引种试验,开始在河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目前正在参加湖北省生产试验。

  令人刮目相看的,除了“西农538”还有“西农979”“西农511”“西农529”“西农585”“西农822”“西农928”“西农219”“普冰151”等等,而吉万全教授团队今年5月刚刚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西农511”生产经营权以455万元的价格转让,更是刷新了学校及陕西省农作物品种技术转让费的历史记录。

  很多人说,这是黄淮麦区“西农”良种现象的再一次呈现。

  以陇海铁路线为轴,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江苏连云港,北至河北石家庄,南到安徽阜阳,这一个网球拍形状的区域,就是全国小麦生态区划中经常提及的黄淮麦区。

  相关资料介绍,这一区域麦播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在国家小麦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农小麦良种很早就享誉全国。

  从上世纪50年**始,西农良种就在黄淮麦区广泛种植——赵洪璋院士主持培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李振声院士主持培育的“小偃6号”宁琨研究员主持培育的“陕农7859”“陕农229”接力成为50年代至90年代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起了主导作用。

  尤其是赵洪璋院士,他主持培育的系列小麦品种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单产,为我国解放初期的粮食生产和**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主席的多次接见和赞扬。

  国家召开粮食工作会,周恩来总理点名“西农的赵洪璋院士”参加。1959年,“碧玛1号”单个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亩,创造了我国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最高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河南省每年小麦种植面积保持在8000万亩左右,和陕西省每年的1000万亩相比,这里的天地更广阔。小麦育种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得中原者得天下”“黄淮麦区,是小麦育种的春晚舞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为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小麦良种开始走出陕西,挺进中原。

  2023年,学校和黄淮麦区地方种业公司、农业科研单位及种子管理部门联合共建小麦示范园,把西农自育的小麦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展示在“农民家门口”目前,学校在黄淮麦区已建立小麦示范园21个、小麦试验示范站2个。

  据负责示范园组织实施工作的刘耀斌副研究员介绍,小麦示范园建立后,我校每年示范推广小麦品种10余个,推广面积26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1亿元。其中“西农979”成为黄淮麦区新一轮换代主栽品种,已累计推广1.34亿亩,“小偃22”已累计推广6000万亩。

  包括“西农979”“西农538”“西农511”在内的20余个小麦良种,还在河南省进行了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总费用约1500万元。“西农”小麦良种的影响力在黄淮麦区持续提高。

  “西农”小麦品种何以在黄淮麦区产生巨大影响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说,西农有着悠久辉煌的小麦育种历史,“优质、多抗”一直是西农小麦品种的突出优势和特色。

  我校小麦育种专家、“三秦楷模”王辉教授认为,西农小麦品种的特色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学校所在的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称。这个地区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先人们对面食特别讲究,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岐山挂面、面皮,杨凌蘸水面、武功锅盔、蒲城蒸馍等特色食品,对面粉的品质要求就很高,品质低的小麦品种很难在关中站住脚。

  从小麦生产的生态类型看,关中地区位于黄淮麦区的西部,是我国东、西、南、北麦区的交汇地带,条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等主要病害,这里都有。另外,小麦生长后期还容易出现干热风灾害。

  特殊的自然条件,让关中地区的小麦平添了多重考验,也让小麦品种选育更加注重抗性。

  我校小麦育种始于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的沈学年教授,他在我校(原国立西北农学院)任教期间,广泛搜集小麦种质资源,分别从潘氏世界小麦和当地小麦中选育出“碧玉麦”和“蚂蚱麦”并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碧玉麦”抗锈能力强,茎秆坚韧,色碧绿,上有白色蜡质,籽粒大而透明如玉,故得名。蚂蚱麦选自当地农家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

  “碧蚂1号”就是用这两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

  注重交流协作是我校小麦育种的优良传统,在合并组建之前,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农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三家育种单位的科研人员,经常相互观摩,交换材料。

  特别是赵洪璋院士,不仅倡导开放育种,更是身体力行,乐于助人,提供亲本材料和育种指导毫不吝啬。“陕农7859”的亲本材料中有“丰产三号”的身影,“小偃4号”的亲本材料中有“丰产1号”而“西农881”的亲本中有“小偃6号”。

  以李振声院士选育的“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个,包括大名鼎鼎的“陕农229”“西农979”“西农511”等。

  优质、多抗的西农小麦深入人心,黄淮麦区到现在还传颂着“要吃面,种小偃”“西农979,谁种谁富有”的谚语。

  优质多抗的特色让西农小麦良种捧回不少国家大奖:“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小偃6号”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陕农7859”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和应用”获得大北农科技奖———植物育种奖。

