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花生控旺多效唑每亩多少克 地膜花生一亩地用多少种子
地膜花生是指在花生种植过程中,使用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以达到保温、保湿、控制杂草等作用的一种种植方式。而控旺多效唑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除草剂,常用于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的除草。
在地膜花生种植中,使用控旺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和产量。那么,控旺多效唑每亩需要使用多少克呢?
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控旺多效唑每亩使用量应该在20克左右。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 在地膜敷设之前,先将土地整平,去除杂草。
- 将控旺多效唑按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配制好,一般为20克/桶。
- 在地膜敷设后,将控旺多效唑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地膜上,每亩用量大约为20克。
- 在喷洒后,尽量避免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下雨,以免影响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控旺多效唑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药害。
控旺多效唑每亩使用量应该在20克左右,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膜花生中的杂草生长,提高花生产量。
相关拓展:
问:花生控旺技巧
花生盛花期,亩用15%多效唑50g兑水30斤,喷施花生植株,控旺效果好;花生初花期亩用50-100mg每升的烯效唑药液喷施植株,既能控旺,还能提高产量;花生盛花期到结荚期用200-500mg每升的矮壮素药液喷施植株,连续使用2-3次即有很好的控旺效果。花生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控旺比较合适。
一、化学控旺
1、花生盛花期到结荚期,亩用50g15%多效唑,兑水30-45公斤喷施植株,控旺效果好,持效期长,价格便宜,还能提高产量。
2、花生盛花期到结荚期用200-500mg每升的矮壮素药液喷施植株,可降低株高、提高产量,初花期、盛花期、下针期、结荚期都可使用矮壮素,连续使用2-3次即可。
3、初花期喷施50-100mg每升的烯效唑药液,下针后15天用100mg每升的烯效唑喷施,都能起到控旺、提高产量的作用,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还能促进茎物哪仿干粗壮,不会影响下茬作物,对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下针前用100-150mg每升的甲哌鎓喷雾罩纤叶面,可促进生殖生长,明显增加产,具有一定的控旺作用。
5、花生初花期到盛花期用500mg每升的吡啶醇药液,可防止倒伏,促进结荚,增加产量。
6、下针初期用1000-1500mg每升的丁酰肼喷雾叶面,既能降低株高,还能增加产量。
二、人工控旺
从中间把花生秧往两边踩,缩短花生针扎入土壤的距离,踩过之后,可在上缓李面覆盖一层土,以免花生秧复原。小面积种植花生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控旺,效果比较好。
三、控旺时间
花生的最佳控旺时间为花期末到结荚期,花生长到30-40厘米时,花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此时进行控旺最合适,在第一次控旺15天之后,植株高度在45厘米以内时进行第二次控旺,有利于增产。
问:花生苗期旺长怎么控
1、化学控旺:每亩用50g的多效唑兑水30公斤,然后对准花生苗进行喷洒。2、人工控旺:把花生秧往两边踩,以免针叶扎入土壤中。3、控旺时间:适合在花期末到结荚期进行。4、控制水肥:保持土壤微微干枯,减少追肥次数和用量。
花生苗期旺长如何控制
1、化学控旺
花生苗期旺长,可以每亩用50g的多效唑,兑水30-45公斤,然后喷施植株,控旺效果好,持效期长,还能提高产量,连续使用2-3次即可,注意野游要控制药物的浓度。
2、人工控旺
从中间把花生秧往两边踩,缩短花生针扎入土壤的距离,踩过之后,可以在上面覆盖一扰谈层土,以免花生秧复原,小面积种植花生,适合采用人工控旺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3、控旺时间
花生的最佳控旺时间为颂李销花期末到结荚期,即花生长到30-40厘米时,此时花期基本上已经结束,进行控旺最合适,在第一次控旺15天后、植株高度在45厘米以内时完成第二次控旺,有利于增产。
4、控制水肥
想要花生不再旺长,可以合理控制水肥,尤其在苗期,一定要减少浇水量,让苗株接受雨水的滋润即可,并且要科学施肥,间隔1-2个月追施一次复合肥,降低花生的生长速度。
问:花生打矮壮素过早会影响果子生长吗?
