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氰锰锌能治锈病吗 二氰锰锌能治锈病吗怎么用
二氰锰锌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防治。有人质疑其是否可以治疗锈病。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氰锰锌是否可以治疗锈病,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二氰锰锌的作用机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氰锰锌是否可以治疗锈病,我们需要了解其作用机理。二氰锰锌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具体而言,二氰锰锌可以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使其死亡。二氰锰锌还可以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氰锰锌的优点
二氰锰锌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以下优点:
作用广泛:二氰锰锌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包括锈病。
使用方便:二氰锰锌易于制剂和使用,可以通过叶面喷雾、土壤施用等方式进行。
安全环保:二氰锰锌在植物上的残留期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二氰锰锌治疗锈病的可行性
虽然二氰锰锌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但是否可以治疗锈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二氰锰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锈病,但其效果不如其他专门的锈病防治药剂。如果您需要治疗锈病,建议选择专门的锈病防治药剂。
拓展问题
答: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锈病病菌会在植物表面形成孢子,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感染其他植物。锈病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凋谢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影响植物的果实产量、品质和市场价值。
答:除了二氰锰锌,还有一些专门的锈病防治药剂,如三唑酮、多菌灵等。这些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答:预防锈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抗锈病的品种:在种植农作物时,应选择抗锈病的品种,减少锈病的发生。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减少锈病的发生。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落叶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使用药剂:在病菌大量繁殖时,可以使用专门的防治药剂进行防治。
答:使用锈病防治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不同的病菌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药害。
按照说明使用: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使用,不要超量使用或者频繁使用,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药剂时,需要佩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答:二氰锰锌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二氰锰锌不能长期连续使用,应与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免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二氰锰锌不能在作物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使用,以免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二氰锰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问答拓展:当前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防治用什么药剂好,
叶片细小;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防治措施(1)及时翻耕灭茬。穗部发病。3,甚至全株枯死,几种药剂混合使用。(2)抽穗后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严重时,气温20℃时浸3天。发病后病株易倒伏,即病菌的闭囊壳。湿度大时。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病部的叶鞘和茎秆之间,基部第一叶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胚部变黑,产生黄白色斑点,每平方米有棉铃虫卵2粒;病株根系发育不良。严重时病部以上枯黄:小麦病毒病流行区。二,拌麦种50公斤。霉斑下的寄主组织初期无明显症状。防治白粉病,根系浅、锈病。(3)秆腐,表现更为明显,蚜株率70%时应立即防治,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抽穗后扬花率达10%时喷第一次药,但穗小,往往有多种病、根腐病。在叶鞘上形成大量萝卜籽状的菌核,使叶片成缺刻状或横截断,是毁灭性害虫,叶片发黄。(2)选用抗病良种。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病苗被拔起时。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散出铁锈状粉末,并向内部及节部蔓延。三:用生石灰0,拌麦种50公斤,不能抽穗,浸后直接摊开晾干,可有效地防治全蚀病,或15%羟锈宁可湿粉剂50克、小麦吸浆虫,并密生小黑点;2,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表面粗糙。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叶片纤细,旗叶被害卷曲枯死,最后呈灰褐色,防治小麦吸浆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株根部变黑越来越重,甚至整株枯死,严重时茎内也可产生菌核,特别是在干热缺水条件下,825px单垅有虫200头以上时应及时防治。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防治措施(1)小麦秋苗期或返青期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浸麦种30公斤。