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安徽农业 安徽农业大学是几本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93 次
安徽农业 安徽农业大学是几本

安徽农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安徽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些措施使得安徽的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

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他们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了一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他们还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加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些措施使得安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

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安徽省**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而成立的机构。科技创新中心先后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安徽省**还组织了一些科研团队,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这些措施推动了安徽的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安徽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他们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广了一些新型农业产业,如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同时,他们还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总结

安徽省**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未来,我们相信安徽的农业将会更加繁荣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
  • 特色农业(tèsènóngyè):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特点,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
  • 休闲农业(xiūxiánnóngyè):是指在乡村地区发展起来的以农业为主体、融合了风景旅游、康体健身、文化教育、科普科技等多种元素的一种新兴产业。
  • 生态农业(shēngtàinóngyè):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
参考来源:《安徽省农业发展报告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安徽农业工程技术学院是公立的吗?

是公立的。

安徽农业工程技术学院是在2024年由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合肥电力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财学科相结合,特色鲜明的电力高等职业院校。2024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24年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且于2024年10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2、安徽农业科技学院是几本?

教育部门本来就没有划定一本和二本,毕业证上显示也只有本科和专科区别。我们一般是依据第一批次招生还是第二批次招生来判断该院校是一本还是二班,安徽农业科技学院属于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前在安徽省高考招生中第二批次招生。

3、安徽农业大学如何?

学校不错。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

4、安徽农业大学成立时间?

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于1928年,前身是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3]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是干什么的?

所承担的业务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应用与开发,农业种子的培育与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等等

拓展好文:2024年安徽省渔业人均纯收入.57元,涨9.56%,超过全国增速

  2024年安徽省渔业人均纯收入.57元,涨9.56%,超过全国增速

  安徽省水域类型多样,水生生物丰富,是内陆渔业大省。全省水域总面积1581万亩,鱼类13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50余种。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710万亩左右(不包括稻田养殖),水产养殖面积位居全国内陆省份第二位,是全国重要的淡水产品供应基地。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渔业经济总产值924.44亿元,增长3.6%,位居内陆省份第三。其中,渔业产值(第一产业)579.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第二产业)129.61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第三产业)215.33亿元。

  2024年安徽省淡水水产品总产量232.41万吨,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7.2%,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为218万吨,居全国第六,较去年增长了3.3%;受退捕长江禁捕的影响,捕捞产品产量为14.4万吨,较去年下降了29.8%。

  从养殖水域来看,池塘是安徽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养殖面积为307.06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的42.8%,养殖产量为126.6万吨,占全省淡水养殖产品产量的57.8%,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淮、环巢湖三大渔业经济带。另外围栏、网箱、工厂化等养殖方式面积分别为7484.57亩、5720.24亩、1316.14亩,水产品产量分别为0.12万吨、1.55万吨、1.56万吨。

  “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对规模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养殖设施,科学治理养殖尾水,应用标准化生产模式,达到养殖池塘绿色健康养殖能力显著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的效果。

  从养殖品种来看,2024年安徽省鱼类产量为151.86万吨。其中超过万吨的有青鱼7.99万吨,草鱼27.26万吨,鲢鱼26.73万吨,鳙鱼27.26万吨,鲤鱼9.5万吨,鲫鱼19.21万吨,鳊鱼和鲂鱼9.38万吨,黄颡鱼3.64万吨,鳜鱼4.38万吨,乌鳢3.21万吨,泥鳅3.88万吨,黄鳝3.6万吨,鲇鱼1.7万吨。另外甲壳类产量为46.15万吨,贝类产量为4.84万吨,其它品种产量5.16万吨。

  安徽水产优势品种

  鳜鱼

  全国鳜鱼产量为37.7万吨,安徽省产量占全国11.6%,除广东省、湖北省以外,位居全国第三。安徽鳜鱼以河蟹养殖池塘套养为主,面积80万亩左右,池塘主养2万亩左右,池塘主养以鲜活饵料鱼为饵料,平均亩产400公斤。“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广鳜鱼池塘主养模式,扩大养殖面积,合理确定养殖单产,保证鳜鱼安全优质。

