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脲挥发会让人中毒吗
氯吡脲有毒吗?
基本无毒无污染,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氯吡苯脲用作坐果,主要用于花期处理。在甜瓜、西瓜等瓜类上应慎用,尤其在浓度偏高时会有副作用产生。
◆氯吡苯脲与赤霉素或其它生长素类混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但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或先试验后示范的前提下进行,勿任意混用。
◆处理后12小时内遇下雨须重新施药。
膨大剂的危害是什么?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膨大剂”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我国目前已将\膨大剂\纳入农药管理范围,一共有60个产品取得登记资格,被广泛应用于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苹果、梨、猕猴桃等。所以不要想着能不能吃了。要是不能吃,那你什么也吃不了。
膨大剂的危害人体健康是真的吗?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氯吡脲为低毒,制剂为微毒。在通常条件下,氯吡脲降解较快,喷施到植物上24h后就有60%发生降解。
膨大剂危害用动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出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脲被老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排出,不存在蓄积性。
过量使用会破坏口感外观,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有毒、是否对健康产生影响,得和剂量联系在一起。\膨大剂\有其用药期、剂量和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会导致瓜果因局部浓度过高变得形状奇怪、口感不好。比如西瓜肉中出现黄色或者白色的空心部分、草莓果肉空心、猕猴桃又硬又酸等。
虽然说用残留检测与动物实验证明了膨化剂对人体健康并不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使用过量的膨大剂则还是会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在我们购买一些农作物时,要选择外观正常的,如果打开后发现情况不对(最熟悉的是西瓜打开后出现白色、黄色空心现象),或是口感不对,最好不要食用。
氯吡脲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啊?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氯吡脲
中文别名1-(2-氯-4-吡啶)3-苯基脲;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吡效隆醇;施特优;1-(2-氯-4-吡啶基)-3-苯脲;调吡脲;1-(2-氯-4-吡啶)-3-苯基脲;氯吡苯脲;吡效隆;
英文名称forchlorfenuron
英文别名1-(2-Chloro-4-Pyridyl)-3-Phenylurea;KT-30;N-(2-chloro-4-pyridinyl)-N’-phenylurea;4pu30;cn11-3138;v3183;fulmet;CN-11-3183;1-(2-chloro-4-pyridyl)-3-phenylurea;SITOFEX;N-(2-chloropyridin-4-yl)-N’-phenylurea;4-CPPU;CPPU;
CAS号-60-8
美国海关编码(HS-code):
概述(Summary):HTS:。
CompoundsContainingAnUnfusedPyridineRing(whetherOrNotHydrogenated)InTheStructure(excludingProductsInU。s。Note3ToSectionVI)。
Notes:ifthecompoundisafungicide,useHTS。Ifthecompoundisaherbicide,useHTS。Ifcompoundbelongstootherpesticide,useHTS。
Ifcompoundisanantidepressant,tranquilizerorotherpsychotherapeuticagent,useHTS。Ifcompoundbelongstootherdrugs,useHTS。
。Rategeneral:6。5/。Ratespecial:Free(A,AU,BH,CA,CL,CO,D,E,IL,J,JO,K,MA,MX,OM,P,PA,PE,SG)。
氯吡脲对蜜蜂有毒吗?
基本无毒无污染,对蜜蜂也没有毒
◆氯吡苯脲用作坐果,主要用于花期处理。在甜瓜、西瓜等瓜类上应慎用,尤其在浓度偏高时会有副作用产生。
◆氯吡苯脲与赤霉素或其它生长素类混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但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或先试验后示范的前提下进行,勿任意混用。
◆处理后12小时内遇下雨须重新
使用氯吡脲有什么要求?
(1)可与赤霉酸、某些农药混用。
(2)严格按规定时期、用药量和使用方法,浓度过高可引起果实空心、畸形果、顶端开裂等现象,并影响果内维生素C含量。药液应现用现配,否则效果降低。
(3)初次使用本剂时最好邀请植保部门作指导。
(4)对人眼睛及皮肤有刺激性,施用时应注意防护。
氯吡脲的缺点?
氯吡脲用作坐果,主要向花器、果实处理。在甜瓜、西瓜上应慎用,尤其在浓度偏高时会有副作用产生。
葡萄使用浓度过高,易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酸度。老、弱、病株或未疏果的弱枝上使用,果粒膨大不明显。处理后12小时遇水需要重新喷洒。
氯吡脲是膨大剂吗,怎么使用呢?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
①猕猴桃。谢花后20~25d,用0.1%药液5~2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膨大果实。
②枇杷。浸幼果,使用浓度10~20mg/L。果实膨大期对树冠喷施2~3次,浓度为500mg/L赤霉素加30mg/L的吡效隆,可有效促进果实的后期生长膨大,使果实提高品质,提早成熟上市。
③葡萄。用0.1%药液5~15ml加水1kg(即浓度为5~15mg/L)药液在谢花后10~15d浸渍幼果穗,可膨大果实,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④无核葡萄。选择生长健壮的的壮龄葡萄树,花前3d使用赤霉素50mg/L浸花穗和花后10d赤霉素50mg/L加吡效隆100mg/L浸幼果两次,能显著增加单粒重和单穗重。花后10d用吡效隆10~20mg/L浸幼果,能明显增大果粒。
⑤桃。开花后30d以20mg/L浓度药液喷幼果,可膨大果实,促进着色,改善品质。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从使用多年的情况看,技术成熟,生产效果好。
氯吡脲用什么溶解?
氯吡脲溶解可以使用极性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乙醇等。氯吡脲是脲型细胞分裂素中生理活性最强的,其作用机理与嘌呤类细胞分裂素如、细胞激动素等相似,但其活性高,所需浓度低,比如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活性也仅仅是氯吡脲的0.1,因此氯吡脲是种植栽培上最常用的膨大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