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防治锈病 吡唑醚菌酯能治根腐病吗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可用于农作物的防治。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真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在防治锈病方面,吡唑醚菌酯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锈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吡唑醚菌酯的优点
1.高效:吡唑醚菌酯可以迅速杀死真菌,有效控制锈病的发生。
2.低毒:吡唑醚菌酯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较低,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广谱:吡唑醚菌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防治,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
4.持久性:吡唑醚菌酯具有较长的残留期,可以持续地保护农作物。
吡唑醚菌酯防治锈病的方法
1.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定期喷洒吡唑醚菌酯杀菌剂,以防止锈病的发生。
2.在农作物生长初期,可将吡唑醚菌酯杀菌剂添加到种子处理剂中,以提高种子的抗病性。
3.在农作物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以减少真菌的数量,预防锈病的发生。
吡唑醚菌酯防治锈病的注意事项
1.使用吡唑醚菌酯杀菌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
2.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杀菌剂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3.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杀菌剂时,应注意药剂的储存和运输,避免药剂的挥发和泄漏。
吡唑醚菌酯防治锈病的相关问题
答案:吡唑醚菌酯杀菌剂的使用量应该根据作物种类、病害程度、药剂浓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一般来说,每亩用量不宜超过20克。
答案: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对人体的毒性较低,但仍需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答案: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仍需注意药剂的储存和运输,避免药剂的挥发和泄漏。
答案: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防治,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
答案: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具有较长的残留期,可以持续地保护农作物。
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打杨树锈病管用吗?
吡唑醚菌酯打杨树锈病,当然管用。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
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有顶芽(胡杨无),芽鳞多数,常有粘脂。枝有长(包括萌枝)短枝之分,圆柱状或具棱线。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叶柄长,侧扁或圆柱形,
先端有或无腺点。葇荑花序***,常先叶开放;雄花序较雌花序稍早开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条裂,膜质,早落,花盘斜杯状;雄花有雄蕊4至多数,着生于花盘内,花药暗红色,花丝较短,离生;子房花柱短,李旅告柱头2至4裂。蒴果2至5裂。种子小,多数,子叶椭圆形。
杨木工业化利用主要包括:大径级杨木主要用于生产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家具;小径级杨木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造纸和火柴。
一般采用大株行距栽植。主要实行密植,轮伐期短,生产中径材以供民用。两者之间有一些过度类型。
杨树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杨树做为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用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树种。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
杨树隶属杨柳科。本科有三个属,即:杨属、柳属、钻天柳属。杨属分类系统又共分为五大派:青杨派、白杨镇启派、黑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
白杨组,树皮通常灰白色,平滑,仅老树基部粗糙。芽具绒毛或光滑。叶具绒毛,至少在长枝叶下面具绒毛;短枝叶具绒毛或光滑;叶柄侧扁或近圆柱形。苞片条状分裂,边缘有长毛,柱头2至4裂;雄蕊5至20,花药不具细尖。蒴果长椭圆形,通常2瓣裂。
大叶杨组,树皮呈片状开裂,粗糙。芽圆锥形,微有粘质,光滑。短枝与长枝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叶柄仅先端微扁。花盘深裂,宿存;雄蕊12至40,花药长椭圆形,具细尖;子房具柔毛,花柱较长,柱头2至3裂。蒴果具毛,2至4瓣裂。
青杨组,树皮纵裂。芽大,富有粘质,有强烈的香味。叶上面绿色,下面通常白色,长短枝叶形状不同,基部楔形、圆形至浅心形,边缘不具半透明狭边;叶柄圆形或近四棱形,有沟槽,长短不等。雄蕊8至60,花药长椭圆形至球形;哪明柱头2至4裂;花柱短或无。蒴果2至5瓣裂,花盘宿存。
黑杨组,树皮纵裂。芽富有粘质。叶通常为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锯齿,并有透明窄边,两面皆为绿色,均有气孔。雄蕊15至30,花药近球形或椭圆形,柱头2,无花柱。蒴果2至4瓣裂,花盘宿存。
胡杨组,芽无粘质,有毛。叶形多变化,两面同为灰蓝色,仅下面有气孔;叶柄圆。
问答拓展:吡唑醚代森联能不能治白锈病
吡唑醚代森联能治白锈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代森联常用防治:霜霉病、白锈病、黑斑病、立枯病、褐斑等病害的预防作用。唑醚代森联是由搏消吡唑醚皮银宏燃册菌酯与代森联按科学比例混配的一种广谱低毒复合杀菌剂,具有阻止病菌侵入,防止病菌扩散和清理体内病菌三重作用,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的多种病害。白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发生在十字花科植物上,如油菜、芜菁等。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用途:
1、防治亩或晌葡萄白粉病、霜霉病、迅锋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
2、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3、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炭疽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团世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和叶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后倒其他的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