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呀异丙威作用及药效
秋季是虫害高发季节,一是秋季气温适宜,是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二是各种露天作物收割,潜藏在外界的虫子纷纷迁徙,成为棚室内的“不速之客”。1、钻心虫
属鳞翅目细卷蛾科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叶柄群集取食危害,常将茎髓蛀食空,并产生大量粪便。受害叶柄表面出现黄斑,并有很多蛀孔与羽化孔,危害后期叶柄从中上部折断,叶片枯萎。
防治钻心虫,施药适期为卵孵高峰期,可以用虫螨腈、阿维菌素乳油交替用药,每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2次。幼虫钻入叶柄蛀食时,及时摘除受害叶柄,或将有虫的叶和叶柄一起踩入泥中沤杀。同时要及时清除残株,消灭越冬幼虫。
2、蓟马
别名瓜蓟马、黄蓟马、棕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为突发性害虫。蓟马食性杂,一般年发生10~15代,世代重叠严重,成虫、若虫锉吸植株心叶、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
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果受害后表面产生黄褐色斑纹或锈皮,毛茸变黑,甚至畸形或落果,危害盛期为8月下旬至9月。防治措施如下:一是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栽培。
二是合理灌溉。干旱天气时,棕榈蓟马发生重,要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合理的田间湿度,使其不利于棕榈蓟马生长发育。
三是黄板诱杀,在成虫盛发期,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四是喷雾防治,植株心叶始见有2~3头棕榈蓟马时要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甲维盐、多杀霉素、虫螨腈、呋虫胺等,药剂要交替施用。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3、粉虱
是一类体型微小的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像小蛾子为其蜡腺分泌的白色蜡粉被其足涂抹到身体上而成,与鳞翅目昆虫的鳞片性质不同,但也有的种类的翅为黑色、红色或淡黄色的;"虱“”形容其体型微小,最大不超过3mm。
成虫、若虫均能刺吸植物韧皮部的汁液。由于其发育快、繁殖力高,往往短时间内种群就可达到很高密度,从而吸取大量的汁液,导致植物衰弱。同时成虫、若虫分泌蜜露及蜡质物污染植物器官和果实,诱发煤烟病的发生,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片萎缩、枯萎和提前落叶,同时使农作物品质及质量下降。
还有部分粉虱是许多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所传播的植物病毒可引致植物喷形和果实败育,造成严重损失。
对温室作物而言,可应用防虫网来阻止粉虱进入;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还可投放天敌,比如瓢虫、草蛉、东方蚜小蜂等。药剂采用啶虫脒、吡蚜·异丙威、螺虫乙酯等。药剂要交替施用。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4、菜螟
属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心叶及生长点,并能诱发软腐病。
在成虫盛发期、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新叶被害时,喷洒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球孢白僵菌,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危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