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灰霉病会传染吗 李子灰霉病会传染吗
李子灰霉病会传染吗?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可以告诉大家,李子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李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那么,李子灰霉病是否会传染呢?
李子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我们需要了解李子灰霉病的传播途径。李子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水、土壤、工具、人员等途径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灰霉菌会迅速繁殖,导致病害扩散。
李子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李子灰霉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管理
要做好李子园的管理工作,及时清理落叶、烂果、烂枝等杂物,保持园区内的清洁卫生。同时,要定期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发生。
2.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高温高湿的季节,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园区内的通风干燥。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灰霉菌的繁殖。
3.定期翻土
定期翻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减少灰霉菌在土壤中的生长。同时,也可以清除病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李子灰霉病是否会传染?
李子灰霉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但并不会像传染病一样直接感染其他植株。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拓展问题:
:
李子灰霉病虽然不会像传染病一样直接感染其他植株,但也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来保障李子的产量和品质。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做好李子园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问答拓展:李子上面有这种墨水色的黑点,而且传染。哪位知道这个是什么病?该怎么预防?
可能是:李子炭疽病【症状特点】叶片病斑多始自叶尖或叶缘,半圆形或不定形,淡褐色,有时斑外围现水渍状晕环。新梢受害,初呈椭圆形或梭形小斑,褐色,稍下陷。若病斑扩大并绕茎一周,每致患部上下段枝梢枯死,叶片萎垂。果实近成熟期较易受害,果面现褐色近圆形病斑,稍下陷笑轮氏,扩大后易造成果腐。潮湿时上述各患部表面均可现朱红色液点(病菌分孢盘及分生孢子)。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长圆盘孢菌[GloeosporiumserotinumEll.etEv.]。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在病株和桐伍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与再侵,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和园圃荫蔽的环境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1)结合修剪清园,改善园圃通透性,清除病、枯枝、果烧毁,对常发病园,应随即全面喷施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1次。(2)萌芽期及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25%敌杀死2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或50%炭疽福美,或50%混杀硫600~800倍液,2~3次,视天气和病情隔7~碰散15天1次,前密后疏。
问答拓展:李子有哪些病菌
李树有五种主要病害,即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袋果病和红点病。1、褐腐病
(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花和枝条。果实受害,初为褐色圆形病斑,几天内很快扩展到全果,果肉变褐软腐,接触紧密的成团果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往往由内及外多数腐烂,尤其在近成熟期雨水多、发生裂果时,病害易流行,成团果腐烂后一般会脱落,尚未完全腐烂时常伴有流胶,有虫危害时症状会加重,腐烂果表面后期产生灰白色霉层,然后不落果逐步形成僵果,病菌通过果柄、叶柄蔓延至嫩枝,并进一步扩展到较大枝上,形成灰褐色长圆形溃疡病斑,也常伴有流胶。花器受害,产生褐色斑点,并在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造成花腐。病菌主要在僵果上越冬。越冬病菌翌年开花期雨水多时侵染花形成花腐,侵染幼果造成果腐和落果,侵染新梢产生枯枝。氮肥施用过多的密植果园发病严重。
(2)防治措施①彻底清园。清除地面及树上的腐烂僵果、病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最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②及时防虫。减少虫伤果,防止病从伤口入。③药剂防治。开花70%左右时,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果实近成熟期(硬核后,约距采收30天左右)施用前述药剂,间隔10天左右1次,共施2次。
2、细菌性穿孔病
李细菌性穿孔病,又叫“细菌性溃疡病”、“黑斑病”,农民称为“灯火疤子”。
(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枝条。叶片受害,初生水渍壮小斑点,红褐色,后变深褐色,直径0.5-5.0mm,圆形和不规则形,易干枯脱落穿孔,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早期落叶。果实受害,病斑近圆形,暗紫色,稍凹陷,表面硬化、粗造,有时形成不规则裂缝。枝条受害,分春季病斑和夏季病斑两种。春季病斑发生于上一年生枝条上,初生形成小***,膨大后开裂,成梭形溃疡斑,皮层内部及木质部变褐。夏季病斑发生在当年生嫩梢上,病斑褐色,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开裂,形成溃疡斑。潮湿时,叶、果、枝的病斑上均可溢出黄白色粘液(菌脓),干后呈灰白色。病菌主要在枝条病斑上越冬,翌年长叶后开始产生菌溢,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或枝条叶痕、芽痕及果实皮孔侵入危害,该病在田间有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湿是细菌性穿孔病严重发生的主要条件;树势衰弱,可以加重该病的发生。
