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已唑醇与百菌清混用 已唑醇与多菌灵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950 次
已唑醇与百菌清混用 已唑醇与多菌灵

已唑醇和百菌清是常用的药物,它们在治疗感染性***时效果显著。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同时使用已唑醇和百菌清,这是否安全呢?

根据医学研究,已唑醇和百菌清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药物相互作用

已唑醇和百菌清都是可以杀菌的药物,但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已唑醇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而百菌清则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这两种药物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副作用

已唑醇和百菌清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使用时需要注意副作用的加重。已唑醇可能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而百菌清可能会引起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用药时间

已唑醇和百菌清的用药时间也需要注意。已唑醇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而百菌清则需要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时间。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调整用药时间。

总结

已唑醇和百菌清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副作用和用药时间等问题。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拓展:

混配农药使用(王江柱著科技书籍)释义:

《混配农药使用(第1部)》从1000多种混配农药品种中根据生产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与应用情况,选取了616种(杀菌剂215种、杀虫杀螨剂241种、杀菌及杀虫剂61种、除草剂99种)进行了阐述。由于生产企业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许多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不尽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每种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选择则以生产中常见的或应用较多的为主。《混配农药使用(第1部)》虽然从技术角度对许多混剂品种总结推荐了较多使用技术,但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书中所推荐的使用浓度及用药量仅适用于相应叙述的该品种的含量及比例。

问:西瓜蔓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西瓜蔓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呢

防治西瓜蔓枯病,使用嘧菌·百菌清、氟菌·戊唑醇、双胍·己唑醇、唑醚·代森联、苯甲·吡唑酯、氟酰羟·苯甲唑等药物的效果比较好。

嘧菌·百菌清:由嘧菌酯+百菌清混配而成,杀菌谱较广,对病菌的各发育阶段均可生效,适用于病害综合治理,适合在西瓜发病前使用。

氟菌·戊唑醇:由氟吡菌酰胺+戊唑醇复配而成,可破坏病菌细胞的重要成分,喷施后会快速渗入植物体内。

一、西瓜蔓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1、嘧菌·百菌清

(1)该药物是由两种不用作用机制的药剂(嘧菌酯+百菌清)混配而成,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既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控制菌丝体的生长,对病菌的各发育阶段均可生效。

(2)该药物的杀菌谱较广,适用于抗性管理和病害综合治理,适合在西瓜发病前使用。

(3)除了西瓜蔓枯病以外,该药物还能防治番茄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辣椒炭疽病、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溃疡病,脐橙炭疽病凳铅、溃疡病等,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等病菌引发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氟菌·戊唑醇

(1)该药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由氟吡菌酰胺(吡啶乙基苯酰胺类杀菌剂)+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2)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为破坏、阻止病菌细胞的重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发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

(3)该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较久,喷施后可快速渗入植物体内,能避免被雨水冲失。

3、双胍·己唑醇

(1)该药物由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己唑醇复配而成(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混配后可增强药效),使用后可有效防治西瓜蔓枯病、西瓜炭疽病等病害。

(2)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是触杀和预防性杀菌剂,其杀菌谱较广,主要作用于病原菌的类脂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细胞膜机能、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袍和液粗尘菌丝的形成,可用来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引发的病害。

(3)己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引发的病害具有广谱性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它可以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病菌因无法形成细胞膜而死亡。

(4)需注意,使用该药物时应进行二次稀释,并且要现配现用。防治西瓜蔓枯病时,一般可喷施45%双胍·己唑醇1500-2000倍液。

4、唑醚·代森联

(1)该药物是由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而成,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两种药物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互补杀菌谱。

(2)该药物可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发的病害,对西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良好。

(3)该药物不会危害到环境与非靶标生物,喷雾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该药物适合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使用时需均匀喷雾。如果发病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作为治疗药剂时,应适当增加剂量,否则效果不明显。

(5)需注意,该药物不能和碱性药剂混用,也不能与杀菌机理不同的药物交替施用,否则容易让病菌产生抗药性。

5、苯甲·吡唑酯

(1)该闹禅药物是由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混配而成,混配后,兼具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与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作用特点,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使用后,药液会快速渗透传导至植物体内,对蔓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2)该药物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且可以传导至植物的各个部位,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3)除了蔓枯病以外,该药物还可以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发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黑胫病等病害。

6、氟酰羟·苯甲唑

(1)该药物是由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混配而成。

(2)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可以快速与作物的蜡质层相结合,并且拥有一定的内吸和向上传导性。

(3)苯醚甲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可有效防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面发生的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病害,也能防治西瓜蔓枯病。

(4)防治西瓜蔓枯病、白粉病时,可亩用60-80毫升药物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

