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引起竹杆锈病的症状 引起竹杆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17 次
引起竹杆锈病的症状 引起竹杆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竹杆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引言

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竹杆锈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却给竹子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将从竹杆锈病的症状入手,探讨竹杆锈病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竹杆锈病的症状

竹杆锈病是由真菌感染竹杆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竹子的幼嫩枝条上。竹杆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枝条变色

受感染的竹杆会逐渐由绿色变为***或红色,并逐渐脱落。这是竹杆锈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枝条变形

受感染的竹杆会逐渐变形,变得扭曲。这种变形会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导致竹子枯死。

3.枝条上出现黑色斑点

在竹杆锈病的早期阶段,受感染的竹杆上会出现黑色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散,最终导致竹子死亡。

竹杆锈病的成因

竹杆锈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土壤、气候、病菌等。其中,病菌是导致竹杆锈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竹杆锈病的发生与高温多湿有关。同时,竹子的生长环境也会影响竹杆锈病的发生。例如,过度施肥、土壤过于湿润等都会增加竹杆锈病的发生率。

竹杆锈病的危害

竹杆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竹子的生长

竹杆锈病会导致竹子的枝条变形、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这会直接影响竹子的生长和产量。

2.损失经济效益

竹子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竹杆锈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竹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导致经济损失。

3.危害生态环境

竹子是我国的重要生态资源之一,竹杆锈病的发生会影响到竹子的生长和分布,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竹杆锈病的防治方法

竹杆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生长环境

竹子的生长环境对竹杆锈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生长环境来预防竹杆锈病的发生。例如,合理施肥、控制土壤湿度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竹杆锈病的发生。

2.选择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竹子对竹杆锈病的抵抗力不同,因此可以选择抗病品种来预防竹杆锈病的发生。

3.防治病害

在病害发生后,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来进行防治,从而减少病害的危害。

4.做好病害监测

定期检查竹子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竹杆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改善生长环境、选择抗病品种、防治病害以及做好病害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竹杆锈病的发生。

相关问题

1.竹杆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答:竹杆锈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锈菌、腐病菌等。

2.竹杆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竹杆锈病的发生与土壤、气候、病菌等因素有关。

3.竹杆锈病如何防治?

答:竹杆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改善生长环境、选择抗病品种、防治病害以及做好病害监测等措施。

4.竹杆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竹杆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竹子的生长、损失经济效益、危害生态环境等方面。

5.如何选择抗病品种?

答:选择抗病品种时,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同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6.竹杆锈病的防治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防治竹杆锈病应该选择安全、环保的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竹杆锈病的防治是否需要专业人士?

答:竹杆锈病的防治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防治效果。

8.竹杆锈病的发生率有多高?

答:竹杆锈病的发生率因地区、品种等因素而异,一般在5%左右。

相关拓展:

问:竹子茎杆发黑了是什么病

竹秆锈病。

导致竹根发黑的原因:

1、感染病菌:一般由于水质差或是换水过程中水里携带了细菌,感染了病菌导致根部遭受细菌侵袭而发黑,甚至腐侍租烂。用户可以将根部发黑的富贵竹取出来,用消毒过的剪刀或刀子把发黑的根系剪干净。

2、根部缺氧:在养护富贵竹的过程中,如果忘记给富贵竹换水,导致水质条件较差,水体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阻从而氧化发黑。给洗净的容器装好洁净的清水,放入剪好根系的富贵竹,大约每3天换一次水,等10天左右富贵竹即可生出新生的白色根系。

扩展资料:

养竹子注意事项:

1、对土壤的要求相对来挺高的,要用疏松的沙质土壤,并尺兄且是中性或者酸性的。不要用碱性土壤,碱性土壤对植物不好。

2、浇水老困兆:是怕水涝植物,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不要浇太多的水。夏天时候一天浇一次就可以,冬天就要注意浇水,避免冻伤植物。

3、施肥:刚栽培的植物可以在土中混合一些肥,正常生长施肥时就用尿素,和水一起浇就可以了。

4、光照:是喜光植物,但是不能在强烈的光照下暴晒,夏天要注意遮阴,其他时间可以多晒晒太阳光。有利于它的健康。

5、温度:在15-25℃是竹子生长最好的时间,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2℃。,最低不能低于10℃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秆锈病

问:家里竹子杆上长了半圆形棕色的东西挺硬这是什么?

