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470 次
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吗

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同时也可以延缓果实的老化,增加果实的保存时间。本文将从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

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和伸长,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除此之外,吲哚乙酸还能够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吲哚乙酸还可以延缓果实的老化,使果实保持新鲜度更长时间。

吲哚乙酸的使用方法

吲哚乙酸一般以液体或粉末的形式出售,使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然后喷洒在作物的叶面上。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前需要充分摇匀吲哚乙酸溶液,确保吲哚乙酸均匀分布在水中。
  • 喷洒时需要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强风或雨天使用。
  • 使用时需要穿戴好防护服和手套,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 使用时需要注意吲哚乙酸的浓度,过高的浓度会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吲哚乙酸的注意事项

虽然吲哚乙酸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直接接触。
  • 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避免使用过量。
  • 使用时需要注意作物的品种和生长状态,避免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 使用时需要注意喷洒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拓展百科知识

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素,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除了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外,吲哚乙酸还可以用于果实的保鲜和催熟。吲哚乙酸的汉语拼音为yǐndǒuyǐsuān。

参考来源: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 《吲哚乙酸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 《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的应用》

相关问答拓展:

1、无籽麒麟瓜是怎么做到无籽的?

无籽麒麟瓜是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无籽品种的。无籽麒麟瓜是由农业科学家通过人工授粉和种子选育培育出来的。在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从瓜果中筛选出不带籽的突变体,并在后续的培育过程中,不断选择这些突变体进行繁殖,最终形成了无籽品种。无籽麒麟瓜的出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无籽麒麟瓜省去了去籽的麻烦,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无籽麒麟瓜也更加甜美可口,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无籽西瓜谁发明的?

3、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1.无籽西瓜是三倍体西瓜,是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的杂交一代。要想不断的栽培无籽西瓜,必须年年进行杂交制种。

2.首先进行四倍体西瓜的人工诱变:通过人工的方法将二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加倍,通常用秋水仙素对种子进行处理或刚出土不久的幼苗进行处理,其中处理幼苗效果最好,在子叶展开30度时开始用药液(0.2%~0.4%秋水仙素水溶液)点滴生长点。在生长点夹一点脱脂棉,每天一到两次,连续四天。即可得到四倍体植株

3.要搞好四倍体母本和二倍体父本的原种生产,因为其采种量低,所以只有准备足够数量的父母本的纯种,才能保证配制到足够数量的无籽西瓜种子。四倍体只能做母本

4.选择合适的父母本种植比例,如果依靠昆虫传粉或人工辅助的方式,在田间父母本的比例应为1:3~4较好,并在边行种植二倍体父本品种,如果是纯人工授粉,父母本的比例可达1:10,父本可集中种植在母本田的一侧,便于集中采集花粉。

5.等待种瓜成熟才能采种,三倍体种瓜一般需35天左右才能充分成熟,积温九百摄氏度,充分成熟的瓜,其种子发芽率较高

4、无籽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无籽西瓜是采用杂交的方法培育而成的。人们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再与普通的二倍体西瓜杂交形成了三倍体西瓜,而三倍体西瓜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不产生种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籽。

5、无子瓜是转基因吗?

无子瓜并非转基因作物。它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获得的变种。无子瓜是由被称为"雄性**"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这种基因突变导致其无法产生花粉,从而使其无法自我授粉结实。种植无子瓜时需要配植有花粉的其他瓜类植物以实现授粉和结实。

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Modifi**Organi**s,GMOs)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基因组中,从而赋予其特定的性状或能力。转基因作物在基因组中具有人工插入的外来基因序列,用来赋予其抗虫、抗病、抗草药等特性。无子瓜经常被误解为是转基因作物,但事实上它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获得的,而非基因工程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来定义和监管转基因作物。在**和消费任何种类的食品时,最好查看产品的相关标识和证明,以了解其生产方式和成分。

拓展好文:【权威科普】线虫防治为何都选淡紫拟青霉?究竟有什么功效?

  一、淡紫拟青霉菌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淡紫拟青霉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它不仅能在多种常规培养基上生长,而且能在多种自然基质,如农副产品废料、废渣与植物叶片或植物浸提液中生长。Sosamma,V.K.利用10种植物叶片浸提物来培养淡紫拟青霉,结果表明10种供试植物叶片浸提物均能提供拟青霉正常生长,其中尤以山香属植物产孢量最大;其次是含羞草属植物Mimosainvisa和chromolaea。Mani-A研究并评价了油粕、植物叶片在大量培养淡紫拟青霉方面的功效,结果表明各种油籽粕都是适宜的培养材料。尽管淡紫拟青霉能在多种营养基质上生长,但不同的培养基质与不同的培养条件,其产菌率与功效也有所不同。Cargro-J研究表明:利用麦芽培养基在静止状态下生产的菌剂,杀线虫活性特别强。Zaki-FA研究了自然培养基质对淡紫拟青霉产孢及控制线虫效能的影响。选用的自然基质有小米、稻米、燕麦、小麦、鹰嘴豆、绿豆等,在稻米上产孢量最大,为52.8x108/g,其次是绿豆,为24.5x107/g,以绿豆为基质的淡紫拟青霉菌剂控制效能最好,能减少根结线虫数78.8%、二龄线虫94.2%;Suebsak-Sontirat认为最合适的培养基是大豆汁或马铃薯汁浸出液,培养条件为31℃、220r/min-270r/min。相关研究表明:菌体生长的最适pH值为中性偏酸,在碱性培养基上生长缓慢;此菌在15℃-35℃都能正常生长,在24℃-25℃条件下生长最为迅速,产孢量最大;湿度对孢子萌发至关重要,湿度达到85%时,孢子才开始萌发,湿度98%、25℃时,孢子萌发速率最高;含N、S的培养基质能**菌体细胞内酶的产生并增加酶的活性,当培养基中添加可溶性淀粉时,能增加此菌对化学合成物的溶解作用。淡紫拟青霉施用到土壤中能引起土壤菌系的明显变化,土壤中多种习居菌会抑制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同时此菌也会抑制土壤中其它菌类如放线菌。