(5)需注意,该药物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附近禁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标签上的安全使用说明,误用时容易出现危险。

二、西瓜蔓枯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与大田作物(禾本科等作物较好)或非瓜类蔬菜作物实行3-5年轮作,这样可减轻蔓枯病的发生。

(2)种植抗病品种,比如超甜地雷王、8424(即早佳)、西农8号、京抗2号、丰抗8号等,可因地制宜选用。

(3)由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易发病,因此应选地势高、排水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种植,实行垄作栽培。

(4)施足基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饼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料,不可偏施氮肥。

(5)盛果期要及时追肥,防止植株脱肥早衰。植株发病后,需及时摘除病叶、病蔓。

(6)及时修剪植株,保证通风透光良好。暴雨过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7)收获后,彻底清理种植地里面的病株残体及杂草,并集中深埋销毁,这样可减少田间的越冬病原菌的基数。

2、物理防治

(1)播种前,将种子平置于阳光下进行暴晒,每隔2小时翻动1次,使种子均匀受热。

(2)晒种后,将种子置入80-90℃的热水中搅拌5秒左右,然后加入冷开水降温至55℃进行浸种,持续时间为20分钟。

(3)浸泡后,将种子捞出来晾干,然后便可播种,也可以继续用温水浸种催芽。

3、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

①先用少量清水将种子均匀浸湿,再用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每1-1.5克药物可拌种1公斤。拌匀后直接播种,不可闷种。

②或用36%三唑酮·多悬浮剂100倍液浸种半小时,或用50%复方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浸泡后捞出种子,待晾干后进行直播。

③用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能有效预防西瓜蔓枯病,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

(2)苗床处理

①用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床土,每立方米面积使用1-1.5克药物,兑水1-2公斤后进行均匀喷雾,然后将土壤充分拌匀,再装杯播种。

②或用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床土,每立方米面积使用8-12克药物,兑细土8-10公斤,制成药土后撒在苗床上(上盖下垫)。

③育成苗移栽前3-5天,或亩用100克36%三唑酮·多悬浮剂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或亩用15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或亩用60克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喷雾。喷施后可直接带药移栽,这样能降低西瓜大田前期发生病害的几率(或减轻病害)。

(3)药物治疗

①西瓜伸蔓期,亩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毫升(或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克,或4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30毫升)兑水20-30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②发病初期,亩用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60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15克+漯效王叶面肥120毫升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或喷施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③发病初期,亩用青枯立克100-150毫升+大蒜油15毫升+根基宝50毫升,兑水30斤进行灌根(同时喷雾效果更佳),每隔3天灌1次,连灌2-3次。控制病情后,做好预防工作。

④发病中期,亩用青枯立克150-200毫升+大蒜油15毫升+根基宝50毫升,兑水30斤进行灌根(同时喷雾效果更佳),每隔3天灌1次,连灌2-3次。控制病情后,做好预防工作。

问:豆角喷百菌清为什么叶子会灿

这个很有可能是天太热了州贺。
而且你喷的数量。
就是键销说特稠度太大。
所以所有的农作物叶子
也会受到影响册亮派的哟。

问:抑快净能和百菌清混用吗?

抑快净不能和百菌清混用。
百菌清,是高效低毒广谱的除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菜叶等多种害虫,对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用作工业防霉剂、水果保鲜剂。;
对多种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药效稳定,残效期长。可用于麦类、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物。如麦类赤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1.3g/100m
兑水6kg喷雾;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35至150g,对水60至80kg喷雾;果树霜霉病、白粉病,用75%可湿性粉剂75至100g对水30至40kg喷雾。
使用方法
1、防治枣、苹果等果树病害。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喷洒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可防治多种果树腐烂病、霜霉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注意与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
2、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3、防治多种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菜宝”(瓜茄果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4、蔬菜病害的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及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喷1次。
可防治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黄瓜灰霉病、叶霉病等。
使用时注意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FU和DP最好在叶面有结露的条件下使用,有利发挥药效。
使用浓度: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烟剂200至250g/亩;5%粉剂1kg/亩。
注意事项
1、百菌清对鱼类有害,施药时必须远离池塘、湖泊和溪流。清洗药具的药液不要污染水源。
2、本品应该防潮防晒,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严禁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以防误服、误用。使用后的废弃容器要妥善处理。
3、10%油剂对桃,梨、柿、梅及苹果幼果可致药害。
4、对家蚕、柞蚕、蜜蜂有害,用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问:苯密甲环唑能和百菌清混用吗?

因为苯醚甲环挫易溶于有机溶液,而大部分铜制剂都是无机的,自然会降低药效,混用也是可以的,增加用量就行,或者混用有机型的铜制剂如如噻氰铜、硝基腐植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