 8.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下图)。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都有发生。竹秆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6~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宏穗桐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族悄或长条形。到11月~第2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蔽坦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

问:梨锈病的发病初期症状是什么啊?

这是梨锈病。

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在其正面产生橙***近圆形的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病斑。其上密生针头大的橙***小粒(性子器),分泌淡***粘液。粘液干后,小粒变为黑色。病斑背面隆起,生出初为淡黄褐色,后枝乱慧为淡灰色的毛状物(锈子器),长约5至6毫米。毛状物破裂,散出大量黄褐色粉末(锈孢子)。之后病斑变黑,叶片枯焦脱落。叶柄受害形成橙***隆起纺锤形病斑。幼果受害后形成近圆形病斑,初为***,后为褐色。其上生有***毛状的锈子器,果实生长停滞或畸形。

梨锈病发病规律

梨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一般在翌年的春季开始显露冬孢子角。春季降雨时,冬孢子角吸水膨胀,成为舌状胶质块。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有隔膜的担子,并在其上形成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飘散。从梨树发芽到幼果形成这一段时间内,担孢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遇到适宜的条件就萌发,产生侵染丝,直接从表皮细胞中侵入,也可以从气孔中侵入,侵入的过程需要几个小时。当气温达到15℃时,并在有水的条件下,担孢子需要1个小时完成侵染。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20天内容易感染,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易感染。梨锈病的潜育期为6-10天,其长短除受温度的影响外,还受叶龄影响。叶龄越长越不易感染梨锈病。梨锈病的发病轻重还与桧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有关,尤其与距梨树栽培区1.5-3.5㎞范围内的桧柏关系***大。在有桧柏存在的条件下,病害的流行还受气象因素的影响。病菌一般只能侵染幼嫩组织。一般4月中旬是冬孢子的发芽盛期,常与梨树的盛花期一致。一般3月上中旬的气温高,冬孢子的成熟也就早。此外雨水的多少也直接影响梨锈病的发病状况,2-3月份的气温和3月下旬至4月下旬降雨,是影响当年梨锈病的重要因素。

梨锈病防治措施

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2、铲除越冬病菌: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抑制冬孢子的萌发。在重发生区,于梨树展叶期和落花后各喷一次杀菌剂,以防止担孢子的侵染;药剂有1:2:200倍波尔多液、15%粉锈宁等。

3、增湿抗旱:每年5月中旬--6月下旬,如遇连续高温,干旱气候,应及时进行增湿抗旱,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要进行全园灌水,无灌陪空溉条件的可以早晚对每株果树进行清水喷雾,增加果园湿度,喷雾后全面喷施新高脂膜,利用成膜物质保护土壤和树体自身营养水分不易蒸发,同时防止外界气候、农药对果实的侵害,降低梨锈病的病果率,同时科学施肥管理,使用“沃叶水溶肥”,提高免疫力。

4、果实套袋:在花后40--50天内,对果实进行全园套袋。这项措施一方面可以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农药和有害粉尘对果实的污染,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梨锈病的发生。

梨锈病用什么药

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猛答本控制锈病的发生。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高科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2∶200—240倍波尔多液;或70%大生M-倍液进行保护。如已经发病可喷20%粉锈宁6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问: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芭芭农场

梨锈病的症状如下:

新稍受害症状:为害初期,病斑上会密生数目不等的小斑点,后期在病斑的表面产生灰***的毛状物,直至病部发黑龟裂。受危害的新梢病部以上枯死,在受到外界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会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幼果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相似,病部凹陷。为害后期,病斑表面会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进而导致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早落。

叶片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叶片正面呈现为橙***,有数目不等的小斑点,之后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部位会逐渐变肥变厚,叶片呈现背面隆起、正面为凹陷症状,并在隆起部位长出淡***的毛状物。当病斑数量较多的时候,叶片就开始不同程度的脱落。

梨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锈病病菌主要在桧柏枝叶上越冬,在春季借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发病。

2、梨树各品种对锈病的抗性也有差异,梨较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比较抗病。

3、锈病在4月初至5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则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