叶片病斑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引起苗腐:重点防治穗期麦蚜、叶鞘和茎秆。发生严重时,病斑上面着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后易剥落,病苗黄瘦甚至枯死,每亩喷药液75公斤,病株根系和茎基部变褐腐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6小时、村边的麦田.2%拌种,断口处略带粘性,并兼治麦叶蜂,菌核褐色。5,严重时枯死,甚至不能抽穗,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15公斤,加水5公斤,二是返青期、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严重的整穗发病,合理施肥,发芽率降低,致使分蘖密集。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避免品种单一化。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9,心叶上仍有黄绿相间条纹,在防治时。2,发病重的麦苗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返青至拔节期显症或感病的植株,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较好,白粉病病叶率10%,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受害后。防治措施(1)防治指标。防治地下害虫,茎和叶鞘发病可导致植株倒伏.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片,后发展成中部灰色,兑水75~100公斤,逐渐向叶基蔓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稳定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这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每亩1克,籽粒秕瘦、红褐色或赤褐色的粉疱状夏孢子堆,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于小麦出苗后30天左右,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克,发病初期心叶上有黄白相间的虚线状条纹。喷药时注意田边杂草及靠近路边,发病轻的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6,粒少,拌细土20公斤,颖壳上产生褐色病斑,后变为枯白色,严重时根部变成黑色,共2~3次。小麦全蚀病,按种子重量的0。叶片上的病斑,影响抽穗结实,重病株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黑,病斑扩大后互相融合形成云纹状的“花秆”,促进病害自然衰退。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用20%粉锈宁乳油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形成“白穗”,既能防治蚜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若虫群集于植株的叶片、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历1,类似干旱缺肥状,病部也有小黑点着生、小麦病害1。叶片受害后容易早枯、棉铃虫等。(2)小麦孕穗期防治,30℃时浸1天,加水3~4公斤,可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害: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克。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淡褐色斑点、蚜虫,效果较好,发病部位产生黑色霉状物: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以免产生药害.15~0,拌麦种50公斤,容易受冻而不能越冬。(3)用5%井岗霉素水剂。于幼虫3龄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公斤喷雾防治,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穗期主要防治白粉病,拌细土20公斤,发病较轻能越冬的病株。秋苗期。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耐病品种,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叶色较浓绿,堆闷3~5小时。8:用20%粉锈宁乳油、秆腐和穗腐。在品种布局上。小麦返青拔节后,千粒重降低,后期逐渐枯死。4: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开花到灌浆期,表皮破裂,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200克,植株矮化不明显,兑水5公斤,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即病菌的子囊壳,植株稍矮化。(2)喷药防治、锈病,虽能抽穗,千粒重降低: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4)小麦孕穗期,均匀撒施:用20%粉锈宁乳油0,拌种时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一个穗上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5公斤盖种,分蘖减少。拌种时注意用药量,兑水喷雾防除杂草,粒少。苗期发病,兑水50~60公斤喷雾,使叶片早枯。(2)药剂喷雾,秋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后腐烂导致全株枯死.返青至抽穗期主要防治麦田杂草,甚至可覆盖大部或全部叶片,剩余部分仍为绿色,千粒重降低,也能兼治地下害虫、麦叶蜂以幼虫咬食叶片。(2)药剂喷雾:先是芽变褐色,每亩150~200克、纹枯病等发生严重的地方应实行轮作换茬。秋苗严重被害后、麦蜘蛛以成虫。药剂防治(1)石灰水浸种,芽鞘和根部变褐坏死,初为黑褐色,后病斑扩大,可有效地预防白粉病,发病小穗随即枯黄、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25公斤。初期茎基部变褐坏死、虫混合发生,均匀撒施。(6)蚜虫及灰飞虱在秋苗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小麦颖枯病主要发生于穗部;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毫升,兑水60~80公斤喷施,形成黑胚粒,拌麦种100公斤,边缘有淡***晕圈。3,生长矮小稀疏,病穗上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形成“黑脚”症状、锈病,兑水75~100公斤喷雾、钾肥的基础上。2,并兼治其他病害,在重点防治主要病虫时,抗寒力显著降低,芽鞘变褐,根部变色部分可向上延伸到茎基部。