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杀虫机制 微孢子虫杀虫原理
微孢子虫杀虫机制: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案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物防治逐渐成为了农业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微孢子虫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菌剂。微孢子虫的杀虫原理是通过其产生的孢子,在进入害虫体内后,释放出毒素,破坏害虫的消化道,从而导致害虫死亡。
微孢子虫的生物特性
微孢子虫是一种真菌,属于担子菌门下的病原菌。其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一般需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如在25-30℃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微孢子虫的生存能力最佳。微孢子虫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和磷源等。
微孢子虫的杀虫机制
微孢子虫的杀虫机制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孢子实现的,微孢子虫的孢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选择性地感染害虫。当害虫接触到微孢子虫的孢子时,孢子就会附着在害虫体表,然后通过害虫的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孢子就会释放出毒素,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和其他组织,从而导致害虫死亡。同时,微孢子虫的孢子还可以在害虫体内繁殖,形成新的孢子,从而扩大杀虫的效果。
微孢子虫的优点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微孢子虫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安全环保:微孢子虫属于天然杀虫剂,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2.高效可靠:微孢子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杀虫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3.可持续发展:微孢子虫能够在害虫体内繁殖,形成新的孢子,从而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微孢子虫对哪些害虫有效?
A1:微孢子虫对多种害虫都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例如蚜虫、白粉虱、棉铃虫、小菜蛾等。
Q2:微孢子虫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A2:微孢子虫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微孢子虫制剂均匀地喷洒在植株上,另一种是将微孢子虫制剂混入灌溉水中,通过灌溉的方式施用。
Q3:微孢子虫对人体有害吗?
A3:微孢子虫属于天然杀虫剂,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赵红华,李涛,王艳红.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35(4):424-430.
2.陈松林,周艳华,王玉莲.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4,35(13):1-6.
百科知识:
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问答拓展:微孢子虫的简介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um)
微孢子虫具有微小的孢子(2~20公忽〔0.00008~0.0008吋〕),内含单一极丝以及具传码伍染性的孢原质。孢子被新寄主吞食後,虫体进入肠道上皮并经由肆岩**或体腔到达特定组织。在宿主细胞中生长发育并反覆进行无性**,每次产生两个或更多的个体。最後,成熟的寄生虫(营养体)经有性生殖产生合子,合子再产生新迟雹或孢子。蚕微粒子虫(Nosemabombycis)使蚕发生蚕孢子虫病,蜜蜂微粒子虫(N.apis)则在蜜蜂中造成微粒子病。
在HIV感染者或**病患者常发现感染微孢子虫,也是引起HIV感染者或**病患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问答拓展: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又种叫卵虫的,具体名称是什么?英文名称什么?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um)微孢子虫(Microsporidium)属微孢子门、微孢子目。迄今从人体中至少已发现有5个属的微孢子虫,它们是匹里虫属(Pleistophora)、小孢子虫属(Nosema)、脑炎微孢子虫属(Encephalitozoon)、肠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属(Enterocytozoon)和微孢子虫属(Microsporidium)。微孢子虫分布很广,以往已知是一种动物病原体,80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具有感染人的能力,引起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osis)。
成熟孢子为卵圆形,其大小因虫种而异,约为0.8~1×1.2~1.6μm,具折光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姬氏或HE染色,着色均较淡,孢子壁光滑。电镜下可见孢子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壁里面有一极薄的胞膜,细胞核位于中后部,围绕卜岩细胞核有一螺旋形极管(或称极丝)。孢子的前腔弊陪端有一固定盘(Anchoringdisc)与极管相连,形成一突起,后端有一空泡。孢子母细胞呈香蕉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大小为3~5×4~8μm,HE染色,细胞核位于虫体中部呈深紫红色,核与外膜之间有管状物,着色较淡。
消化道微孢子虫感染是由于成熟孢子被吞入后侵入肠壁细胞所致。其它部位的感染则是微孢子虫伍蠢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循环而到达不同部位。当孢子受到**后,其极管伸出,刺入邻近细胞,将其有感染性的孢子质注入新的宿主细胞而使其感染。随着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增殖,逐渐向周围细胞扩散或经血循环播散至肝、肾、脑、肌肉等其它组织器官。
不同的微孢子虫的发育周期虽有不同,但都由裂体增殖开始并扩散到其它细胞,然后是孢子增殖,且都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一般3~5天为一周期,无有性生殖期。有些微孢子虫是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的纳虫空泡内生长繁殖,有的则直接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生长。
问答拓展:微孢子虫杀虫剂有哪些种类?有什么特点?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或耐胞原生动物,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经昆虫取食进入虫体并寄生在昆虫体内,通过不同个体之间互相感染以及由当代传播给后代,引起昆虫**的发生与流行,是自然界中控制昆虫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它能持续控衫拦春制害虫,并对环境安全。目前,经室内鉴定并显示有较大生物防治潜能的昆虫微孢子虫有按蚊微孢子虫、枞色卷蛾微孢子虫、棉铃虫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玉米螟微孢子虫、黏虫**微孢子虫等。在我国已经商品化并大面积应用的是蝗虫微孢子虫。微孢子虫杀虫剂具有如下特点:
(1)寄衡瞎主范围广泛微孢子虫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它的寄主范围广,包括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蜉蝣目的多种昆虫。常用的有蝗虫微孢子虫、行军微孢子虫和云杉卷叶蛾微孢子虫等。近几年来在我国多采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防治东亚飞蝗、亚洲小车蝗等优势种蝗虫。(2)选择性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3)长期应用可作为防治害虫的有效手段,并可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的目的第1年施药后,第2~3年应连续用药,造成害虫的全面感染,发挥持效作用,有利于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受害。
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微孢子虫杀虫剂的缺点:①防虫速效性差,害虫死亡速度慢;②对紫外线敏感,怕光;③有效储存期短,且需要低温保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