(2)防治措施①加强综合管理。保持土壤疏松,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②搞好冬季清园。剪除病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刮除枝干上的病斑,并用25-30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最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或1:1:100波携首尔多液,铲除越冬病菌。③进行药剂防治。展叶后发病前开始用药,重点放在雨季。喷药间隔期视药剂持效期而定,一般7-15天。喷药次数,视发病轻重而灵活掌握。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流胶病
(1)危害症状李树流胶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果农称为“烂脚杆”,常感到束手无策。该病主要危害1-2年生枝条,受危害后李树则隐灶枝条皮层呈疱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柔软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成硬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有时导致木腐病,影响树势,重者部分枝条干枯乃至全株死亡。周年均可发生,尤以高温多雨季节最严重。
(2)防治措施①加强管理。合理轻剪,冬季清园时刮除流胶部位,涂抹25-3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保护;防止土壤积水,高温干旱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孙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②防止损伤。及时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注意田间作业时不要损伤树皮,消除发病诱因。③药剂防治。5-6月份为防治适期,可用12.5%烯唑醇(特谱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5%澳菌清(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施药时,药液要全面覆盖枝、干、叶和果实,特别是要使皮层湿透。
4、袋果病
(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嫩叶和嫩梢,农民叫“过了风”。果实从开花后期开始被害。被害果生长畸形,初期呈口袋状,逐渐变狭长,略弯曲,中空,淡***至紫红色,最后变成灰色或暗褐色,以至脱落,果农称为结“刀豆片”或结“辣椒”。嫩叶受害后弯曲皱缩,叶片肥厚,颜色嫩黄。嫩梢受害后节间短而粗缩,呈嫩***。病菌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天开花时开始活动,开花后期即可侵染,花谢后约20天左右达到盛期。
(2)防治措施①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最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越冬菌源。②开花及叶芽展开时,喷施1:2:200波尔多液,可兼治红点病。③较轻发生时,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枝叶和病果销毁,能有效防治病害大发生。
5、红点病
(1)危害症状此病在垫江县危害不严重。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橙***且边缘清晰的病斑,随着病斑不断扩大,颜色加深,叶肉变厚。秋末病叶变成红褐色,下面凹陷,背面凸起,叶片卷曲,并出现黑色小粒。果实被侵染时,也在果面产生红***圆形隆起的病斑,导致病果生长畸形脱落。
(2)防治措施①加强管理。注意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秋季翻挖,减少侵染源。②注意清园。彻底清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最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5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越冬菌源。③药剂防治。在开花及叶展开时,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20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保护。生长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问答拓展:灰霉病的特点
菜农朋友们都知道每到冬春时节,遇到连续降雨,设施内温度冷凉。这个时期是灰霉病的高发期。
灰霉病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那么,灰霉病的特点是什么呢?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察拦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灰霉早含病的特点1、灰霉菌是真菌中的葡萄孢菌,传播范围广,腐生能力特别强。
设施栽培中所有作物都会被传染。
灰霉孢子能随气流飞散到棚内各处,不光是植株上面会落满灰霉孢子,棚里的墙壁、地面、棚膜、棚架、吊秧绳子上面都会密布孢子。
2、灰霉病菌喜欢挑弱的下手,就像抵抗力差的人容易被病菌感染一样。
植株生命力旺盛且健壮的时候不易被感染,当植株生命力降低的时候会从花器、茎秆、枝叶等有伤口的部位浸染传播。
灰霉病危害症状1、该病可危害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
2、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色。
3、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灰霉病防治方法1、减少灰霉病的病菌基数:灰霉病病菌是在土壤中、植物残存组织中栖息活动的,所以,应及时摘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及时带出田外深埋。
2、变温通风: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阴天也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
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败睁胡。
3、选择晴天上午采取浇暗水、小水的措施。
4、灰霉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啶酰菌胺、氟唑菌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