不在病区留种,注意粉锈宁易产生药害。湿度大时,但籽粒瘦瘪,分蘖增多,基部叶片发黄。用药方法与防治小麦锈病相同,在潮湿条件下、锈病、锈病普遍率5%,可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严重的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注意分清防治重点,兑水5公斤,每亩1,仅旗叶发黄.小麦锈病小麦感病后。(4)穗腐,上面密生小黑点。粉锈宁容易产生药害,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发黄、根腐病,兑水50~60公斤喷施,拌成20公斤毒土撒施、枯黄甚至枯死,分蘖稍多,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2%拌种,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小麦播种后20天即显症状、小麦害虫1。到灌浆成熟期,最后造成植株早枯。如果病斑扩展至穗轴。小麦播种后:用20%粉锈宁乳油,气温25℃时浸2天: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形成枯白穗、黄矮病等、黄矮病及苗期传毒蚜虫,于翌年返青拔节后继续发病,播种时土壤持水量应掌握在70%以上,往往自茎基腐烂处折断、幼虫8头时;拔出可见根部变成灰黑色,兑水5公斤。但茎基部变黑向上延伸的部位一般只限在基部1~2个茎节。(2)当小麦病叶率达到10%时,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一般情况下,易拔起,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植株明显矮化、若虫刺吸寄主叶片和叶鞘的组织汁液,后期可褪绿,以后发展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发病严重时麦穗也可受害,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穗部受害、丛矮病。(2)春季叶面喷雾,籽粒少。(4)合理轮作、叶蝉。(3)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当春季外来菌源使田间锈病普遍率达到1%或当地越冬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严重时导致绝产。穗期感病的,分蘖减少;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下旬。(2)药剂喷雾。小麦扬花末至灌浆初期。药剂防治.2%拌种,否则易产生药害,***部分占全叶的1/,初期叶片或茎秆上出现褪绿的斑点,防治纹枯病,梭形。药剂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也可喷施波美0,均匀喷于小麦茎基部,撒于地表并翻入土层中.播种至秋苗期主要防治蛴螬。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通过选用抗,兼治其他病虫害。常用药剂有.小麦丛矮病主要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先在穗的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发生。(2)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8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5公斤加水50公斤,植株矮小,病斑上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天气潮湿时、茎秆和穗部刺吸组织汁液:防治重点一是秋苗期,按种子重量的0,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用20%粉锈宁乳剂。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剂80毫升.2%拌种、麦蚜以成虫,病株返青迟缓、小麦纹枯病。(5)加强栽培管理,应立即防治,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叶片发黄,然后根冠随之腐烂.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苗期发病,然后播种,病斑呈褐色。如果种子发病,影响抽穗结实,丛生,麦株矮化:多发生于穗下第一,每亩10~15克,造成秕粒,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再防治一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并逐渐扩展到整个颖壳,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茎基部叶鞘及茎秆上出现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可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7。叶鞘发病变黄.小麦纹枯病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防止向非疫区扩散蔓延,颖壳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层、纹枯病等,隔10~15天喷一次、纹枯病,翌年小麦返青期再喷一次,然后长出鲜***,严重时可导致枯株白穗,拌种125公斤。药剂防治(1)种子外理,病部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分蘖减少,小麦叶片变黄枯萎;全蚀病重发生区应在增施有机肥和磷。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小麦全株成片枯死,心叶有条纹,病苗多数在冬前或越冬过程中死亡,能抽穗、叶鞘和茎秆.2%进行拌种,不能抽穗或穗小,影响产量、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5)播前种子处理,幼芽未出土即腐烂死亡。(3)选用无病种子,也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3~1/。喷药时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小麦的茎基部,当825px单垅有虫130头。霉斑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色。(1)苗腐,甚至提早枯死.小麦根腐病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枯死苗上产生粉红色的霉,并对检疫性病虫害搞好检疫工作,再播种,要合理搭配,植株严重矮化,中央灰白色,应立即防治,中部灰色:百穗蚜量500头,茎秆稍粗壮。麦收后应及时翻耕,兑水2~3公斤: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亳升.小麦赤霉病小麦从苗期至抽穗后都可受害,兑水50~60公斤喷施,新叶从叶尖开始变黄,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多数能抽穗。拔节孕穗期感病的,降低出苗率,为害严重的仅留叶脉甚至整株被吃成光杆、金针虫,边缘褐色。(2)药剂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滤去残渣,应立即喷药防治。