  分子生物学方面,近几年有较大的进展。ObornikM利用RAPD技术来分析淡紫拟青霉与其它虫生真的菌的关系,研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反映菌系生活史;应用RAPD技术与酶分析方法研究淡紫拟青霉表现型与基因型及其对线虫的控制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拟青霉的不同菌株有广泛的地理分布,菌株的基因型与其侵染能力没有明显关联。

  淡紫拟青霉

  二、淡紫拟青霉菌的控害效能

  番茄根结线虫

  科研专家用麦粒培养淡紫拟青霉,并用此菌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盆栽试验用菌量为50g/每株,2.7周后调查发现:土壤中2龄线虫减少76.3%,根结指数下降43.6%,烟株根生长量增加153.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44.4%。Maheswari-Tu先将番茄苗浸泡在淡紫拟青霉的孢子悬浮液和菌丝悬浮液中,再种到接线虫的土壤中,结果表明:孢子悬浮液处理使卵囊数减少63%-80%,明显优于菌丝悬浮液。Davide等人用此菌浸薯块或直接将菌剂施入土中防治马铃薯金线虫,施用菌剂后马铃薯增产20.3%-36.5%;防治秋葵根结线虫,施菌三个月后,线虫比对照减少66%-77%,荚数增加39%-41%,重量增加45%-54%,防治效果比噻唑磷和阿维菌素相仿。

  多种有机肥料、植物残渣对此菌有促长与增效作用。如Rao-MS的试验结果表明楝树(neem)叶片悬液对淡紫拟青霉有明显增效作用。许多含N的化肥、几丁质或其他生防菌也能起增效作用。印度科研人员结合使用巴斯德氏芽菌属和拟青霉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并与两者分别使用相对照,结果表明,真、细菌结合效果更为显著,线虫拟制率达到66.2%,根系干重增加33.34%。Bhat-M研究了GlomuoMosseae与淡紫拟青霉在抑制番茄根结线虫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两种生防菌结合使蕃茄产量增加4倍,卵囊抑制率增加25%。

  有关淡紫拟青霉菌对根结线虫的抑制机理,国内外也有研究报道:淡紫拟青霉与线虫卵囊接触后,在粘性基质中,生防菌菌丝包围整个卵,菌丝末端变粗,由于外源性代谢物和真菌几丁质酶的活动使卵壳表层破裂,随后真菌侵入并取而代之。淡紫拟青霉也能分泌毒素对线虫起毒杀作用,Djian-C从拟青霉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特异性的杀线虫活性代谢物,利用液相色谱法可纯化出醋酸,这种醋酸只有在羧化结构才对线虫有毒性,线虫的不同几丁质区对醋酸有选择渗透能力。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M-14菌株发酵滤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毒性成分是一种蛋白酶。

  2.对昆虫:据文献资料,淡紫拟青霉可寄生半翅目的荔枝蝽蟓、稻黑蝽;同翅目的叶蝉、褐飞虱;等翅目的白蚁;鞘翅目的甘薯象鼻虫以及鳞翅目的茶蚕、灯蛾等。

  据林伯欣报道,在荔枝园中,淡紫拟青霉对荔枝蝽能产生较高的自然寄生率,在实验室内处理7d或更长时间可致死荔枝蝽。Rombach-MC利用淡紫拟青霉枯存菌丝粉防治褐飞虱和稻黑蝽,防治褐飞虱的用菌量为1.5g/公顷-21g/公顷,3周后调查,褐飞虱死亡率达63%-98%。对稻黑蝽的田间试验是在稻田中进行,笼罩住稻黑蝽,向罩内喷菌丝悬浮液或孢子悬浮液,试验分4个小区,结果表明所有小区稻黑蝽数量明显下降。两种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比较了几种虫生真菌对白蚁的侵染效果,认为白僵菌侵染效果最好,其次是绿僵菌、淡紫拟青霉、玫烟拟青霉。小工蚁最易感染虫生真菌,其次是大工蚁和兵蚁。白蚁感染淡紫拟青霉10天,最高死亡率可达90%,相关研究还发现,拟青霉对甘薯象鼻虫有侵染作用,但在实验室适宜条件下致死率仍较低。

