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芩冬天能过冬吗

2024-02-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0 次
黄芩冬天能过冬吗

  本篇文章会给广大农资人阐述一下“黄芩冬天能过冬吗”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一些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冬天黄芩可以过冬。成年植物地下部分为-35℃它仍然可以在低温下安全越冬,但不能承受40岁℃上述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如果地面积水或雨水过多,会导致生长不良,严重者会死亡。


好文探索: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治疗肺热咳喘,湿热泻痢,疮黄热毒,出血症胎动不安,是人医和兽医临床广用的一味中草药,市场需求量大,行销国内外,尤其在当前肺炎类传染病广泛流行期间,黄芩需求量急增,而靠天然生采集的黄芩远远满足不了医药市场的需要,这就必须要靠人工大面积种植,而种植黄芩必须掌握其习性,采取正确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高产、高效益,在此介绍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黄芩的习性:黄芩其适应性较强,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种植,其耐寒,冬天能在田地里过冬,喜欢阳光,怕多水、下湿地,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地均可种植,但以肥沃、疏松土壤地种植最好,不宜在低洼淤湿地种植。

  1、土壤选择:选择土壤层较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块,以砂壤土,腐质土最适宜,也可利用向阳的荒坡地、闲散地、幼树林、果树林行间套种。另外,选地应选择远离工矿“三废”污染源地,污染地对其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

  种植前每亩施厩肥2500公斤左右做基肥,深耕细耙,平整后种植。

  2、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以种子繁殖应用最多。

  选择两年至三年生健壮植株采收种子,一般7月开花,9月籽实逐渐成熟,便可采收,待干燥后储藏,或与土沙混合,埋藏于土中,待来年播种时使用。春秋冬均可种植,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进行,春季少雨地区,可在6-7月多雨季播种,雨水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则在4月份播种最适宜。

  一般采取直播,这样既省力,根系又长,产量也高。播种前对种子用40℃左右温水浸泡6小时左右,然后捞出在25℃温度下催芽,等大部分种子裂口后即可播种。

  在整好的地块内按行距20-30㎝,深2-3㎝的浅沟,然后将种子撒入沟内,再覆盖2㎝厚的土,播后要及时浇水,隔10天再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播种量每亩1千克,约15天出苗,当苗高5㎝左右时定苗,按株距8-12㎝定苗,去弱留强。

  也可采取根茎分株繁殖种植,方法是在3月底4月中旬,于黄芩根茎尚未萌发新芽以前挖出2-3年生黄芩的全株,选择无病虫且根茎完整者,将主根切下供药用,然后将其它根茎切开,栽植,其行距在40㎝左右,株距在40㎝左右。

  3、移栽:定植移栽期在秋季9月,或在春季的4-5月,栽植前先将土地做畦,宽70㎝,株距25厘米。选发育良好的壮苗,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

  1、间苗、补苗:播后10-15天一般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后,分2次间掉过密和瘦弱的小苗,保持株距10-15㎝,缺苗处从其它处移栽或补苗。

  2、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要松土除草,根据草情,分数次进行,待苗长高4㎝左右后定苗,第一次在齐苗后浅锄,第二次隔半月左右深锄,第二年春季返青至封垄前要中耕1-2次。

  3、施肥浇水:从种植至第二年春,在3月底黄芩未发芽之前,在两行之间开8-12㎝深的沟,亩施过磷酸钙肥25千克,硫酸铵15千克,厩肥400千克,再覆土盖平,6月上、中旬是黄芩生长的旺盛期,需要养分最多,需再追复合肥30千克左右,在6月份黄芩未“抽穗”前,每亩喷0.5%磷酸二氢钾溶液100-120千克,连喷2次,间隔10天左右,施肥时间选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同时,要根据旱情,及时对黄芩进行浇水,防止受旱。

  4、摘除花蕾:对不留种用,不作种子收贮的黄芩,当花蕾发生时,及时摘除花蕾,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其根的生长发育。可以剪2-3次花蕾。

  黄芩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和根腐病。

  1、叶枯病: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发生不规则的黑褐色的斑块,后使叶片干枯死亡。

  该病的防治方法是: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一般3-5年一次轮作。

  清理黄芩田园,除净带病的黄芩枯枝落叶,消灭越冬病菌。病的初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溶液喷雾防治,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2、根腐病:种植2年以上的黄芩常易发生根腐病,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幼苗根和茎部,造成根部腐烂。严重会在基部造成腐烂,形成水渍状或环绕茎基部的病斑,茎叶因无法得到水分而枯死。

  ⑴、发病原因:本病病原为未知菌亚门、镰孢真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在条件适宜时侵入伤口形成初次侵染,通过水流或土壤进行扩散传播,造成再次侵染。天气时晴时雨,高温高湿,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害虫频繁,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用未腐熟厩肥,均易导致此病。

  ⑵、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倒茬。、雨季注意田间排水,并加强通风光照。、发病前喷淋或灌50%钾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隔一周喷灌1次,连续喷灌3次为宜,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硫酸亚铁液或50%莱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病株。

  3、黄芩的虫害:黄芩的主要虫害是黄芩舞蛾,幼虫在叶背作丝巢,虫体在丝巢内取食叶肉。

  防治方法是:秋季清园,处理枯枝落叶,发生期间用90%敌百虫或菊肪农药喷杀。

  直播黄芩2-3年即可收获,育苗移栽者次年可收获。

  通常于早春萌发芽前或秋后茎叶枯萎后采挖。挖出后,除去残茎,晒至半干,放入箩筐内撞掉老皮,再晒至全干,撞净老皮即成商品,在晾晒中,避免过度曝晒,否则根条发红,同时防雨水,因其根见水则变绿变黑,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