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醇的使用注意事项(a醇使用注意事项)
警惕以稻飞虱为主晚稻穗期病虫害防治
当前,晚稻陆续开始进入破口抽穗期,是水稻形成的关键中心环节,也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需高度重视,加强穗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发生实况
1、稻飞虱:大田百丛虫量一般660头,最高达1150头,少数田块出现严重黑脚现象,后期易爆发因稻飞虱集中危害而坐蔸倒禾。
2、稻纵卷叶螟:亩平幼虫一般842头,多的有1346头,亩平卵量2520粒;田间多种虫态并存,重叠较严重;预计五代卵盛孵高峰期为9月12-14日,与晚稻破口抽穗期相稳和。
3、二化螟:亩平幼虫740条,多的1640条,枯鞘株率0.2-0.4%,个别田块枯心率达0.3%,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较去年重;
4、纹枯病:发生程度偏重,病蔸率16.4%-22.7%;病株率9.6%-16.2%。
5、其它病害:警惕穗颈稻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成灾。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9月12日-16日
2、防治对象:晚稻进行全面普治,主治稻飞虱、二化螟、卷叶虫、纹枯病,兼治稻瘟病、预防穗颈稻瘟、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3、防治药剂:稻飞虱可选用烯啶·吡蚜酮、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选亩用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申嗪霉素等;稻瘟病可选用稻瘟灵、嘧菌酯、三环唑等;预防稻曲病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注意药剂合理交替轮换使用。
公益宣传语: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来源:苏仙区农业农村局】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