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乙草胺恢复需多少天 喝了乙草胺恢复需多少天可以喝酒
喝了乙草胺恢复需多少天?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草本和杂草,但同时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伤害。那么,如果农作物受到乙草胺的伤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呢?
乙草胺对农作物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乙草胺对农作物的影响。乙草胺主要通过叶片吸收,并通过根系向其他部位传输。当农作物叶片接触到乙草胺后,会出现叶片变黄、萎蔫、枯死等现象。如果乙草胺浓度过高,还会对农作物根系和茎部造成伤害。
乙草胺对农作物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药剂浓度、施药时间、气候条件等。如果农作物受到轻微的乙草胺伤害,通常可以在一到两周内恢复。如果伤害比较严重,恢复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乙草胺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
乙草胺对农作物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因此乙草胺恢复时间也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1.农作物种类
不同的农作物对乙草胺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蔬菜、水果等高价值作物对乙草胺的敏感度更高,恢复时间也会更长。
2.伤害程度
乙草胺对农作物的伤害程度越严重,恢复时间也会越长。如果农作物叶片出现大面积的枯黄、萎蔫现象,说明乙草胺对农作物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害,恢复时间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乙草胺恢复时间的因素之一。如果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农作物的生长恢复速度会更快。反之,如果气温较低、湿度较小,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
4.管理措施
在农作物受到乙草胺伤害后,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加快恢复时间。例如,可以增加浇水量、施肥、修剪受伤部位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恢复。
相关问题:
1.乙草胺对人体有害吗?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药剂。
2.乙草胺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乙草胺的使用方法包括喷洒、灌溉、淋雨等。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并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环境。
3.乙草胺的残留期限是多久?
乙草胺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期限不同。一般来说,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期限较长,可以达到数月到数年之久。而在植物中,乙草胺的残留期限较短,通常在几周到数月之间。
4.乙草胺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物质,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会对土壤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影响生态平衡。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保护好周围环境。
5.有没有替代乙草胺的除草剂?
除了乙草胺,还有一些其他的除草剂可以选择。例如,苯甲酸、草铵膦等。不同的除草剂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问答拓展:草莓乙草胺中毒要怎么办?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凳指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让败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一旦农作物受害,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损失。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植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坦粗颤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好。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
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以及发生要害的地块,因该及时采取措施减轻药害。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云大-120每亩25~30毫升兑水1500倍;或每亩用15毫升的植物动力2024,加清水稀释1000倍;或绿风95加清水稀释500倍,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若小麦、水稻喷施2,4-d丁酯过量时,可喷施2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稀释液,每亩40~50千克,喷后7天,茎叶生长便恢复正常,比未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3、追施速效肥料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加强中耕松土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中耕由浅到深,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问答拓展:乙草胺的危害,乙草胺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是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对于农户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乙草胺在使用时会有相应的危害。需要做好乙草胺使用的相关工作。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乙草胺的危害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的危害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除草剂,适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其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它杀灭杂草的原理是破坏禾本科植物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使杂草在短时间内逐渐失绿死亡,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而同样是禾本科植物的小麦,虽然对乙草胺的抗性比杂草强一些,但乙草胺施用过量也会对小麦造成危害。苗子呈点片状发黄、干叶尖,重者死苗,小麦不能安全越冬。
乙草胺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防止较大的降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寻致药害小麦受到乙草胺危害后,田间呈点片危害症状,麦苗变黄,叶片颜色呈现黄绿相间,叶片从叶尖处逐渐干枯,根系发黑,如遇低温天气,表现冷害或冻害症状,轻者叶片干枯,察码衡重者死苗,小麦不能安全越冬。这是因为小麦植株内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遭到破坏,对环境的适用能力下降所致。
乙草胺在自然条件下约需90天就会自然分解,而花生田在地膜覆盖下乙草胺自然分解的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小麦受到危害的几率。另外对于农作物施乙草胺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乙草胺使用注意事项
一_整地质量。整地质量模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草胺的药效。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未铲除干败做净,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对已成型杂草无防除效果。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无法使药液均匀喷施,影响除草效果。
二_用药时间。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只有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才能发挥其药效,且用药时间越早越好,而对已出土的杂草基本无防效。
三_土壤湿度。乙草胺对杂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与幼根的吸收,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刺激根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一定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提高杀草效果。如在用药阶段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先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后用药,是提高乙草胺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四_药害问题。乙草胺除草剂禁止在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高粱等敏感作物上使用。乙草胺除草剂在番茄、玉米、大豆、蔬菜、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每亩用量应限制在50~75毫升,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