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能和有机磷混用吗 乙草胺能和有机磷混用吗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杂草,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农药。在使用乙草胺的时候,很多农民会考虑是否可以和有机磷混用,以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那么,乙草胺能和有机磷混用吗?
一、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危害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因为有机磷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它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乙草胺则是一种除草剂,它会对杂草产生毒害作用。如果将两种药物混合使用,会导致植物同时受到两种药物的毒害,极易导致作物死亡。
二、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解决方法
如果需要同时使用乙草胺和有机磷,可以采取交替使用的方法,即先使用一种药物,等到药效消失之后再使用另一种药物。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两种药物同时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三、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乙草胺和有机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将两种药物混合使用;
2.采取交替使用的方法;
3.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使用;
4.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四、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为有机磷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农药。如果将有机磷和乙草胺混合使用,会导致农民暴露在毒害作用下,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问题二: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土壤产生危害吗?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土壤产生危害,因为这两种药物都是化学物质,会对土壤的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作用。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问题三: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交替使用方式如何确定?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的交替使用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药物使用说明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先使用一种药物,等到药效消失之后再使用另一种药物。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问题四: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是否会影响作物的品质?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因为这两种药物都是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果将两种药物混合使用,会导致作物受到毒害,影响作物的品质。
问题五: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是否会导致药物残留问题?
乙草胺和有机磷混用会导致药物残留问题,因为这两种药物都是化学物质,会在作物中残留。如果不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使用,会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关拓展:
问:乙草胺可以跟有机磷杀虫一起用吗?
乙草胺可以跟有机磷杀虫一起用吗?乙草胺是一种广谱草田杀草剂,通常用于控制一年生杂草。而有机磷杀虫剂是用于控制各种昆虫的杀虫药。许多农民在种植庄稼时,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杀草剂和杀虫剂,以保证庄稼的健康和生长。那么,乙草胺可以跟有机磷杀虫剂一起使用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乙草胺与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特性
了解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否可以混合使用。乙草胺是一种吸收草田杀草剂,主要通过草叶被吸收,并在草体内的趋性运动下分布到杀草的部位,从而达到杀灭草田的效果。乙草胺主要靶标是通过植物生长素合成的酶(acetolactatesynthase)。而有机磷杀虫剂则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干扰其正常的神经传递,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具有不同的靶标和不同的生理作用机理。虽然二者都是农药,但是它们作用的部位不同,化学成分也不同。需要仔细的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混合使用。
如何确保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可以混合使用
农民在使用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时,必须确保它们可以安全地混合使用。需要合理选用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混合药剂的浓度应该控制在推荐的安全范围内,以确保庄稼不会受到过度的药害。
需要对药剂混合物进行实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够相互作用。可以利用化学手段进行分析和检测,检测混合药剂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同时,也需要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到混合药剂,以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
需要注意混合药剂的环境限制。庄稼的生长环境会对药剂吸收和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pH等因素。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关键要素之后,才能确保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安全地混合使用。
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可以混合使用,但是需要认真研究和选择药剂的浓度和混合比例,进行实验和分析,从而尽可能减少庄稼和人员的药害。同时还需要注意庄稼的生长环境,以确保混合药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使用乙草胺和有机磷杀虫剂时,必须谨慎选择,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剂。
问:乙草胺和甲基异柳磷能一起打吗?
一草胺和甲基异柳磷能一起打吗?不能一起打问:烟嘧乙莠除草剂可以和二氯吡啶酸混用么?
烟嘧乙莠除草剂不可以和二氯吡啶酸混用。烟嘧乙莠适用作物:
玉米田
防治对象:
马塘、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香附子
产品说明:
采用专用高效助剂,玉米苗后专业除草,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茎叶和根部吸收,迅速传导,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玉米苗后除草干净彻底。具有安全可靠性高,除草广谱等特点。
使用方法:
每亩用本品200至250克,先加适量水配成母液,然后根据土壤湿度大小兑水30至40公斤,湿度越低兑水量相应加大,兑水后要充分搅拌,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烟嘧乙莠可在玉米2至5叶期,杂草2至4叶期使用,按每亩用药量对水30至40公斤,配成药液均匀喷雾处理一次;施用时要在玉米形成喇叭口后定向喷雾,避免喷到玉米心叶内;不要和有机磷类除虫剂混用或使用本剂前后7天内,不要使用有机磷类除虫剂,以免发生药害。
农药剂型:
52%油悬浮剂
烟嘧乙莠,正式名称烟嘧·乙·莠,有效成分含量:52%
其中:
烟嘧磺隆含量:2%
乙草胺含量:25%
莠去津含量:25%
问:杀虫剂与杀草剂混用过量导致水稻中药害如何处理?
