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主要有啥病害虫 大姜主要有啥病害虫害呢
大姜是一种常见的生姜品种,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大姜的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而夏季是大姜生长的旺季。在大姜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害虫的威胁,这些病害虫会对大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一、大姜的主要病害虫1.大姜螟
大姜螟是大姜上的一种小型蛾类,它的幼虫会在大姜的茎、叶、花和果实上进行食害,导致大姜的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
2.大姜象甲
大姜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甲虫类病害虫,它的幼虫会在大姜的根部进行食害,导致大姜的根系受到破坏,影响大姜的生长和产量。
3.大姜黄龙病
大姜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大姜的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症状,严重影响大姜的生长和产量。
二、防治措施1.早期预防
在大姜生长的早期,可以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例如喷洒农药、清除杂草等。
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大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虫的发生。在施肥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姜的生长需要,增加有机肥的比例,提高土壤的肥力。
3.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大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相关问题解答大姜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媒介昆虫传播。
可以在大姜生长的早期,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例如喷洒农药、清除杂草等。
大姜象甲的幼虫会在大姜的根部进行食害,导致大姜的根系受到破坏。
可以进行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比例,提高土壤的肥力。
大姜的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而夏季是大姜生长的旺季。
问答拓展:生姜常见虫害有哪些?
生姜常见虫害有蓟马、姜螟(钻心虫)、姜弄蝶、玉米螟等。蓟马属缨翅目害虫,可用3%天达啶虫脒(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用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用2%天达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姜螟、锋芦宽姜弄蝶、玉米螟属鳞翅目害虫,可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哗肢盛期喷施青虫菌(苏云金杆菌)6号悬浮剂900倍+3000倍有机硅液,或用1500倍25%天达灭幼脲悬浮剂+3000倍天达有机硅液,效果良好。如虫龄已大,错过最佳防治期,可喷施1500~2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液银亮或2000倍20%虫酰肼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大姜常见病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生姜生产中的病害极多,常见的有细菌性姜瘟病,真菌性根茎腐烂病,生姜斑点病,纹枯病,炭疽病,根线虫引起的癞皮病,病毒病,及某些缺素症,高温失绿症等。这些病害的发生,姜农大都认为是温度,种植密度,肥料,种姜,土壤等引起的,这是肯定的,这是现代农业的出现的新问题。
一,种性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任何一种野生的植物很少发病悄桥。自然界中病原菌客观存在并自生自灭,植物与病原菌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病菌不会只危害人工种植的作物,而不危害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进行自然选择达到与生态环境和病原菌间矛盾的相对平衡,适者生存。也就是说,野生植物与病原菌同步进化且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病害不会造成对寄主植物的严重危害,它们相对"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人类是打破这一"和谐"的罪魁祸首。我们的耕作,栽培,管理措施等方法对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中的栽培作物由于人类的需求,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用人工选择替换了自然选择,培育出高产的新品种,这就改变了植株的生长周期,形态及组织结构,使植株处于另一种环境中,从而破坏了自然平衡,导致作物的抗逆性减弱,品种遗传性单一。
再就是,由于人工培育种对经常变化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远不如病原菌强,我们只是改变了植株的种性,但却不能改变启销猛病原菌。
第三是我们在作物的栽培管理中经常用到化学农药,斗滑但因防治病菌不彻底,病菌快节奏的换代特性形成了抗药性,抗逆性,多变性。我们在病菌的防控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落后于病原菌的换代,搞不清它到底向哪个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只能按照病菌的变化而开发研制新药品。这就像今年的新冠病毒一样,它的变异性快,对于疫苗的研制大费周折。
这也就是大姜病害发生重而难防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种性的改变,导致了大姜病害发生重。如大姜本喜欢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的沙壤土,如果我们把它们栽植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再加上保护设施等,人为地创造环境条件供其生长,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大姜的影响就是病害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连作的原因
大姜虽然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性较强,但多年的重茬栽培,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大姜植株表现为矮小,叶黄而长势差,姜块发育不良,抗性减弱,为病菌的侵袭带来了可乘之机,如姜瘟病发作,很难治愈,并且土壤残留病原菌重,一旦条件适宜会导致连年发作。
大姜根线虫,茎基腐烂病等多种病原菌都是土传病害,连作大姜都存在着潜在发病风险。大姜不宜多年重茬栽培,适时轮作是减少病害发生的最佳途径。
再就是不合理的施肥,如有机肥用量减少,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导致植株徒长,田间透光性差,预防病害不及时等,都会造成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如氮肥过多,炭疽病发生重等。
我们在栽培大姜时,应该从栽培,耕作和管理技术入手,以防病为核心,把栽培和防病结合起来,制定整套高产的耕作,栽培和管理措施,农业的,物理的,化学的配合应用,促进大姜的正常生长发育,选育抗病高产品种,配合施药控制病害,从根本上解决大姜生产与防治病害的问题。
问答拓展:大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大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食品中加了姜,可以去腥调味,在每道菜中都能发现它的存在。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姜还可以用于医药,在中医里他可以用来祛湿除寒,受了寒凉之后就可以做姜水喝。所以姜在我国也会大面积的生产,但是它也有一些病害,比如说姜温病,斑点病,根腐病等都对姜的生产有着影响,要及时对这些病症进行医治。
如果姜一旦患上姜瘟病会造成两成到三成的损失,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毁种誉枯。姜温病会危害姜的根茎部分主要是地下的根茎,患上病之后根茎就会逐渐变烂,只剩下外面覆盖的表皮。防治姜瘟病可以从姜苗开始入手,要挑选出健壮的姜种,在源头上防止病症的侵蚀。还可以在种植的时候与其他作物轮作,平时要多翻土壤,施加优质肥。
斑点病一般在8月到10月上旬为高发期,这段时间更是多雨,对姜苗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个病症主要危害是姜的叶片部位,导致姜的叶片上有白色水渍状的斑点。一旦发现有斑点病的姜苗一定要及时拔除,防止传染给其他健康姜苗,种植过程中要多施加肥料,如果患上了斑点病,要及时进行药物防治。根腐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遭遇下雨天气,雨后如果是高温天气,就极其利于腐霉菌的局氏生长,对姜的块茎有巨大的影响。发病时姜的根系会变得腐烂容易脱落,在发病初期庆腊洞要及时喷洒药液对其进行控制,后期要注意防止高温。
姜的种植主要有以上三种病症,但也有大姜炭疽病等病症,但都与上面三种类型相似。大姜的病害一定要注意防治,早发现可以趁早治疗,防止其扩散影响其他正常植株,从而影响全年的收入。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