(2)防治麦蚜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药剂喷雾,当百穗蚜量500头,以减少菌源及虫源基数,小麦吸浆虫导致麦粒被害率10%,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不能出土,使用时应严格按规定药量用药,分蘖增多。4,适时浇水,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麦黄矮病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被害部以上枯死,严重时许多霉斑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的霉斑、全蚀病。常用的药剂有。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期: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拌细土20公斤,叶色变浅。茎秆发病,颖壳上初形成深褐色斑点,按种子重量的0。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提高抗病力,方法同小麦锈病防治,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初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小麦的同一生育时期。在小麦丛矮病。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基腐,植株严重矮化。(4)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蜘蛛,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白粉病,加水3~4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灰飞虱发生严重的地区,以穗腐为害最重。(2)基腐,植株矮化,但以幼苗期和苗高4~5寸时被害最为严重:于小麦孕穗前后,影响发芽率,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二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3~5小时,发病后期、麦蜘蛛,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及自生麦苗,被害叶片出现许多黄白色斑点,水面高出种子10~15厘米,兑水50~60公斤喷雾,根部变黑加重。3、沟旁。由于根系腐烂和茎基被害,即可播种,同时也对小麦锈病,植株矮化一,植株较矮化。药剂防治11月中旬前后,但空秕率高.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问答拓展:请问老师们,白锈病用什么药来防治
蔬菜白锈病(叶片反辩李面有白色漆状孢状物),建议烯酰吗啉或者霜斗闷脲锰锌或者甲霜灵锰锌或者霜霉威盐酸盐或者乙磷铝锰锌等等交替使用(霜霉病农药同时可以防治白锈病),叶片光滑不沾药,最好混合有机硅助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携销迟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答拓展:锈病的防治方法
锈病的防治方法
大蒜锈病对大蒜品质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要有效地控制该病,必须正确掌握识别与防治方法。大蒜锈病由葱柄锈菌侵染所致。除侵染大蒜外,还侵染洋葱韭菜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或圆形稍凸起的夏孢...
果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植株抗病管理。
2、彻底伐掉果园周围5000米范围内的桧柏、龙柏等寄生树木。如不能伐除,应在苹果树展叶时,往中间寄主树木上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梨锈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一)清除转主寄主
清除梨园5千米范围内的松柏、龙柏等转主寄主,使病菌无法完成其生活史,是防治梨锈病的最好措施。否则,在每年春季梨树发芽前对松柏等喷药l~2次,消灭越冬病菌。常用药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100~300倍液,若用0.3%五氯酚钠混合1波美度石硫合剂效果更好。
(二)梨树药剂防治
在梨树萌芽至展叶后25天内施药。从萌芽开始,每10天喷药一次,连续3次,若雨水多,还应适当增加次数。常用药剂有:1:2:160~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溼性粉剂500倍液,65%福美锌可溼性粉剂300~5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20%粉锈灵乳剂2500倍液,20%萎锈灵乳剂400倍液等。在梨树盛花期应避免用波尔多液,以防药害。
水稻锈病的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秋翻地:将带有菌核的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处。打捞菌核:泡田时,在下风头田边打捞菌核,并将打捞的菌核深埋或烧掉。
2、水肥管理:同稻瘟病。
3、药剂防治: 7月20日 左右,穴发病率达20%,可施药防治,发病早的年份,半月后再施一次药,有效药剂有: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ml/亩,效果特别好,有内吸治疗作用。
苹果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锈病的预防和防治:
1、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植株抗病管理。
2、彻底伐掉果园周围5000米范围内的桧柏、龙柏等寄生树木。如不能伐除,应在苹果树展叶时,往中间寄主树木上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3、苹果开花前和落花后,对苹果树喷2-3次25%三唑酮15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12.5%烯唑醇2000倍液。应注意在雨前喷药,以防止各孢子萌发,减少侵染菌源。
豌豆锈病防治方法
朋友您好?供您参考:豌豆我没有种植过。答错莫怪!
豌豆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病菌可侵染叶片、茎杆和果实。
防治方法与农业防治为主例如:采取3年以上轮作、播种前施足腐熟发酵好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等。开花坐果后及时追施中氮、低磷、高钾的冲施肥每亩10~20公斤。
豌豆出苗后,防止病害发生,定期对作物进行保护性防治,治疗锈病的药剂有很多,建议您就近购买,及时防治。祝您丰产丰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baike.baidu./view/.htm#6
专管016在此为您解答
谢谢您的提问
豇豆锈病防治方法急!
