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拌种可治锈病吗 大蒜拌种可治锈病吗
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大蒜还可以拌种,起到治疗作物锈病的作用。大蒜拌种可治锈病吗?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蒜的抗病作用
大蒜富含大蒜素、硫化物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研究表明,大蒜提取物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防治作物病害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大蒜拌种的原理
大蒜拌种是指将大蒜切碎或捣烂后,与作物种子混合种植。由于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大蒜拌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的病害发生。
三、大蒜拌种治疗锈病的效果
锈病是一种常见的作物病害,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大蒜拌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锈病的发生,但是其治疗效果有限,不适用于严重的锈病病情。
四、大蒜拌种的注意事项
1.大蒜与种子的比例应适当,一般为大蒜:种子=1:50;
2.大蒜应选择新鲜的,无病虫害的大蒜;
3.大蒜拌种应在适宜的时间进行,不宜过早或过晚;
4.大蒜拌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五、相关问题
1.大蒜拌种适用于哪些作物?
大蒜拌种适用于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
2.大蒜拌种可以替代农药吗?
大蒜拌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病害的发生,但不可替代农药。
3.大蒜拌种与化肥混用会影响效果吗?
大蒜拌种与化肥混用不会影响效果,但应注意适量使用化肥。
4.大蒜拌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蒜拌种的最佳时间因作物和地区而异,一般在播种前7-10天进行。
5.大蒜拌种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大蒜拌种不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问答拓展:种植大蒜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锈病?
对大蒜种进行拌种处理,既选择50%的多菌灵或者77%的可杀得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或者苯醚甲环唑拌种。拌种方法是药剂100克兑水5公斤,拌蒜种50~75公斤。病源真菌为葱柄锈菌。大蒜收获后,夏孢子堆在病残体越夏,再侵染葱、洋葱等,秋季又危害蒜苗灶禅梁。以冬孢子袭滚或茵丝体在大葱、大蒜上越冬,翌年辗转危害。病菌喜温凉
加强肥水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灌溉、追肥、中耕除草,以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进行药物治疗,在大蒜发病≥而改善初期时的拔除或喷酒药物-百菌清,粉锈宁,三唑铜等,配和叶面肥,尽早去除锈斑的发展。减少对蒜苗的危害。
选用抗锈病品种,如紫皮蒜,小石口大蒜。舒城蒜比较耐病,因地制宜选用。适时晚播,合理施肥,减少灌水次数,杜绝大水漫灌。一旦发现大蒜感染上述所说症状,抓住大蒜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防治。可以喷施氟硅唑、戊唑醇、苯咪甲环唑、苯甲丙环唑、腈菌唑等等农药。一般5-7天喷施一次,出现锈病,早期的话,应该将病株挖掉,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病害。没有发生病害的,喷洒三唑胴、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保守防治。
我区部分农民有在春季给大蒜追施尿素的习惯,据观察因偏施氮肥而生长过旺,叶片宽大的大蒜比N、P、K平衡施用的大蒜感染锈病早,并且发病严重。叶面喷隐运施药液。大蒜发病后,即可使用扑力锰、氯溴异青尿酸、杀菌2号、粉锈宁、胳菌清等药液喷施,每7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
问答拓展:种植大蒜的主要有那些病害?怎样进行防治?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叶枯病、锈病、花叶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其综合防治技术是:
(1)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健壮蒜种,播前精选蒜种,并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每行卜塌亩2袋,兑水7.5千克,均匀喷洒蒜种。
(2)选地轮作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弊戚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地种植大蒜,切忌连作或与葱蒜等百合科作物重茬。坚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种植,以便减少病害发生。
(3)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及时将田间档圆的病叶、病梗等残体和薄膜清除处理,并深翻土壤25cm以上,消灭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大蒜播种前,要深翻土壤,晒垡15天以上,减少土壤残留病菌群体数量,并要增施有机肥料、钾肥和微肥,提高大蒜的营养水平,促苗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4)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减少灌水次数和病菌传播机会。
(5)加强土壤肥水管理,大蒜生长期间,注意适时及时灌溉、追肥和中耕松土,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温,维持健壮长势。并要在大蒜的苗期、“退母”期、蒜苔伸长期及鳞茎膨大期要及时喷施不同类型的天达--2116,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
(6)药剂防治:大蒜紫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1000倍液、或41.5%咪鲜胺(扑霉灵)乳油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多抗霉素可湿粉剂30×10-6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交替喷洒,每7—10天次连续喷洒2—3次防治。
大蒜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防治,
大蒜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分别掺加天达—2116喷雾,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病毒病,选用脱毒蒜种,一般不会发生,不需打药。如果已经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裕丰600倍液加天达—2116
6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细菌性软腐病,可用氟派酸600倍液、或77%多宁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分别间隔掺加天达—2116
6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和土壤,每5—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防效显著。
问答拓展:大蒜拌种用什么药
大蒜拌种用吡唑醚菌酯。
用吡唑醚菌酯拌种大蒜种子,播种后杀菌、出苗快、出苗整齐,重点是还有助于大蒜增产。最近两三年,大蒜锈病在不少大蒜主产区都呈现了高发趋势,这也是需要种植秋播大蒜的蒜农不能不考虑在大蒜下种前选择包括吡唑醚菌酯等部分唑类药剂拌种的重要原因。
吡唑醚菌酯的简介: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包括大葱、大蒜锈病等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吡唑醚菌酯在相关农作物上使用后,皮卜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发挥杀菌防病的效果。
吡唑醚菌酯的好处:
迟播也好,适播也好,大蒜种植时使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用于拌种的吡唑醚菌酯能诱变其生理现象,相比于不拌种的能提早出苗大约2—3天,出苗也显得更加整齐。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种植的大蒜,生根后对土壤中氮的吸收也比普通大蒜有所提高,有助于加快生长速度,尽快形成冬前壮苗,安全越冬。
春季返青后,档握和已经被吡唑醚行盯菌酯诱导形成有益生理变化的大蒜,相较于普通大蒜长势也会显得更好,对提高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相当有益。另外,大蒜在整个生育期内主要是容易出现土传病害,选择在播种前用吡唑醚菌酯拌种,也能取得比较好的设防规避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