现在人们种植任何作物,几乎都是依赖于化肥来提高产量,而用肥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又加上遇到高温多雨天气,作物都会出现徒长的现象。作物一旦徒长,肯定会影响产量,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采用多效唑,矮壮素等控旺剂来延缓其生长,提高产量。矮壮素属于植物生长延缓剂,主要是抑制植株赤霉素的合成,抑制细胞的伸长而不影响细胞的分裂,最终使植株矮化,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抗倒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等。
我们这里的地膜春花生,由于土壤比较肥沃,而且化肥用量大,所以几乎都会喷控旺剂,以控长矮化,防止倒伏,提高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这里的春花生一般是在株高25-30厘米时喷,不要超过35厘米。喷矮壮素过早,容易导致过度控制,花生个头小,针入土浅,有很多花生果长在浮土中,粒小,像珍珠豆型的小花生,而且还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如果喷施过晚,花生秧子已超过35厘米甚至40厘米以上,出现了倒伏,再喷矮壮素就起不到控旺防徒长,防倒伏的作用了,会减产。
而像柘山镇这里的春花生,人家几乎不喷任何控旺剂。因为他们那里的花生几乎都是播种在山岭薄地中,贫瘠的土壤,加上水分流失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让他们那里的花生根本就长不高,如果再喷矮壮素等控旺剂,会导致减产。
像夏花生,由于生育期短,单株结果能力低,要想获得高产,就得靠增加播种密度来提高产量。但增加了播种密度,就容易导致生长势弱,茎秆纤细,不抗倒伏。夏花生矮化密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就得在开始开花后的25-30天左右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来控旺,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因此说来,栽培花生并不是任何地块都可以喷施矮壮素等生长延缓剂,得看土壤肥力,植株长势而定。当花生长势弱,地块肥力差时,请勿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以免造成药害,如严重矮化,分枝不能伸展,发脆易断,叶片畸形,幼叶严重不长,最终影响花生的产量。矮壮素特别是对花生,大豆,棉花等双子叶植物容易产生药害,而对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不易产生药害。
问:请教种植专家花生种植技术!黑龙江省到了花生收获期,下雪土地冻住了
你好,花生在收获期只要雪不大不会对产量有大的影响,如果雪比较大应该覆上地膜防止冻害,同时也要注意除雪防护,以下找到了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你。在花生生长中后期,一方面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温度较低,光照不足,或者连续干旱,容易导致花生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雨水充足,光照强烈,气温较高,容易导致花生植株徒长。这两方面都会使花生荚果发育不良,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加强花生田间中后期管理非常重要。概括为“防病治虫,控旺止衰”。
1、及时防治花生叶斑病:中后期是花生叶斑病发生的严重时期,为害较重,直接影响到花生的饱满度。花生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焦斑病。在田间叶斑病发生的症状表现明显。褐斑病:叶面病斑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初期病斑周围产生明显的***晕圈。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成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逐渐干枯脱落。黑斑病:初生褐色针头大小的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开始呈浅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或暗褐色,叶背面有许多小黑点,排列成有规则的同心轮纹。网斑病:病斑先在基部叶片发生,呈白色网状,病斑扩大,由白、褐至黑褐色,形成边缘不清晰的网状斑。焦斑病:病斑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退绿,渐变黄、变褐,并呈楔(V)形向叶柄发展。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剂主要有:物理保护剂高脂膜200倍、生物制剂农抗倍和海洋生物制剂农乐1号400倍。化学药剂双苯三唑醇1000倍、百菌清1000倍、烯唑醇1500倍、叶斑净Ⅱ号600倍、波尔多液、代森锰锌400倍等,每亩用药液75公斤。夏播和麦套花生保持好叶片,对于产量的提高尤为重要。
2、防治花生虫害: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棉铃虫和红蜘蛛,有暴发性强,发生面广等特点。棉铃虫第一代发生于麦田,第二代为害春花生,第三代为害麦套花生,第四代为害花生,一至三龄幼虫剥食嫩叶和花蕾,从四龄进入暴食期,三龄以前进行防治效果较好。红蜘蛛在后期干旱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防治棉铃虫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乳剂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2.5%敌杀死乳油1500倍,20%灭多威1200倍。防治红蜘蛛的药剂主要有:20%广克威1000倍,40%乐果乳油800倍,50%棉铃宝乳油800倍等。
3、控制旺长: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丰富,如遇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徒长,当花生主茎达到40厘米时,应当进行控制生长。方法是:用15%多效唑可湿粉每亩用水50斤,配成浓度为100ppm溶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注意应用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落叶和花生烂果。或者每亩用水50斤对壮饱安20g进行叶面喷洒。在绿色食品花生生产田,严禁用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需人工摘掉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点进行控制。
4、疏通排水渠道:花生生长中期若连续阴雨,土壤中的水达到饱和,土壤的通透性差,长时间后,会影响到花生的品质,要及时疏通排水渠道,避免田间积水现象,并使以后的降雨能及时排出,防止早衰。
5、喷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每亩2斤对4两白糖,叶面喷洒。或用草木灰5%~10%浸出液,每亩60公斤喷施,或用天达2116每亩2袋,叶面喷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