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排查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其中条锈病和赤霉病是比较常见的两种病害。
一、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小麦条锈病主要在小麦生长初期发病,病叶上出现***或橙***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条状病斑,病斑上长满了条锈菌的子囊菌,会使小麦叶片逐渐枯黄变脆。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等。选用抗病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北方也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小麦赤霉病主要在小麦成熟期发病,病株上出现暗红色或棕色的霉层,霉层上长满了赤霉菌的产孢体,会使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科学施肥等。选用抗病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排查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排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小麦叶片、病株、穗部等部位是否出现相应的病斑、霉层等病征来判断,同时也可以进行小麦种子的检测。
对于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排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病斑和霉层的形态特征;
2、注意病斑和霉层的分布情况;
3、注意病斑和霉层的数量和面积;
4、注意小麦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
通过以上几点观察和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排查出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
四、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科学施肥等。选用抗病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2、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小麦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土壤养分不足、气候异常等,从而导致小麦免疫力下降,易受病菌侵袭。
3、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病原菌有哪些特点?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病原菌分别是小麦条锈菌和小麦赤霉菌,它们在小麦叶片、病株、穗部等部位形成相应的病斑、霉层等病征,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4、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病斑和霉层形态特征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病斑是***或橙***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条状病斑,病斑上长满了条锈菌的子囊菌;小麦赤霉病的霉层是暗红色或棕色的霉层,霉层上长满了赤霉菌的产孢体。
5、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时还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
根据农业农村部介绍,2024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严重影响粮食安全。那么,农民朋友应该怎么办?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一、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
1、小麦条锈病
病害介绍: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症,在气温条件在9到10℃的时候,田间有露水或者有连阴雨的情况之下,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起春季流行,成为该病主要为害时期。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穗部。
用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好要选用内吸性强的药剂,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的药剂,主要选用主要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或吡唑嘧菌酯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2、小麦赤霉病
病害介绍: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它流行不流行关键看4月份的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否有降雨,如果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遇到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气温15度以上,就会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
用药防治: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80%-90%的时候,若遇降雨或持续3天以上的阴天、结露、多雾天气时,必须提前喷药预防,防止病害流行。
3、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常用农药种类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
二、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如何防治?
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中,要加强农业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赤霉病防治药剂选择要根据当地抗药性监测情况,科学选用对路农药。条锈病防治要强调早发现、早防治,防治器械要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热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先进施药机械喷雾防治,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确保防治效果。
1、条锈病
西北、西南越夏区。加强返青期监测调查,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实施带药侦查,发现病叶立即喷药防治,严防病害扩散蔓延。同时加大条锈菌有性世代治理力度,通过铲、喷、封措施,即铲除麦田周边50米内小檗、在小檗上锈菌孢子成熟扩散前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秸秆进行封垛处理,阻断条锈菌在小麦小檗间转主危害,防止病菌生理小种变异。
西南、汉水流域冬季繁殖区。冬季和早春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打点保面控制措施,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大面积流行风险。春季加强监测,一旦田间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组织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有效减轻当地危害损失,减少菌源向黄淮、江淮等小麦主产区传播扩散。
黄淮海等病害春季流行区。从2月底、3月初开始,加强监测调查和预报预警,一旦查见发病,立即组织全面普查,打点保面、严控发病中心;一旦出现流行势头,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等药剂喷雾,遏制病害大面积暴发流行,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2、赤霉病
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南部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药剂预防措施,施药后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用量少、防效好的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
黄淮北部、华北等偶发区。加强监测和水肥管理,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变化,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气候条件,应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预防。要采取轮换用药等措施,延缓抗药性产生。农药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
以上就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防治方法,大家根据实际进行防治,特别是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正是防治小麦病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定是防大于治。
问: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二化螟,2迁害虫什么药最好
小麦赤霉散激病的防治关键是抓好抽穗杨花期的喷药预防。一是掌握好防治时期,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有流行可能时,喷药时间宁早勿晚,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天,第二次用药。二是选用优质防治药剂。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禾果利)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三是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需要补喷小麦条锈病农业防治①适期播种,适当晚插,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②肖除自生麦。③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④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冲磨袜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3)药剂上。近年主要推广三唑酮(粉锈宁)、特谱唑(速保利)等。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游晌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②春季叶面喷雾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667m2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g,对水50—80L喷施效果优异,既防治锈病,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二化螟建议用高效氯氰菊酯类药剂。问:已唑醇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防治效果怎么样?
有一定作用。乙唑醇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消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效果。
问:小麦赤霉病,条锈病
小麦赤霉病抓住小麦齐穗后至扬花期间,用氰烯菌酯,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喷雾防治小麦锈病,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