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眼的学名叫什么?就是冒出白汁会让手中毒的植物
这一篇文章内容解释一下“猫儿眼的学名叫什么?就是冒出白汁会让手中毒的植物”的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期望对农资人们有一些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学名EuphorbiakansuiLiou。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属名大戟属EuphorbiaL。
类别药用植物、栲胶或橡胶及染料植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细长,中下部呈稍膨大串珠状或指状块根。
茎单生或2-3个丛生,直立,基部常带紫色,**。叶互生,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两面**。
总花序顶生,轮生苞叶7-8,其上生7-9个伞梗,茎上部叶腋生单梗,每伞梗顶端生2小伞梗,具苞片和小苞片。杯状总苞倒圆锥形,顶端4裂,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尖角。子房三棱状球形,光滑**,花柱1,柱头3,顶端2裂。蒴果近球形,光滑**。
花期6月,果期7-8月。。
分布我国陕西、甘肃、河南等省。
用途根入药,能逐水、消肿、通利二便。主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退、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浮肿。
全株含硬橡胶,可试作橡胶植物进行栽培和利用。
2、大戟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
根圆锥状。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
叶片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
杯状花序总苞坛形。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
种子卵形,光滑。生长于山坡、路边、荒坡或草丛中。
是大戟科,大戟属肉质灌木,具丰富的乳汁。
茎高可达7米,叶片互生,密集于分枝顶端,倒披针形至匙形,先端钝或近平截,基部渐窄。侧脉不明显,肉质。托叶刺状,花序二歧聚伞状,生于枝的顶部。总苞杯状,**,横圆形,蒴果三棱状,平滑**,灰褐色。种子圆柱状,5-7月开花结果。
肉质灌木,具丰富的乳汁。茎高5-7米,直径4-7厘米,上部具数个分枝,幼枝绿色。茎与分枝具5-7棱,每棱均有微隆起的棱脊,脊上具波状齿。
叶互生,密集于分枝顶端,倒披针形至匙形,长5-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钝或近平截,基部渐窄,边缘全缘。侧脉不明显,肉质。托叶刺状,长3-5毫米,成对着生于叶迹两侧,宿存。
花序二歧聚伞状着生于节间凹陷处,且常生于枝的顶部。花序基部具柄,长约5毫米。总苞杯状,高与直径均约25毫米,**。腺体5,横圆形,暗**。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大科。草本、灌木或乔木,体内常有乳白色液汁。
叶通常互生,单叶,稀复叶,有托叶,基部或叶柄上有时有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聚生成各种花序,通常为聚伞花序或特殊的杯状聚伞花序(大戟花序)。有些属的种类有花萼而无花瓣,也有的花萼和花瓣均无。萼片离生或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有花盘或退化为腺体。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或2倍,或极多或很少或1(在大戟属整朵花仅含1**雄蕊)。花丝离生或联合成柱状,花药2~4室,退化子房有或无。雌花:退化雄蕊有或无。子房上位,通常3室,稀1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2颗,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与子房室同数。
果多数为蒴果,成熟时**成3瓣,有时不开裂而成浆果状或核果状。
该科包括宽子叶类和窄子叶类2类,叶下珠亚科、大戟亚科、Porantheroideae和Ricinocarpoideae4亚科,10族,共约300属5000多种,遍布全世界,主要产于热带和**带地区。
中国约72属450多种,遍布中国各省区,主要产于西南至台湾。
大戟属是该科最大的一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仙人掌状的肉质植物,植株各部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单叶互生或对生,有时轮生,全缘,稀有锯齿。
顶生或腋生的杯状聚伞花序,稀单花。总苞辐射对称或稍偏斜,顶端4~5裂,稀6~8裂,裂片全缘或撕裂,裂片弯缺处通常有宽大的腺体。无花被,常具大而鲜艳的花瓣状附属体。花丝短,并有明显的关节。雌花生于花序的中央,有长的子房柄伸出总苞之外。
花瓣状的附属体3~6裂,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颗。蒴果成熟时**为3个2瓣裂的分果爿。
约2000种,中国约产100种,广布于全国各地。
该科以盛产橡胶、油料、药材、鞣料、淀粉、木材等重要经济植物著称。
橡胶树属是主要产橡胶的植物。油桐属产最好的干性油。
乌桕产蜡和油。蓖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巴豆为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木薯是热带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有肥厚的块状根,极富淀粉,是工业上用粉主要原料之一。
余甘子的果可食,维生素C含量高。
该科多数种类有毒,南非产的好望角毒漆是已知有毒植物中最毒的一种。
变叶木属、叶下珠属、麻风树属及大戟属等广泛栽培作观赏植物。
这个植物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中文名是泽漆。
泽漆,大戟科大戟属的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乳汁。
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总花序多歧聚伞状,杯状聚伞花序钟形。蒴果**。种子卵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
根纤细,长7-10厘米,直径3-5毫米,下部分枝。茎直立,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高10-30(50)厘米,直径3-5(7)毫米,光滑**。