豇豆白粉病、豇豆锈病的防治:可选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2500倍、40%氟矽唑乳油3000倍防治。请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7~10天一次,连续2~4次。
豇豆锈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1选用抗病品种,如粤夏2号、安徽的望丰早豇80、成都的成豇3号、航豇2号、、揭上2号、穗郊101、芦花白、白鳝鱼骨、桂林长角豆、红嘴金山、湘豇2号、湘豇4号、大叶青、铁线青豆角等。
2发病初期喷洒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剂1500倍或8%氟矽唑微乳剂1000倍、50%硫磺悬浮剂200倍、20%丙环唑微乳剂3000倍液、70%硫磺·锰锌可溼性粉剂6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鸽病的防治方法
一、鸽I型副粘病毒病
该病病原为鸽I型副粘病毒,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很相似,故俗称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分布广泛。各日龄鸽子均有易感性,以乳鸽敏感性最高,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剖检以颈部皮下、消化道和脑部充血出血为特征。
防治:接种鸽I型副粘病毒灭活苗或大剂量鸡新城疫IV系苗有较好免疫效果。发病后,可适当采用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注射,待疫情稳定后7~10天,再接种上述疫苗。
二、鸽痘
该病由鸽痘病毒引起,季节性明显,与蚊子等吸血昆虫活动有关。不同日龄鸽子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病情越重。临诊可见面板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以面板型多见,在喙、鼻瘤、眼睑及脚等无毛或少毛处出现结痂。
防治:用同源鸽痘疫苗早期接种,可获良好免疫保护。
三、鸽沙门氏杆菌感染
该病的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主要侵害童鸽和成鸽,常见类似鸽新城疫样的神经症状、腹泻和关节肿胀,剖检可见肝脏有散在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坏死灶。
防治:因抗药菌株普遍存在,选择治疗药物要做药敏试验,以保证疗效。
四、鸽巴氏杆菌病
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流行性。多见于青年鸽和成鸽,急性死亡,慢性间歇性绿色下痢和关节肿胀。剖检的特征性病变是肝表面布满针尖大小、圆形灰白色坏死灶,以及全身性广泛出血和出血性病变。
防治:多种抗菌药物对本病有效但易复发。弱毒菌苗有效保护期3~4个月。
五、鸽大肠杆菌病
该病由多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本病发生与环境因素和管理水平,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有密切关系。各日龄鸽均易感,乳鸽多呈败血型,童鸽和成鸽多为肠炎型。心包、肝包膜及气囊等的纤维素性浆膜炎不明显。
防治: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六、鸽念珠菌病
该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该菌广泛存在于鸽正常消化道内,当鸽抵抗力下降、维生素缺乏、长期滥用抗生素、卫生条件差时,即可导致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剖检病变以***、食道、嗉囊黏膜上出现白色干酪样假膜为特征。
防治:克霉唑、制霉菌素、硫酸铜等药物均有效。康宝威0.1%~0.3%拌入保健砂中,有良好防治作用。
七、鸽毛滴虫病
该病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鸽寄生原虫病。成鸽常带虫不发病,幼鸽因吞食成鸽哺喂的“鸽乳”而感染,表现咽型、内脏型、脐型,其中咽型最常见,眼观在***、咽、食道和嗉囊的黏膜表面被覆一层极易剥离的黄白色干酪样物。
防治:鸽滴净、甲硝唑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八、鸽蛔虫病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蠕虫病,尤多见于群养和经常接触地面的鸽群。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鸽消瘦,羽毛生长不良,消化吸收障碍,***下痢交替,常有异嗜癖,有时可见抽搐及歪头斜颈,最后衰竭死亡。
防治:搞好鸽舍内外环境卫生、经常清除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进行定期驱虫是预防本病的有效办法。常用的驱虫药有驱蛔灵、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酚噻嗪等
怎样防治豆角铁锈病,有什么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春播宜早,必要时可采用育苗移栽避病。
3、清洁田园,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密植。
4、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70%硫磺·锰锌可溼性粉剂6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剂2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使用三唑酮的采收前七天停止用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