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冬瓜灰霉病分布区域 冬瓜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051 次
冬瓜灰霉病分布区域 冬瓜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冬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影响冬瓜的生长和产量。目前,冬瓜灰霉病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为主要发病区域。

冬瓜灰霉病的病因

冬瓜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霉菌,它会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繁殖生长,进而导致冬瓜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感染病害。冬瓜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良、水分过多、土壤缺氧等也会增加冬瓜灰霉病的发生风险。

冬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冬瓜灰霉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冬瓜时,应尽量选用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管理:农民需要及时清除冬瓜田里的杂草和病叶,保持农田的通风透气,避免土壤过湿和缺氧。

3.使用药剂:如果冬瓜已经感染病害,农民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洒,以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

4.合理施肥:农民需要根据冬瓜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保证其养分充足,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冬瓜灰霉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冬瓜灰霉病如何防治?

答:农民可以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药剂、合理施肥等方面入手,对冬瓜灰霉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问题二:冬瓜灰霉病的病因是什么?

答:冬瓜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霉菌,它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生长,进而导致冬瓜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感染病害。

问题三:冬瓜灰霉病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哪些?

答:冬瓜灰霉病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其中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为主要发病区域。

问题四:冬瓜灰霉病会对冬瓜的生长产生什么影响?

答:冬瓜灰霉病会影响冬瓜的生长和产量,导致冬瓜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受到感染,严重的话会导致冬瓜减产甚至死亡。

问题五:如何判断冬瓜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答:农民可以通过观察冬瓜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如果发现有灰白色的霉斑或软腐病斑,就说明冬瓜可能已经感染了灰霉病。

问答拓展:冬瓜灰霉病是一种怎样的病害呢?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病源菌体从植株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西红柿蘸花后不易脱落的花瓣、花头是容易感病的部位,导致果实感病软腐。此病害可以发生在植物的叶、茎及果实,从而引起腐烂,而且灰霉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发病部位产生灰色霉层,有时还能形成菌核。其中棚室种植和温室种植蔬菜,发生灰霉病病菌扩散后,小瓜条变软、腐烂、萎缩,病斑先发黄,槐棚咐后长出霉层,并逐渐变为浅灰色,病瓜停止生长。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20-50毫米的褐色病斑,边缘明一定要及时治疗。灰霉病极易传播,很难彻底根治。发病特点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

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抗逆能力。蔬菜植株长势和枝较弱,伤口、虫口较多的植株极易受到灰霉病菌的感染,并以此病株为侵染源,对周围植株造成再侵染。而生长健壮的植株则很农村里种菜的都知道,灰霉病是蔬菜上一种常见且危害大的病害。这种病害危害范围广,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等都会感染这种病害。这种病害大多在持续的阴雨天发生的概率大,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抗逆能力。蔬菜植株长势较弱,伤口、虫口较多的植株极易受到灰霉病菌的感染,并以此病株为侵染源,对周围植株造成再侵铅纯染。而生长健壮的植株则很农业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改进灌水方式,提倡滴灌和膜下暗灌,控制田间湿度;保护地注意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扫、销毁残枝落叶,及时翻耕土地,晒垡、冻垡,以减少病源。

问答拓展:冬瓜灰霉病危害有哪些呢?

感染灰霉病的叶片,病菌先从叶片边缘侵染,呈典型性V字型病斑。病菌从花期侵染,病菌残留在柱头,继而向青果、果面、果柄扩展,致使感病青果呈灰白色,软腐,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严重时导致植株折断、枯死。花是感染病害的源头,所以病株皆因花而起,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变软、萎蔫、腐烂,并长霉霜,进而向幼瓜扩展。果病因花而染,染病后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

病斑初期表现为水渍状,日后会变成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有的病斑还会长出灰褐色霉层。如果环境高湿,灰霉病病斑范围会迅速扩大,形成大约20毫米大病斑。黄瓜茎销拦蔓染病后,会造成茎部腐烂7天1次,连用2~3次。还可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烟,或在傍晚每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喷洒,每隔7~10天用一次,连续或与其他药物交替施用2~3次。

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近圆形,不规则形大型轮纹病斑,边缘明显,表面着生灰霉。烂瓜、烂花附着在茎蔓时,能引起茎蔓部分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在相对干燥或者打药后,黄瓜灰霉病叶片,幼果有时病斑相对干燥,很难见到土灰色蓬松的霉层,但是只要出现持续高湿的条件,霉层会再次出现。

主要是因为该病容易引发黄瓜果实的腐烂,除了果实受害之外,黄瓜的叶子、茎、蔓等部位也会遭遇染病。该病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进入高发期,容易在连阴雨、低温、湿度大、光照少的条件下多发及病重。、较低温度(18~23℃)、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容易发生,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灰霉病手斗锋将停毕晌止蔓延。黄瓜灰霉病多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大棚内发生。

问答拓展:冬瓜有灰霉病吗?可以用50%腐霉利防治吗?

冬瓜灰霉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花和果实,也为害叶片。花及幼瓜染病花瓣、柱头上产生水渍状斑点,扩大后褪绿继续扩展到花蒂部及嫩瓜上激袭弊,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变,并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烂瓜。叶片染病叶缘产生V字形较大病斑,叶面现黄褐色近圆形病斑,边缘浅明族***,禅搭病斑上有时产生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褐色霉,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冬瓜灰霉病-病原
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无公害防治法参见黄瓜灰霉病。
冬瓜灰霉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留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棚、无病株上留种,采用冰冻滤纸法检验种子是否带菌。
(3)温汤或药剂浸种。55—60℃恒温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再催芽,或用O.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均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4)覆盖地膜,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轮作倒茬,重病棚(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
(5)熏蒸消毒。温室、塑料棚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O.25公斤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1夜。
(6)加强栽培管理。尤其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十分重要。保护地栽培,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放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白天控温28—30℃,夜间15℃,相对湿度低于90%。中温低湿棚平均温度21—25C,或控制大棚湿度高于90%不超过8小时,可减轻发病。
(7)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发病初期开始用喷粉器喷撒10%多百粉尘剂,或5%防黑星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克,连续防治3—4次。
(8)棚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喷洒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一10)水剂150倍液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BO一10)水剂15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药液60—65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9)加强检疫,严防此病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