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山蛩虫简介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7 次

山蛩虫(英文名:Molecricket)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其身体呈棕色或灰褐色。山蛩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有效地防治山蛩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山蛩虫的生活习性

山蛩虫属于鸟翅目昆虫,是一种地下生活的昆虫。它们的前肢特别发达,可以用来挖掘土壤。山蛩虫的食物主要是根茎、幼苗和种子。它们在土壤中建立自己的巢穴,并在巢穴内产卵。

山蛩虫的危害

山蛩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们挖掘土壤会导致土壤松散,使农作物的根系无法稳固地生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山蛩虫还会吃掉农作物的种子,从而减少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山蛩虫的方法

防治山蛩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人工捕捉、淋洒药剂等方法对山蛩虫进行控制。
  • 生物防治:可以使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山蛩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对山蛩虫进行防治。

在防治山蛩虫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并且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药剂的种类、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拓展百科知识

1.鸟翅目昆虫(niǎochìmùkūnchóng):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包括了螽斯、蝗虫、蚂蚱等多种昆虫。

2.杀虫剂(shāchóngjì):是一种用于杀死或控制害虫的化学药剂。

3.天敌(tiāndí):是指天生具有捕食其他生物的能力的动物,可以用于生物防治。

参考来源:《农业昆虫防治学》

相关问答拓展:


千脚虫可以用火烧吗?

可以,山蛩虫是山蛩目山蛩科动物。山蛩虫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它们栖息在潮湿耕地或石堆下、树木的背阴处,喜成群居,食腐殖质,也有伤害农作物的记录。

百足虫是什么动物?

马陆(millip***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或马陆中的山蛩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马陆在世界上约种。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虫是非洲巨人马陆,可达38厘米长,身围直径有4厘米。身体黝黑光亮,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

长得像蜈蚣,全身是黑的,腿比较长,是什么虫子?

这种虫子叫马陆,俗名千足虫。节肢动物门多足纲,没有毒,不过有些种类挺臭的。

生物学特性

马陆(maln)(Prospirobolus)无脊椎动物,多足纲,倍足亚纲,山蛩虫科。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躯干部能区分出短的***前4节和长的腹部。体长圆而稍扁,由25~100多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游行。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前面像蜈蚣后面像皮皮虾的虫子?

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山蛩虫、空筒筒虫。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本品多呈半环状,全长5-6cm,直径5-6mm。全体黑褐色,具50余个环节,每个环节具一棕色环,步肢多脱落。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气微,味淡,谢谢老板了啊

什么虫生活在阴凉处?

山蛩虫

1.山蛩虫喜欢潮湿的环境:该动物本身有个激素,一个虫子的激素,这种激素如果在适合它繁殖的环境,例如说连续阴雨的天气就很适合它们生长,那些花圃、草坪的石块下,土缝内常常有山蛩虫的身影。

2.山蛩虫还喜欢阴暗的环境,因此它们大面积成群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晚上。潮湿的环境与阴暗的环境往往相伴相生,这样的环境没有太阳的照射,就不会杀死山蛩虫身上的病菌,因此也更有利于山蛩虫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