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业互联网 智慧农业互联网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42 次
农业互联网 智慧农业互联网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析一下“农业互联网”的内容进行周密分析,期望对农资人们有一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农业互联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它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互联网的优势

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业行业带来了很多优势。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定量化、精准化施肥、灌溉、除草等管理,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农业互联网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农产品的追溯,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健康和品质。农业互联网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业互联网的应用

农业互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等。农业互联网可以应用于农业物流。农业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包括采摘、加工、运输、**等环节。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农业互联网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领域。

农业互联网的挑战

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民的数字鸿沟。由于很多农民缺乏互联网知识和技能,难以使用农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农业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配套的服务体系。

拓展百科知识

农业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包括采摘、加工、运输、**等环节。

农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农业效率和质量。

农业互联网: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参考来源
  • 《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 《互联网+农业发展报告》
  • 《农业物流的发展与创新》

相关问答拓展:

1、植网是什么?

2、惠农网是官网吗?

惠农网是官网,

惠农网,由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是国内领先的农业B2B产业互联网平台。惠农网平台囊括水果、蔬菜、畜禽肉蛋、水产、农副加工、粮油米面、农资农机、种子种苗、苗木花草、中药材十大类目,涵盖2万多个常规农产品品种,是农业从业者的必备工具之一。

3、惠农网的功能介绍?

惠农网,由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是国内领先的农业B2B产业互联网平台。惠农网平台囊括水果、蔬菜、畜禽肉蛋、水产、农副加工、粮油米面、农资农机、种子种苗、苗木花草、中药材十大类目,涵盖2万多个常规农产品品种,是农业从业者的必备工具之一。

公司创新孵化出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县域电商服务,通过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上行服务、供应链打造、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落地方式,推进农业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惠农网平台涵盖2万多个农产品,覆盖全国2818个县级行政区。

4、杠板归种子哪里有的卖?

杠板归种子可以在一些农业相关的网站或者农贸市场中**到。请注意以下几点:1.杠板归是一种中药材,选购时需要到正规的商家**,避免买到假冒伪劣或掺杂有害物质的产品。2.在**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标签。同时,要了解该产品的药性、用途及用量等信息,以避免使用不当。3.在使用种子前,需要先做好相关的培育环境及管理措施,以确保种子的发芽生长。另外,请注意勿将种子带入其他地区或用于非法用途。

5、农业农村局官方网站?

首页网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简介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是将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农业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务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农药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的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组成部门。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与市农业农村局合署办公。

2024年11月8日,挂牌成立。

拓展好文:互联网+农业:让农产品“出村”让信息“进村”

  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农业”跨界融合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如何用互联网让农产品更好地“出村”,让信息更好地“进村”?在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对此进行了解读。

  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

  2024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等“互联网+”的11个重点行动。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行动进展如何?

  屈冬玉介绍,“互联网+农业”本身就是“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联,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我们不断优化‘互联网+’发展环境,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屈冬玉介绍,2024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已累计支持了756个县,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了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随着信息资源在农村共享开放不断深化,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农村的价值开始显现。

  “农业农村大数据是海量的,我们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权威的政务信息服务,提供管用的商务信息服务。”屈冬玉透露,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全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四大平台,逐步实现用数据管理服务、引导产销。

  近三年来,农业农村部还对农民应用手机进行了培训,让手机不仅仅成为农民的生活资料,更成为一个重要生产资料,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利用互联网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

  一直以来,农产品滞销难题困扰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如何利用互联网破解这一难题?

  “现在,传统的电商通过互联网把大量的工业品、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对活跃农村的物质供应,生活方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农民把优质合格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卖到城市来,就是所谓的农产品上行。”屈冬玉说。

  屈冬玉指出,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互联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手段。我们要配合农产品“出村”工程,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其他有特色地区的农产品和亿万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不仅要对接中国的大市场,还要对接国际大市场。

  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农村部日前举办了2024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首场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过54亿元,总采购额达到127亿元。“‘互联网+农业’首先是农业的数字化,要在产前、产中、产后、产地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屈冬玉说,同时要抓农业的能力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农业的管理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

  在发展中,农产品的“出村”和信息“进村”并行不悖。

  唐珂介绍,为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农业农村部在总结三农信息服务热线经验基础上,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在18个省开展整省推进,成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突破口,“农业农村部将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确保到2024年覆盖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

  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赏菊花、品美食、听音乐……近日,在江西省定南县鹅公镇水邦村,一场以“诗意菊花夜,浪漫音乐节”为主题的音乐盛会在百亩菊花基地上演。

  “依托‘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理念,我们种植的菊花既是药材也要是旅游产品。”基地负责人彭金凰说,基地生产的药菊中药材产品,主要是以“互联网+电商”的形式进行**,这一产业每年可带动2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通过“互联网+”的互通互联,农业种植业、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被连成一个彼此呼应、互相促进的统一体,打造农业农村经济的升级版。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2024年开始组织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安排121亿元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农村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