农田化学除草作为一项简化栽培措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就除草剂产生药害的症状、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产生药害后解除药害的途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1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与危害 药害是指在农田化学除草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作用,导致作物受害。从整株来看,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畸形、丛生;从根系上看,主要是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膨大,根短而粗,无次生根或很少,无根毛;从茎上看,主要是茎缩短、变粗、弯曲、脆弱易折断;从叶片上看,皱缩、卷曲、失绿、变黄、干枯;从芽上看,生长点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从花上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花而不实,由此造成减产,甚至死苗绝产。其种类有以下4种:一是对当茬作物产生药害;二是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三是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四是“二次药害”。 2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2.1用药不对路 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如2,4-D丁酯主要是在麦田使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果错用于棉花、瓜菜等,就会产生药害。如果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或克芜踪错误地当成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喷到作物上,也会产生药害。 2.2用药时间不当 除草剂的适用期是很严格的,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如麦田除草剂用在春天防除杂草,必须在小麦苗期至拔节前使用,小麦拔节后再用就会发生药害;玉米田使用的2,4-D丁酯,用晚了就会产生药害。 2.3随意加大用药量 除草剂的使用量是有规定的,任意加大用药量也会造成药害。当前农民在购买和使用除草剂时,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随意加大用药量,这势必造成一定的药害。 2.4环境不适 除草剂的使用是有一定环境条件要求的。如果把除草剂用于砂性土地,则很容易产生药害,特别是水溶性大、移动性强的除草剂。在温度过高或低温时作物抗逆性差,此时使用除草剂也易造成药害。不同作物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也有差异,敏感性强的品种也容易产生药害。在大豆田应用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以及乙草胺时,喷药后如遇低温、多雨、寡照、土壤过湿等,会使大豆幼苗受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苗现象。 2.5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如玉米田施用西马津或阿特拉津,对后茬大豆、甜菜、小麦等作物有药害;大豆田施用广灭灵、普施特、氟乐灵、氟磺胺草醚,对后茬小麦、玉米有药害;小麦田施用绿黄隆,对后茬甜菜有药害。此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易于发生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6药械性能或清洗不彻底 如多喷头喷雾器流量不一致、喷雾不均、喷幅连接带重叠、喷嘴后滴等,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经彻底清洗,又喷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二次药害”。 2.7雾滴挥发与漂移 高挥发性除草剂,如短侧链苯氧羧酸类、二硝基苯胺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甲酸类等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100μm的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漂移,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雾滴愈细,愈容易漂移。在这几类除草剂中,特别是短侧链苯氧羧酸酯类的2,4-D丁酯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地面喷洒时,其雾滴可漂移1000~2000m。禾大壮在地面喷洒时,雾滴可漂移500m以上。 2.8混用不当 不同除草剂品种间以及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其他农药混用不当,也易造成药害。如酯类除草剂与磷酸酯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敌稗与2,4-D丁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硫代氨基甲酸酯农药混用,能使水稻受害等。此类药害,往往是由于混用后产生的加成效应或干扰与抑制作物体内对除草剂的解毒系统所造成的。 2.9除草剂质量差 除草剂质量差,含有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或杂质,也会发生药害。 2.10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在通气不良的稻田土壤中,过量或多次施用杀草丹会形成脱氯杀草丹,严重抑制水稻生育,造成水稻矮化。 3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喷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作物种类和防除对象,购买对路除草剂,依据标鉴上的说明,弄清药剂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量;搞好药械检修,做好试运转,进行清水模拟试喷,计算好喷幅,行走速度和1喷雾器(1桶)水应喷的面积;再次,准确丈量土地面积,按实测面积计算药量,防止药量过大或不足。 3.2严格掌握用药适期 根据除草剂的性能,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苗期茎叶处理都必须掌握好用药适期,如播前施药要在播种前7d左右喷洒混土,播后苗前应在播种后3d内喷药,茎叶处理要在苗期进行。 3.3严格掌握用药量 用药量要根据杂草密度、大小以及气候条件等确定用药量,特别是一些高效除草剂,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防止发生药害。 3.4农田化除作业区要远离敏感作物田 要根据除草剂的性能、对某种作物的敏感度确定间隔距离(至少500m以上),避免除草剂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发生药害。 3.5选择适宜环境条件用药 要根据土壤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整地状况等正确选择施药,在大风天和炎热中午禁止用药。砂性土壤应适当减少用量或不用。 3.6搞好药剂稀释 使用除草剂最好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原药用少量水稀释搅拌均匀,然后再按稀释倍数加足水量,喷药时做到均匀周到。 3.7用药器械要彻底清洗干净 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械要认真彻底清洗干净,改喷杀虫剂或杀菌剂前要用清水试喷,确定无药害时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不宜混喷。 3.8注意除草剂的合理轮用 因为连年使用同一种长效除草剂有累积作用,容易造成杂草产主抗药性或产生药害,影响下茬作物,要合理轮用不同的除草剂。 3.9要熟悉除草剂的药性 使用灭生性除草剂时,要在喷雾器喷头上加戴防护罩,定向喷雾,避免将药液喷到作物上,发生药害。 3.10搞好药剂试验 在推广使用新的除草剂之前,要搞好田间试验,检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和对农作物的安全性,防止发生药害。 4除草剂药害补救方法 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有的甚至用1个喷雾器喷用多种除草剂,因此导致除草剂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一旦农作物受害,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损失。 4.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 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要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植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较好。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应及早灌排洗田,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能有效减轻药害。 4.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1500倍液云大-120用量为375~450mL/hm2,或用225mL/hm2的1000倍植物动力2023;500倍或绿风95,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如小麦、水稻喷施2,4-D丁酯过量时,可喷施20mg/kg的赤霉素稀释液,用量为600~750kg/hm2,喷后7d,茎叶生长即恢复正常,比未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4.3追施速效肥料 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4加强中耕松土 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中耕由浅到深,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