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胺防治地下害虫
噻虫胺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可以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害虫,如蚜虫、蚜茧、蚜蝇、蚜虻、蚜蛾、蚜蜂等。这些害虫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噻虫胺的特点噻虫胺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作物的根系、茎叶等部位进入害虫体内,破坏其神经系统,导致其死亡。噻虫胺的作用速度非常快,可以在24小时内有效杀死害虫。同时,噻虫胺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不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噻虫胺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噻虫胺可以通过土壤处理、种衣处理和叶面喷雾等方式防治地下害虫。
土壤处理:将噻虫胺均匀撒在土壤中,并与土壤混合,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土壤处理的时间一般在作物的生长初期,可以预防害虫的发生。
种衣处理:将噻虫胺与种子混合,形成一层薄膜包裹在种子表面,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防治地下害虫。
叶面喷雾:将噻虫胺稀释后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
噻虫胺的使用注意事项噻虫胺是一种有毒化学品,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 使用时需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 使用后需要及时清洗工具和防护用品,避免残留噻虫胺。
-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误触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噻虫胺,化学名称为3-(6-氯-3-吡啶甲酰基)-2-嗪基-N-吡啶-4-基氨基苯胺,是一种广谱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上的害虫。噻虫胺属于新型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等优点。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蚜茧、蚜蝇、蚜虻、蚜蛾、蚜蜂等。这些害虫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种衣处理是一种种子处理技术,通过将种子与杀虫剂混合,形成一层薄膜包裹在种子表面,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防治害虫和病害。
参考来源:《农药学》(第六版)
相关问答拓展:
噻虫胺主要治什么害虫?
噻虫胺的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在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白菜、甘蓝、番茄、茄子、黄瓜、马铃薯、柑橘树、苹果树、梨树、西瓜、枸杞、茶树等20多种作物上都可以使用。
主要用来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防虫范围非常广。
噻虫胺对西瓜有药害吗?噻虫胺对西瓜没有药害,可以用于西瓜。
1、用法与用量:使用时可采用喷雾、种子处理、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等多种方法,茎叶处理、水田处理使用量为50~100克/公顷,土壤处理使用量为150克/公顷。
2、用途:主要用于玉米、油菜、马铃薯等,能够防治蚜虫、虱子等害虫。
3、使用注意事项:不得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合,禁止在河池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等。
联苯噻虫胺颗粒能撒在地表吗?能。直接撒在地上,应该是可以杀地下虫的,这个可以试试的,只要干燥就可。我们可以在给作物播种前,每亩地选用1%的联苯.噻虫胺颗粒剂3公斤、5%的噻虫嗪颗粒剂2公斤等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联苯菊酯加上噻虫胺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内被作物的根茎叶吸收,持效期大大延长,尤其用于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持效期最长可达90天。
毒死蜱和噻虫胺杀虫哪个好?毒死蜱和噻虫胺杀虫都好。
噻虫胺和毒死蜱的主要区别:噻虫胺属于一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广,持效期长,主要防治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而毒死蜱属于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广,持效期长达一个月,是高度限制使用农药,禁止在果树和蔬菜上使用。
噻虫胺多久使用一次?7天使用一次,每季最多3次。
噻虫胺不应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合,如波尔多液体和石硫合剂。
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装有噻虫胺的器具。
噻虫胺不能与食物和饲料一起储存,儿童不得接触噻虫胺。
噻虫胺对家蚕有极高的风险,在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