  赵洪璋院士创新制定育种目标、少而精的小麦杂交育种思想影响深远,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与**优势利用等先进技术国际领先,同时建在河南的两个小麦试验示范站促进了专家们在杨凌与河南两地穿梭育种,诸多因素都为持续选育优质、多抗、广适的西农小麦良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创“西农”小麦育种更美的明天。

  据了解,作物优良品种在产量上的贡献率为45%左右。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我校先后培育了10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0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良种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视察时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时表示,当前我国种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下一步要始终确保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成立于2023年的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小麦品种审定的试验渠道,2023-2023年度联合体的参试品种共有21个,我校参试品种有8个,其中4个为第二年区试品种。吴普特对小麦联合体试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考察期间,吴普特在河南长葛与我校小麦育种专家们座谈,深情回顾我校作物育种历程,尤其是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的光荣传统和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勉励我校小麦育种专家薪火传承,在新时**创西农小麦育种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农”小麦良种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走出了国门,在非洲和中亚落地开花。

  “普冰151”的选育者张正茂研究员刚从哈萨克斯坦完成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小麦传播归来,他说,赵洪璋院士心怀社稷、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我们农学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紧跟新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切实深入生产实际,脚踏实地工作,就一定能把西农的小麦育种事业发扬光大,取得更大的成绩。


精选问答:


  1、牛肉好吃还是狗肉好吃?

  没有,驴肉最好吃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关于驴肉的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和地方名吃,如河间驴肉烧饼、广饶肴驴肉、保定驴肉卷火烧、曹记驴肉、上党腊驴肉、高唐驴肉等。那么,能与神话中的龙肉相媲美的驴肉真的那么好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从营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 与猪肉相比,驴肉的口感更好,营养更高。 驴肉中氨基酸含量更加丰富 驴肉中氨基酸构成十分全面,8种人体必需氨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丰富。色氨酸是作为识别肉中蛋白质是否全价的重要物质,也是评定肉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每百克驴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为300~314毫克,远大于猪肉(270毫克)和牛肉(219毫克),因而说驴肉的品质要优于猪肉和牛肉。每百克驴肉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481~1825毫克和270~490毫克,与猪肉、牛肉相近。 肉类鲜不鲜,主要看鲜味氨基酸(天门氡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多少。驴肉中谷氨酸的含量高于天门氡氨酸。两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驴肉高于马肉。从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来看,驴肉为27.33%,马肉约为25.34%,猪肉在24%~26%。这也是人人称道驴肉鲜美可口的重要原因所在。 驴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猪肉 众所周知,肉中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1克附着于血管壁上的脂肪需要2g的亚油酸去溶解。再者,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故有降低**黏度的作用。驴肉的高级脂肪酸中,除少数为饱和脂肪酸外,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约占高级脂肪酸总量的77.2%,而牛肉和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占高级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则大大低于这个数字。牛肉为53.5%,猪肉为62.6%。驴肉中必需脂肪酸仅有亚油酸、亚麻酸,而无花生四烯酸。驴肉高级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合计为26.9%,驴瘦肉甚至高达30.6%,而瘦猪肉为13.8%,牛肉为5.7%,它们之间相差甚大。驴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 驴肉的胆固醇含量低于猪肉 人体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引起血管的粥样硬化。据测定驴肉和牛肉、猪肉相比,胆固醇含量低,为每克驴肉含0.74毫克;次之为牛肉,每克含0.75毫克;猪肉最高,每克含含量可高达1.26毫克。这里需要指出,不同部位的脂肪所含的胆固醇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相互比较时,应注意。 科学家对于驴肉的营养成份分析还远不止以上这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侯文通教授通过试验,得出以下 : (1)1.5岁的驴脂肪含量仅为1.63%,而牛肉是6.48%,羊肉是7.98%,猪肉最高为37.34%,差异显著。 (2)驴肉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与牛肉、羊肉、猪肉相比较高,维生素含量与牛、羊、猪肉相近,而铁、锌等的含量则远高于其他肉类。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驴肉与牛肉、猪肉相比较,其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后者,而胆固醇、脂肪含量均低于后者,而且驴肉中肌纤维根数更多更细,口感更好,因此人们把驴肉作为高级食疗食品是有着科学依据的。 驴肉与猪肉相对比较,驴肉比较好吃。

  2、西农小麦226品种缺点?

  不抗浮

  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同。幼苗直立,苗势壮,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数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慢,抽穗晚;株高82cm,抗倒性一般;株型略松散,旗叶平展,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长方型穗,小穗排列密,穗层较齐;白粒、半角质,较饱满,黑胚率偏高。平均亩成穗数34.7万,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