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具牙齿,中部以下渐狭或呈楔形。总苞叶5枚,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8-14毫米,先端具牙齿,基部略渐狭,无柄。总伞幅5枚,长2-4厘米。苞叶2枚,卵圆形,先端具牙齿,基部呈圆形。
花序单生,有柄或近无柄。总苞钟状,高约2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光滑**,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和内侧具柔毛。腺体4,盘状,中部内凹,基部具短柄,淡褐色。
雄花数枚,明显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略伸出总苞边缘。蒴果三棱状阔圆形,光滑,**。具明显的三纵沟,长25-30毫米,直径3-45毫米。成熟时**为3个分果爿。
种子卵状,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暗褐色,具明显的脊网。种阜扁平状,无柄。
常见于山坡、路旁、沟边、湿地、荒地草丛中。
泽漆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蔽,较耐湿。在中国分布于宁夏、河南、山东等省,在欧亚大陆和北非也有分布。
生于在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泽漆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蔽,较耐湿。
泽漆原产于美洲,已经扩散到欧洲、亚洲、非洲北部、北美洲及大洋洲,在中国除新疆、**外,几乎遍及中国各地。
繁殖方法一般为播种繁殖。
以幼苗或种子越冬。多集中在9-10月出苗,早春也有部分出苗。
4-10月为花果期。种子小,随风、灌溉浇水进行传播。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止疮疾,消痰退热”,味辛、苦,性凉。有毒,有逐水消肿,散结,杀虫的功能,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等。
新鲜泽漆乳汁毒性很大。嫩茎叶开水焯熟,再清水浸泡,捞出后加油盐调食,也可以将嫩叶晒干后泡茶喝。
种子含油量达30%,可供工业用。
泽漆主要危害麦类油菜、马铃薯、蔬菜等作物。
截至2000年,尤以中国长江流域稻茬麦田和油菜受害较重,青海农田受害也较重,山东省部分地区小麦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危害面积有上升的趋势。
1农业防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锄草。
2化学防除:小麦3-5叶期,可选用20%使它隆乳油每公顷375-525毫升加20%2甲4氯水剂225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公顷375-525毫升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使它隆乳油每公顷375-525毫升加乃5%巨星干悬浮剂15-18克,对水450-600升进行茎叶喷雾。
小麦4叶期至拔节前,可用40%快灭灵干悬浮剂每公顷60-75克,对水450-600升进行茎叶喷雾。
31快灭灵可与巨星、2甲4氯、异丙隆混用。
如与其它农药混用必须先做小面积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使用。混用时不得加人洗衣粉等任何助剂,否则可能会产生药害。
32使用快灭灵时,小麦叶片有时会产生轻微褐色斑点但很快可恢复正常,不影响产量。
33使用快灭灵时,应先将药放入盆内加少量水搅拌,使药充分溶解后,再加所需水量进行喷雾。
34施药剂量要准确,不得随意增加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虎刺梅是大戟科藤蔓状多刺植物,学名Euphorbiasplendens或Emilii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是受欢迎的室内植物,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
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茎稍攀缘性,分枝,可长达2米余。
茎上有灰色粗刺,叶卵形,老叶脱落。花小,成对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伞花序。
外侧有两枚淡红色苞片,花小。苞片有**,也有深红色。
亦称**刺(Christthorn)、虎刺、麒麟花、老虎簕。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
株高1-2m,多分枝,体内有白色浆汁。茎和小枝有棱,棱沟浅,密被锥形尖刺。
叶片密集着生新枝顶端、倒卵形,叶面光滑、鲜绿色。花有长柄,有2枚红色苞片,花期冬春季。
南方可四季开花。蒴果扁球形。
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花虎刺梅(varalba)。目前有多种花色园艺变种,及大花品种。
虎刺梅灰绿色的干枝带刺,校上疏生鲜绿色匙形或倒卵圆形叶片,枝端开出鲜红、玫红的小花。花期长,花色鲜艳,形姿雅致,栽培容易,是人们喜爱的好花。
虎刺梅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全世界大戟属值物有2000余种,中国产200余种,其中光棍树、一品红、变叶木、霸王鞭,药用植物中的大戟、泽漆、甘遂、狼毒、续随子等都是虎刺梅的同属兄弟。
大戟属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树体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汁,这类乳汁是有特殊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有毒。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有利武器。
不仅如此,虎刺梅开花时,它的花柄上还分泌出胶水似的粘液,能粘住小虫,原来,这也是它保护自己免受虫害的防线。虎刺梅全株生有锐刺,茎中白色乳汁有毒。
虎刺梅类植物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粘膜有**作用,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下泻、头晕等。家庭养植只要不随意折花给孩子玩,就不会造成危害。
有经验的花工还会常常利用大戟属植物茎、叶浸渍滤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花卉害虫。茎、花枝叶可入药。
有拔毒泄火、凉血止血之功效。此外虎刺梅据有关专家证实是促癌植物,建议不要栽种。
研究发现,虎刺梅浑身上下都带“毒”。虎刺梅会释放出**性的难闻气味,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
据专家介绍,虎刺梅等促癌植物中含有“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生长。促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