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药成分有什么影响(农药什么成分)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213 次
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我国蔬菜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等。生物污染问题也开始引起重视,但由于我国消费者食用蔬菜绝大部分是熟食,烹调过程可以使微生物失活,只要不食用未经加热的蔬菜或在食用前充分洗净,这类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基本可以避免。

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生产品种最多、使用量最大、也最可能引起强烈中毒反应的污染物。长期进食农药污染的不合格蔬菜会产生慢性农药中毒,影响人的神经功能等,严重时会引起头昏多汗、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胸闷、视力模糊、瞳孔缩小等症状。蔬菜是易富集硝酸盐的植物,特别是现代农业化肥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急剧上升,硝酸盐本身毒性并不大,但它在人体内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携氧能力,导致人肌体内缺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人肠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导致消化系统癌变。通常硝酸盐积累顺序为:叶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瓜果类>豆类>茄果类。有研究表明烹饪的蔬菜存放时间延长,其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所以建议不要食用烹饪后隔夜存放的蔬菜。蔬菜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城市垃圾、污泥和含重金属的化肥、农药,有毒重金属主要指镉、铬,另外还有汽车尾气造成的铅污染。虽然重金属的污染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反应,但其长期积累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皮肤接触;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与有关技术人员);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

(1)急性中毒。

农药经口、呼吸道或身体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表现为急性发作异常症状,并造成大量个体死亡,是最明显的农药危害。

(2)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有机氯农药已被欧共体禁用30年,而德国一所大学对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的262名儿童进行检查,其中17名新生儿体内脂肪中含有聚氯联苯,含量高达1.6毫克/千克脂肪。

(3)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证明,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10%。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了大量植物脱叶剂,致使不少接触过脱叶剂的美军士兵和越南平民得了癌症、遗传缺陷及其他疾病。

农药有哪些危害

在食品中的农药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农田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可粘附在作物上而被作物吸收转运到作物的各部分,使收获的作物带有一定量的残留。降落在土壤中的农药可以通过作物的根系吸收,飘浮在空气中的农药也降落在土壤中。土壤及空气中的农药,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对水产品造成污染,农药厂排放的污水也对水体造成污染。通过水体、污泥-虾子-小鱼-大鱼及食物外壳、根茎等下脚料-禽畜-肉品、乳品、蛋品,形成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使动物性食物含农药较高。在食物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等环节,受农药污染的运输工具,贮存时为了防止害虫使用农药,为了防治畜禽体内、体表寄生虫、螨类对畜禽体及厩舍使用农药,均对食堂造成污染。

加强农药的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使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降低。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提高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好收成,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农药对食品的污染。目前,有些地方在推广种植“无公害”蔬菜。注意食品的烹调加工、食用方法,可以降低食品中残留

死人使一些益虫死去

农药带来的危害

1、急性中毒: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

2、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

3、三类主要农药的潜在危害

①有机磷类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表现。

②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一般毒性较大,有蓄集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③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中,其次为肝、肾、脾、脑中。通过人乳传给胎儿引发下一代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