  3、对植物病原菌:科研人员研究了淡紫拟青霉36-1菌株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效能,它们是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黄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和水稻恶苗病,淡紫拟青霉36-1菌株活菌**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0.22%、80.50%、77.71%、75.30%和61.36%;处理柑桔果面,青、绿霉扩展抑制率为65.97%。批量处理柑桔,好果率为78.44%,比对照高54.44%。肖炎农研究证明淡紫拟青霉菌株36-1对水稻恶苗病和纹枯病具有拮抗活性,Abdul利用淡紫拟青霉、厚壁轮枝菌及楝树提取物60EC控制棉花细菌性枯萎病与棉花卷叶病毒病,结果表明:拟青霉菌能明显降低棉花的病毒**害,并有效抑制细菌性枯萎病。相关研究还证实:淡紫拟青霉能显著降低向日葵和纳豆根癌病的发病率,并且能抑制由镰孢菌属引起的蕃茄根腐病。研究人员还从温室中筛选出高拮抗力的菌株,喷洒在小麦叶片上,用以控制小麦叶斑病。相关研究证实,此菌对其它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于肽类衍生物,它能起类似抗生素的作用。

  三、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的生理功效

  1、促进植物生长:在拟青霉的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特殊培养基与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该菌能产生丰富的衍生物,其一是类似吲哚乙酸产物,它最显著的生理功效是低浓度时促进植物根系与植株的生长,因此在植物根系施菌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而且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同时对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2、产生多种功能酶:此菌能产生丰富的几丁质酶,几丁质酶对几丁质有降解作用,它能促进线虫卵的孵化,提高拟青霉菌对线虫的寄生率,此外还能产生细胞裂解酶、葡聚糖酶与丝蛋白酶,研究表明:在高效菌株中蛋白酶和葡聚糖酶、淀粉酶活性高出1.2-4.2倍和20-120倍,这些酶促进细胞**。

  3、降解效应:研究发现,淡紫拟青霉能促进难溶磷酸盐的溶解,实验室研究证实:拟青霉菌的增溶效果达到30%,其它线虫拮抗菌达到20%-40%。同类研究还表明,拟青霉还能促进许多化学聚合物(如农药,制革废水等)的分解,这证明淡紫拟青霉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

  四、与展望

  淡紫拟青霉作为一种生防菌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与化学农药相比,它具有安全性,至今未发现此菌有三致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基本上对人畜是安全的,但这是相对的,已有许多医学临床报告,表明此菌是一种机会真菌,在人畜免疫力下降或免疫缺失情况下,能侵染人体或动物皮肤和组织器官;

  其二,此菌有多重控害功效与生理功效,特别是对植物病原线虫的控害功效最为显著;

  其三,多方面研究表明该菌具有显著的兼容性,主要表现在:拟青霉与农药相容性较高,只有少数的杀菌剂(如CuSO4)对此菌有抑制作用,杀虫剂对此菌的抑制作用很弱,利用拟青霉与化学杀线虫剂结合防治线虫,取得良好防效,许多化肥特别是含N化肥对此菌还有促长作用,淡紫拟青霉与多种生防菌有相互增效作用;要想大面积推广应用生防制剂,其经济性也是不可缺少的,而淡紫拟青霉在这方面可谓独具优势,许多廉价的农产品下脚料可用于大量生产菌剂,其生产原料成本低廉,生产条件也比较容易控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学科间协作及渗透作用增强,人类将从真菌次生代谢物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具有遗传多态性和生态可塑性的淡紫拟青霉也有可能成为天然的生化制剂“车间”。淡紫拟青霉的应用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寄生效能,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应该是真菌衍生物(如毒力代谢物、抑菌素、促生物等),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诱导与定向培养方式可促使虫生真菌生成特殊的生化产品,可以预料:淡紫拟青霉在此研究领域也有诱人前景。

  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

  微核生物(重大生物)基于18年的研发历史,采用液-固两相微菌核发酵技术,产品含孢量高,性能更稳定,耐高温能力、侵染能力更强。能适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微菌核

  公司拥有全面的生防系列产品线,基于液-固两相微菌核发酵工艺的优势,“生防战线”作为我公司的明星产品,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用户反馈效果特别好。

  防治案例

  甘肃陇南,种植了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半夏,线虫造成半夏植株矮小、叶片大面积发黄,让种植户很是头疼。

  ▲种植户正在给长势萎蔫的半夏喷施“生防战线”

  10天后,对当地使用了“生防战线”的客户进行了回访。

  河南开封市尉氏十八里铺,秋葵线虫十分严重,当地的种植户在6月30号使用了“生防战线”,18天后,根结已消失,并长出新根。

  ▲河南汝南西红柿根结线虫防治情况

  “生防战线”是我公司的明星产品,因其防治线虫效果显著、防治周期长达3-4个月而备受客户青睐。

  线虫全部消灭掉,只因用了这一招!

  MORE

  生物杀虫剂的这些优势你不一定知道!

  菌肥那么贵,到底值不值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