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壳和甜荞壳区别?
这一篇知识文章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享“苦荞壳和甜荞壳区别?”的内容进行诠释,期待对你们有所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1、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苦荞麦壳产自云南,甜荞麦壳产自内蒙。
2、苦荞麦壳和甜荞麦壳的保健效果是差不多的,只是在空间空隙上的饱满度不一样,苦荞麦壳做枕流动性、通透性、柔韧性好、不易碎,相对甜荞麦壳略硬一点。甜荞麦壳外形是三角形的,做枕头会蓬松一点,请各自参照自己的睡眠习惯选择合适的荞麦壳。
荞麦又名甜荞麦、乌麦、花麦、三角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
积温1000~1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种子在土温16℃以上时约4~5天即可发芽。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
荞麦是短日性作物,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敏感。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
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根系弱,种子顶土力差,要求土层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进根系发育。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地种植。
要求土壤酸度为pH6~7,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每产100千克荞麦籽实,约从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钾(K2O)43千克。
苦荞麦中糖分含量:722g/100g,低于大米、糯米和小麦粉中的糖含量。
荞麦有苦荞麦和甜荞麦两大类。糖****应吃的是苦荞麦。
一般来说,苦荞麦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甜荞麦,且苦荞麦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为糖****常规食疗佳品。
野生种的分布:野生荞麦多数分布在我国西南和**地区。
各野生种中,金荞麦的分布范围最广,遍及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数十个省(区)。
而细柄野荞麦及变种齿翅野荞麦的分布范围比金荞麦略窄,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流域以南的西南、华中一带的省(区),有的野生种分布范围极窄,如皱叶野荞麦、羌彩野荞麦和海螺沟野生荞分布的范围不到几十平方公里。
荞麦栽种的区别虽然生产上种植的甜荞和苦荞均属于蓼科荞麦属,但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授粉方式不同,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苦荞是自花授粉作物。生育期不同,一般苦荞生育期长于甜荞。药用价值不同,荞麦中含有大量的药用成分生物类黄酮,苦荞中生物类黄酮的含量是甜荞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其他差异,与苦荞比较,甜荞根有菌根,子叶偏大,花瓣大,花有香味。甜荞籽粒呈三棱型,而苦荞三棱型不明显。
甜荞(Fesculentum),又称普通荞麦。
是中国栽培较多的一种。茎细长,常有棱,色淡红带绿。
叶基部有不太明显的花斑或完全缺乏花青素。总状花序,上部果枝为伞形花序。
花较大、玫瑰色或红色。两型花,一种是长花柱短雄蕊花,一种是短花柱长雄蕊花,通常同一株上的花是同型的。
同型**传粉常不受精,异形**传粉才能结实。也偶见有雌、雄蕊等长的花和少数不完全花,这些花常不结实。
子房周围有明显的蜜腺,具香味,利于昆虫传粉。瘦果较大,三棱形,表面与边缘光滑,品质好。
苦荞(Ftataricum),又称鞑靼荞麦,中国西南地区栽培较多。茎常为光滑绿色。
叶基部常有明显的花青素斑点。所有果枝上均有疏松的总状花序。
花较小,紫红色与淡黄绿色,无香味,雌、雄蕊等长,自花传粉。瘦果较小,棱不明显,有的呈波浪状,表面粗糙,两棱中间有深凹线,壳厚,果实略苦。
甜荞亦称普通荞麦。茎细长,常有棱,色淡红。
叶基部有不太明显的花斑或完全缺乏花青素,籽粒基本为棕黑色或黑褐色,落粒重。总状花序,上部果枝为伞形花序。
苦荞亦称鞑靼荞麦。茎常为光滑绿色,叶基部常有明显的花青素斑点。
籽粒基本为棕黑色或黑褐色,落粒轻。所有的果枝上均有稀疏的总状花序。
荞麦中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富含芦丁,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集,还具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荞麦中含有烟酸成分,它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扩张小血管、增强解毒能力、降低**胆固醇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荞麦中含有的铬元素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因为铬在进入人体后,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胰岛素分泌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在体内分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