  青虾

  全国青虾产量为22.88万吨,安徽省青虾产量为4.81万吨,占全国21.02%,除江苏省以外位居全国第二位。安徽青虾主推模式为池塘生态养殖和虾蟹混养,是青虾的主要产地,生产的青虾壳薄、肉嫩、个大、味美,体表光洁半透明、色泽鲜亮,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十四五”期间,以产出大规格、优质青虾为目标,提升池塘青虾生态养殖水平,满足人们对虾类优质蛋白的需求。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全国小龙虾产量为239.37万吨,安徽省产量为40.92万吨,占全国17.09%,除湖北省以外,位居全国第二。安徽小龙虾养殖以稻虾综合种养为主体,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22万亩,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稻虾综合种养占95%以上。“十四五”期间,安徽把“生态安全、绿色发展、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要求,稳定综合种养面积,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养大虾,养优质虾,着力提升小龙虾产品品质。

  河蟹(大闸蟹)

  全国河蟹产量为77.59万吨,安徽省产量为9.98万吨,占全国12.86%,除江苏省、湖北省以外,位居全国第三。安徽沿江沿淮湖泊众多,水质清澈,底质粉沙坚硬,是大河蟹的最佳生长地区。安徽河蟹池塘养殖面积80万亩左右,湖泊等大水面养蟹一度达到300万亩,但受大水面退养影响,面积和产量逐渐缩小。“十四五”期间,安徽将以产出优质蟹为目标,继续在池塘推广以“种草、投螺、混养、稀放、控水”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技术,打造安徽大闸蟹区域品牌,着力提升安徽河蟹美誉度。

  中华鳖

  全国中华鳖产量为33.26万吨,安徽省产量为3.98万吨,占全国11.97%,近年来安徽中华鳖养殖面积、产量逐年增加,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三。“十四五”期间,安徽中华鳖主推温室育苗,池塘生态养殖、稻鳖综合种养的“二级养殖模式”,着力提升中华鳖品质。

  安徽省大口黑鲈养殖发展也十分迅速,常年大口黑鲈产量1万吨左右。2024-2024年,安徽**渔业公司从美国引进大口黑鲈原种,开展大口黑鲈“皖鲈1号”选育,2024年繁殖大口黑鲈鱼苗8亿尾。从养殖效果看,大口黑鲈“皖鲈1号”生长速度、抗病力等均有明显优势。“十四五”期间,安徽大口黑鲈绿色健康养殖主抓种质这个源头,推进大口黑鲈“皖鲈1号”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打造大口黑鲈产业强省。

  安徽水产未来发展计划

  1、加强水产投入品监管,农业农村部将在2024-2024年连续三年开展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相关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故意以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名义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兽药,逃避兽药监管的违法行为,决不能使一些“改头换面”的违法产品轻易逃避监管。

  2、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为了提升我省的水产品种质资源,我省需要做好水产品的种质资源的采集和收集工作,加强渔业种质资源调查。鼓励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加大优质资源引进,丰富我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3、加强对老旧废池塘的改造。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我省需加大对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支持力度,提高池塘养殖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4、扶持水产品加工企业。臭鳜鱼加工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省内重要的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0家,作坊不下百家,主要集聚于黄山市,年产值达到30亿元,是黄山市的重要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其中徽三臭鳜鱼色如白雪、形如蒜瓣,肉质Q弹,口感滑嫩,闻则微臭,食则亦香。

  5、建立小龙虾产业集群

  依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的通知》,安徽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未来将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

  安徽山美水美环境佳,诞生了老子、庄子、朱元璋、陈独秀等独领**的“大人物”,传承着徽文化、建安文学、新安理学等厚重文化。安徽农业素有改革创新的传统,农村“大包干”发端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起步于安徽,相信安徽渔业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