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三环唑 使用方法(三环唑使用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38 次
三环唑 使用方法(三环唑使用方法)

三环唑在农药登记品类里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因为内吸性能较强,所以三环唑属于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农药。三环唑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只需要喷一两次药,就可以优先预防稻瘟病的发生。三环唑的用药原理主要是,施药后被水稻的根茎叶吸收,植物体内输导后,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病菌侵入,减少稻瘟病孢子的产生。由于内向和运转性能较强,三环唑也可以进行拌种、蘸秧根或叶面喷洒。

外观指标更改

原国标规定:“三环唑组成和外观:本品应由三环唑和相关的生产杂质组成,应为浅棕黄色至棕红色粉末或灰白色粉末,无可见的外来物和添加的改性剂”。新标准根据产品实际情况规定:“外观:灰白色至棕红色粉末,无可见外来杂质。”

三环唑质量分数更改

三环唑质量分数是一个直接与杀菌有关的活性组分,也是衡量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原国标规定:“原药中三环唑质量分数≥95.0%”。新标准规定:“原药中三环唑质量分数≥96.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原国标规定:“三环唑质量分数≥20.0%和三环唑质量分数≥75.0%”。当前已登记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产品为132个(20%(45个)、75%(87个)),新标准规定:“可湿性粉剂中三环唑质量分数为(20.0±1.2)%和(75.0±2.5)%”。

水分更改

水分的高低对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有影响,水分过高易造成有效成分加速分解,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原国标规定:“原药干燥减量≤1.0%”,“可湿性粉剂水分≤2.0%”。新标准将原药中干燥减量项目改为水分项目,对可湿性粉剂中水分项目未作修订。新标准规定“原药水分≤0.5%”,“可湿性粉剂水分≤2.0%”。

pH范围更改

酸碱度是一项很重要的物性指标,对农药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的储存稳定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原药酸碱度过高会影响到加工制剂的质量,还会腐蚀包装器材。原国标规定:“原药酸度(以H2SO4计)≤0.5%”,“可湿性粉剂pH范围6.0~8.0”。新标准将原药中酸度(以H2SO4计)指标改为pH范围指标,规定:“原药pH范围4.0~7.0”,对可湿性粉剂中pH范围项目未作修订。

三氯甲烷不溶物更改

三氯甲烷不溶物的主要来源是产品的机械杂质。其含量过高会对制剂的生产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原国标未控制该指标。新标准根据产品实际情况规定:“三氯甲烷不溶物≤0.3%”,该项目为定期检验项目。

湿筛试验更改

可湿性粉剂湿筛试验是影响悬浮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原行标规定:“可湿性粉剂细度(通过455m孔径筛)≥98%”。新标准规定:“湿筛试验(通过75μm试验筛)≥98%”。

悬浮率更改

悬浮率是可湿性粉剂中重要的物性指标,悬浮率高的制剂在配成悬浮液后,有效成分可在较长的时间内悬浮于水中,使药液浓度在喷洒过程中保持一致,更好地发挥药效。原行标规定:“可湿性粉剂悬浮率≥70.0%”。新标准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对悬浮率指标进行修订。新标准规定:“悬浮率≥80%”。

润湿时间更改

润湿性是考查药剂遇水能否迅速湿润散开的一项指标,是保证药液与植物体充分接触进而发挥药效的前提。原可湿性粉剂标准规定:“可湿性粉剂润湿时间≤60s”,根据各企业提供的质量台帐,新标准对该项目未作修订。

持久起泡性更改

为使产品在水中能较好的分散,需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这又使得产品在水中分散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气泡,气泡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控制泡沫量。原可湿性粉剂标准未对该项目进行规定。新标准规定:“持久起泡性(1min后泡沫量)≤60mL”。

热储稳定性更改

热储稳定性试验是通过加热使产品迅速老化,预示该产品是否有较好的常温储存稳定性。原可湿性粉剂国标规定:“热贮后的三环唑质量分数允许降至贮前的95%,悬浮率应符合标准要求判定为合格”。新标准规定:“热储后,三环唑质量分数应不低于热储前的95%;pH值、湿筛试验、悬浮率和润湿时间仍应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保证期更改

原药原国标规定了验收期,规定:“三环唑原药的验收期为1个月。从交货之日起,在1个月内完成产品的质量验收,其各项指标均应符合标准要求”。可湿性粉剂原国标规定:“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2年”。根据管理规定,将原药验收期修订为质量保证期,将可湿性粉剂的保证期修订为质量保证期。新标准规定:“在规定的储运条件下,三环唑原药和可湿性粉剂的质量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2年。质量保证期内,各项指标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便是三环唑新标准的更改项目。与原国标相比,新标准对三环唑原药取消了干燥减量和酸度指标,增加了水分、pH范围、三氯甲烷不溶物指标。对于可湿性三环唑的更改主要是将其质量分数由不低于20.0%和75.0%修订为(20.0±1.2)%和(75.0±2.5)%、悬浮率由不低于70%改为不低于75%,同时增加了持久起泡性指标。除了指标上的更改,新标准还对三环唑质量分数检测方法进行了部分修改,主要是将内标物改成磷酸三苯酯,气相色谱柱改成毛细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