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硕果花生三遍药
这几天,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里的2000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丰收了。经过测产,亩产有400多公斤。该农场负责人黄磊说:“花生研究所所长余辉是我们的‘科技财神’,这2000亩花生,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哪个环节都洒下了余辉所长的汗水。”
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这个美誉的取得与全国唯一的县级花生研究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余辉靠着矢志不渝的毅力,从一粒实验种子做起,为百姓铺就一条百亿产业的致富路。
今年57岁的余辉,是正阳县农业战线上的一名老兵,1999年,在单位工作成绩优秀的他,被组织上选派到乡镇担任挂职副乡长,第二年进入乡党委班子。在别人看来仕途前景光明的他,毅然放弃原本有机会继续进步的单位,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农业阵地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创办全国首家县级花生研究所。他说:“花生是我钟爱的伴侣,把花生产业做好,让花生变成全县人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为社会做点儿贡献,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如何把小花生做成大产业?正阳县是黏土地,并不适合种植花生。余辉首先从种植模式改起,把平地种植改为起垄种植。沿袭多年的种植方式要想改变,农民一时难以接受。余辉就在大哥余道荣的10多亩责任田里做对比实验。余道荣说,当时都认为起垄种植播种稀、棵数少、空地多,不会高产。可是到收花生的时候一看,起垄的花生比平面种植的花生产量高出近百斤,大家都信服了。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正阳县花生起垄种植在95%以上。在改变种植模式的同时,余辉还在花生品种上找出路。当地农民习惯自留品种,年复一年,品种退化,产量上不去,抗病能力差。余辉就与河南省农科院院士张新友团队合作,在正阳开展攻关试验,筛选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花生品种,“远杂9102”就是这个时候在正阳开花结果,成为正阳花生品种改良的“里程碑”。
2024年秋季,持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让正阳县的花生损失过半。余辉一方面与花生机械制造技术方面领先的青岛农科院、南京机械研究所联系,带领本地的花生机械加工厂家前去拜师取经;另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为县委、县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鼓励支持本土企业科技创新,在政策上、经济上扶持。在他的努力下,正阳县出台了《关于扶持花生机械加工研发的意见》,连续14年把花生机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正阳县花生机械生产厂家由原来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38家,县里成立了花生机械产业园,每年组织花生机械现场观摩,正阳的花生收获机械还走进了“一带一路”国家。2024年10月29日,骑着摩托在田间查看花生收获进度的黄磊说,如果没有花生收获机械的改进,2000亩花生不可能一个星期收完。他说:“过去一个人一天最多收半亩,现在一台机器一个小时可以收10亩,省时、省力、省心,效果好。”
如今,看着农民丰收的喜悦,余辉这个在花生大田默默耕耘30年的汉子,心里也充满着豪情壮志: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到124亿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已通过考核即将落户正阳,他将和专家一起,在“花生王国”里当好农民致富增收的引路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