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和什么药复配好白粉病
植物的白粉病用什么药
1、苯醚甲环唑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一起用,有保护叶片和治疗的作用。也是一个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对白粉病,番茄早疫病,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都有很好的效果。适用的作物也很多,比如黄瓜,西葫芦,辣椒,番茄,草莓,豆角,南瓜,甜瓜,西瓜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目前,对白粉病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多采用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晴菌唑、戊唑醇、氟菌唑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 氟啶胺,三唑酮等化学药剂单用或混配施用。其中,代森锰锌、丙森锌等药剂主要作为预防保护剂施用,无法杀灭侵入叶片的菌丝体。
4、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机硫类杀菌剂 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有机硫类杀菌剂,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
5、小麦治白粉病用什么药 2024年02月05日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治疗药剂主要有:杂环类(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三唑类(三唑酮、己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等)。 杂环类乙嘧酚和乙嘧酚磺酸酯防治效果很好,但抗性产生太快。
6、优势:三唑酮具有快速杀菌、长效持效、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中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使用注意事项:遵循使用说明,合理使用药物。注意施药时机,根据病情和气象条件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 多菌灵:特点与作用机制: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甲基硫菌灵。
种植黄瓜白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白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1、重茬是导致田间白粉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田间白粉病病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株病残体留在地面上越冬。容易造成死棵烂苗,恶化土壤微生物环境,根部病虫害的加重等。
2、防治黄瓜白粉病配方:12%吡唑萘菌胺嘧菌酯+18%嘧菌酯(商品名:绿妃),主要防治黄瓜白粉病、靶斑病,西瓜的白粉病以及番茄的灰叶斑病。香蕉的叶斑病等。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3、在黄瓜保花保果方面,我们可以使用赤霉酸+磷酸二氢钾进行喷雾,这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70%左右。另外,芸苔素+胺鲜酯+钼粉+硼肥也是一种有效的保花保果方案,其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0%左右。大鹏3%赤霉酸生长调节剂,犹如一位巧手的园艺师,用其神奇的魔力,轻轻唤醒沉睡的植物细胞。
4、黄瓜霜霉病 育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为害叶片时,真叶染病最初出现浅黄色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病斑,从下部叶片开始枯萎,湿度大时病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发病初期用(240~30 倍(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喷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5天喷1次,连喷~ 3次。
5、主要的防治措施,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彻底的清楚前茬的农作物残留物,深耕翻土。我们也可以用药物防治,初期白粉病我们可以喷施,1%-2%碳酸氢铵溶液或是比作嘧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是40%氟硅唑乳油。交替用药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用药2-3次。
6、霜霉病、白粉病是黄瓜、葡萄、甜瓜等多种作物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真菌性空气传播病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危害作物多,传播速度快,造成损失大等特点。选择广谱高效杀菌剂是控制这两种病害最有效的方法。
秀库,戊唑醇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好吗
1、对小麦白粉病,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环丙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三唑酮、烯唑醇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灌浆期 重点防控麦穗蚜,兼顾白粉病和叶锈病,提倡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
2、谭立云:甲硫·戊唑醇是戊唑醇和甲基硫菌灵的混配剂,合理使用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48%甲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被列入2024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名录,推荐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3、戊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一般,小麦白粉病,高温,田间湿度大,发病严重,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小麦白粉病严重的可以用50%醚菌酯20克加30%苯甲·嘧菌酯30克喷施。
4、戊唑醇不仅可以防治多种病害,而且还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提高产量。应用技术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的锈病、白粉病、灰霉病、网斑病、根腐病,以及麦类赤霉病、散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及种传轮纹病。 戊唑醇具有效果好、药效时间长等诸多优点。
5、戊唑醇为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适用药,在发病初期施用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由于三唑酮在生产上应用多年,小麦白粉病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防效下降。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与三唑酮存在交互抗性,在白粉病病菌抗性强的地区施用防效也不好。
6、原来这家主人,为了节省时间,减轻病害,大剂量使用戊唑醇来防小麦粉锈病和白粉病,结果造成3亩小麦地,颗粒无收,事情使主人非常悲催后悔。戊唑醇确实是一般防治小麦病害的优质广谱杀菌剂,用量少效果大,防病治病效果非常理想,经济实惠。 在使用的时候,必需要谨慎,要把控好配制浓度。
草莓白粉病用什么药
1、在草莓苗期先用一个叫(郑州佳田农业)厂家的小打小闹系列:土传康微生物菌剂,进行冲施或撒施,然后再搭配小打小闹系列:白粉病大礼包‘吡唑醚菌酯、乙嘧酚、头等大事生物刺激素’,进行预防一套打2壶水,防治一套打1壶水。
2、首先从苗期开始,喷80%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预防,7-10天喷药1次。连喷3次,与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交替使用减轻抗性,病害严重时用露娜森防治。
3、花前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预防;花期不宜喷雾,可改用硫磺熏蒸,阴天低温时可连续熏蒸;果期可选用醚菌酯、三唑酮、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等,注意水打足,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间隔7-14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5、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次。可用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喷叶背,能抑制病害蔓延,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农药:石硫合剂、硫磺、多·硫、苯菌灵、氟硅唑。
6、白粉克星采用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氟醚菌胺和醚菌酯的三元复配。这种药剂具有全面的内吸性和耐雨水冲刷的特点,在药后15天内可以达到预防、保护和铲除白粉病的作用。菌医:菌医是一种针对草莓白粉病抗药性而研制开发的特效药剂,主要成分为乙嘧睛菌唑和醚菌酯的复配水剂。
咪鲜胺加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吗
1、为达到较好防治效果,在防治白粉病和锈病时,建议和嘧菌酯及醚菌酯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和咪鲜胺。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进行混配。 定位的失败,是导致粉唑醇处于尴尬的境地的根本原因,而粉唑醇若想在未来获取一定的市场地位,降价是唯一的出路。
2、防治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时,可用25%咪鲜胺50—100克,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 防治炭疽病,用50%咪鲜胺锰络合物1000—2000倍,或25%咪鲜胺500—1000倍,7天一次。 叶斑病的防治,可用50%咪鲜胺锰络合物1000—2000倍或用15%的咪鲜.腈菌唑600—800倍喷施防治。
3、可以选用:戊唑·多菌灵、咪鲜胺·戊唑醇、氰烯菌酯、噻霉酮、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预防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同时适当加入氨基酸叶面肥片片绿或磷酸二氢钾、硼肥促进小麦孕穗健壮。
4、锈病、白粉病: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等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抗菌药物,如苯甲·丙环唑、烯肟·戊唑醇等,对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赤霉病:常用的杀虫剂有:氰烯菌酯、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等,如果是严重的,可以选择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肟菌酯+戊唑醇等。
5、网友尚岗5月2日发: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4月27号第一遍药每亩用“劲兴”50克、43%戊唑醇10克、15%氟环唑50克、30%醚菌酯25克、30%噻虫嗪2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
6、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的药剂有很多,传统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氟环唑、烯唑醇等药剂,由于多年使用,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试验表明,唑醚·戊唑醇对这三种病害防治效果突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